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人狼吞虎咽,把桌上的食物一扫而空。蒋啸抹抹嘴,“江老师,我先送你回去。”

陈仲文说,“你们去忙你们的事,我送江女士回去。”他问江年,“不介意吧?”

江年看得出陈仲文有话想单独跟他说,同意了,“可以。你们先去忙,有进展了及时联系。”

她也有事情要做,虽然收购郭金磊的工厂交易黄了,但是得尽快找到合适的加工厂作为替补。这也是她同意和陈仲文单独谈话的原因。

陈仲文是本地人,又在大型律所当过律师。这样的身份和工作履历,很容易掌握到本地企业的信息。

蒋啸本来有些犹豫,后来想到了江年的武力值。他上下打量了陈仲文一会儿,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姓陈的生出不好的心思,吃亏的一定是他自己。

何伟已经去了前台结账,蒋啸带着剩下几人往大门口走去,“有消息就通知你。我们先走了,江老师。”

江年点头,“好。”

一辆餐车经过桌前,江年伸手拿了一笼马来糕,“既然有事要谈,这个地方挺好的,没有必要换,你觉得呢,陈律师?”

陈仲文表示意见一致,“当然可以。”

他不惊讶江年猜出他想单独谈话的目的,“江女士对商会成立的设想很详细,可行性也很高。不过,我有几个小小的建议,不知道江女士愿不愿意听?”

江年说,“免费的话,我肯定愿意听。尤其是陈律师的意见。”

陈仲文笑着给江年把杯子里的茶水满上,“免费的。第一个,商会成立后,最好能在相关机构登记和报备,接受机构的监管和指导。虽然让渡出去一些权限,但是会得到相关机构的认可和支援。朋友多了路好走,这句话放在商会和管理机构的关系上,也是成立的。”

跟她预想到一块去了。

江年跟杜广明是说了这个事,刚才跟蒋啸等人只是简单说了筹备商会的大概流程。这些更具体的细节,要等有意加入商会的预备成员们聚集在一起了,江年才会更详细地解释。

对于这类人才,江年从来不吝啬夸奖,反正又不用掏一毛钱,“很中肯的建议,我会认真转达,和大家一起讨论。”

陈仲文继续说,“第二个,不知道江女士有没有意向为商会聘请一位法律顾问?”

相比起第一个建议,很明显,第二个建议才是陈仲文的重点,是他真正想建议的建议。

这个建议,江年的态度就更加慎重了。

从目前来看,他们和陈仲文的第一单委托还没有出现结果,也就是说,陈仲文的能力还没有得到验证。

何况陈仲文是本地人,这个身份是双刃剑。在彻底对他的品行作出判断以前,江年选择对他抱持着保留的态度。

江年的疑虑,陈仲文当然不会想不到,“看来我第二个建议冒昧了些。不过日久见人心,我会尽全力向你们证明我具备担任贵商会法律顾问的职责。希望江女士你们能给我一个优先的机会。”

再直接拒绝就不太礼貌了。

江年答应下来,“这个应该没问题。”

陈仲文以为谈话结束,正要跟江年告辞,江年提起了另外一个话题,“有一件事,想委托陈律师,这个委托是付费的。”

有生意上门,陈仲文不会推却,“请讲。”

江年说,“想委托陈律师收集本地有意向出售的加工厂,规模中等,有成衣制作经验,生产线维护得当,有熟练可靠的工作人员,老板品行方面没有污点。符合以上条件的,请陈律师列出清单。至于费用,请陈律师按照工作量给一个价格,如果我和杜总认可,这笔委托就成立。”

作为一个律师,跟三教九流打交道是工作所需。交往的人群基数大种类杂,知道的信息肯定比普通行业多得多。

江年说出一个条件,陈仲文就从记忆里搜索符合要求的厂家,最终筛选出来三四家,他准备从其他地方再弄一些名单。

又交流了几句关于商会筹备的事,两人就准备告辞了。

在茶楼底下,陈仲文想叫一辆出租车送江年回去,江年的目光被对面的店铺吸引,“我想去逛逛街,你忙你的事去吧,陈律师。”

陈仲文叮嘱了几句,打车离开。

江年看到的店铺正是露维亚。也是凑巧,露维亚的经典款黑匣子,这一次是真正有了货。

她走到排得很长的队伍最后面,站在她前面的是两个背着精致小款包的年轻女士,两人嘻嘻哈哈地聊天,话题就是关于黑匣子,对能够目睹这款尤物非常期待。

“我在杂志上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想节食一整年把它给拿下。”

“想得美。它一出现即刻就没货了。”

“这次怎么能有货过来?”

“谁知道。反正能看一眼,我就满足了。”

听着她们聊天,江年也兴致勃勃地,想近距离欣赏黑匣子的魅力。

她在杜广明寄给她的杂志上看到过图片,不是实物已经很有冲击力。如果是实物的话,不知道会如何地抓取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