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泰乾宫,百里墨云一脸沉重:“锦丫头,这样下去,圣上还有多少时日?”

沈锦对盅实在不精通,这盅太小,想要找盅主非常的难,最有可能的万贵妃,谁也不可能去查她。

当然是她还好,万一不是她,就惹大祸了。

而且据柳七针说,养这种盅的人非常辛苦,盅种靠吃养盅之人的血为生,母盅可不是子盅喝一次血不催动它就半个月不动,这母盅可是每天半夜都要喝血才能养活…

“只要母盅不要他的命,如今我的药起了效,圣上应该一时半会不会有事。”

“如果母盅起了歹意呢?”

沈锦一脸歉意的看着百里墨云:“爷爷,以圣上的体质,最多能拖延三四个月!”

这话一落,众人脸色突变…

这日傍晚,晋王府。

晋王在书房中不停的走动:“这就是说,给我们准备的时间,根本没有了?”

燕相点点头:“殿下,虽然这消息太子爷不一定知道,可是万一让他知道了,恐怕他就更加按兵不动了!”

皇帝若是真正的寿终正寝,这天下就是太子的了!

如果让他登上大位,那自己这帮臣属恐怕就凶多吉少!

晋王不停的度步,心中焦急却无计可施:“本王也知道事实如此,可是他不动,我等不能动啊!”

确实,太子不动,晋王殿下动就成造反了!

苏长青站了起来:“殿下,那我们就让他忍不住先动!”

这话一落,晋王双眼放光:“长青,你有办法?”

“是我媳妇儿有办法!”

三日后,东宫。

“怎么可能?明明那老家伙都不行了,怎么会好起来?我不信!”

张阁老虽然也不信,可今日去探望圣上时,圣上的脸色及气色都极好,而且还过问了太子与晋王临朝时的情况,并称赞了晋王好几句。

“太子爷,现在不是信不信的时候,而是圣上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既然立了您为太子,为何要让您与晋王一起临朝?虽然说镇国公的话有作用,可圣上是他一手扶正的皇帝,他应该不会反应圣上的决定啊!您要不赶紧去问问贵妃娘娘?”

太子心中烦躁:“孤哪能不问?可母妃说圣上心中有底数,现在他的身体越来越好,肯定不久就能早朝了!等他再次临朝时,晋王就没这个机会,让孤好好表现就行!孤哪里没有好好表现?果然是女人成不了大事!”

张阁老一听也没了办法,圣上对贵妃娘娘的宠一宠就是二十余年,也怪不得娘娘不舍得圣上出事了。

子盅被驱动每天喝血,不抓紧补血,皇帝的身体就会跨掉,于是沈锦咬牙拿出了半斤仙果酒、配上花果山带出来的千年红参,做成了一个个的大补丸…

柳七针把过皇上的脉不由得点点头:“果然是仙品!圣上的脉像稳定多了,似乎五脏六腑的毒也清了不少。徒儿,你这是想为师没饭吃啊!”

这老头儿!

还真赶着当师父了?

“柳爷爷,锦绣不过一民间游方郎中,您这么一夸,我脸都红了!”

“哈哈哈…小丫头,你要是游方郎中,那老夫就是山野草夫了!对了,你说的那药馆已准备得差不多了,人也在招了,一会出宫我们去看一下?”

晋王真是个穷人,可想要成事,不管夺不夺这皇位都得大把大把的银子垫上。

沈锦并不是什么圣母,只是踏上了这条船,就只得鞠躬尽瘁了!

出了泰乾宫,迎面走来一群人。

看到令狐双燕与令狐双丽,沈锦连眼皮都没动,与柳七针稍稍点了点头就过去了。

“沈锦绣?她怎么跑到宫里来了?”

令狐双丽眼珠子翻了翻:“说是给父皇看病!也不知道她用什么手段迷惑了老镇国公,竟然把她推荐来给父皇治病,真是大祈无人了!”

怪不得在辽东看不到她了,竟然与苏长青来了京城?

令狐双燕一看这个堂妹对沈锦绣就有敌意,顿时嘴角一挑:“丽儿妹妹,堂姐告诉你,这人还真有点本事呢!据说,她有开肠破肚的本事!”

开肠破肚?

这可能么?

突然令狐双丽眼睛一光:“堂姐,听说万贵妃的母亲肚子里生了病,既然她会,那就让她去治啊!”

万贵妃的母亲肚子里生了病?

哈哈哈…沈锦绣,你敢对本郡主耍狠,本郡主倒要看看你敢不敢与贵妃娘娘耍狠!

沈锦去参观了新医馆,这家由百里府、诸葛府、柳神医三家共同挂名的同寿堂,占地广、设施全、地段好。

“柳爷爷,来治医之人恐怕皇亲贵族不会少,在那遍院子里,再设十间贵宾房吧?每间贵宾房配套更要全一些,最好还有陪床设施等一系列、能方便住院者的东西…”

听完沈锦对贵宾房的描述,柳神医怔怔的看着她:“阿锦,你说的那是病房,而不是大户人家的客院?”

“病人本来就不舒服,环境、态度、设施对病人的心情都很重要,我们要把它做得比大户人家的客院更好!”

好吧,他这老头子落后了…

柳七针对这医馆更加感兴趣,又详细地问了一些贵宾病房的事儿。

沈锦心里早有打算,于是结合了酒店总统套房的设施,说道:“我这后院有个温泉池,再加上仙果酒浸泡调养,能让病弱之人身体恢复如常。而且旁边还有一间最上等病房,面积是这些病房的总和,且远离贵宾病房,清幽雅静,最适合身份尊贵之人居住。”

比皇亲国戚更尊贵的,那自然就指宫里的嫔妃与皇帝了。

其实她早有打算,与其提心吊胆的担心蛊母发作,不如先掌握主动权。

晋王才与太子同共执政,皇帝便蛊毒发作了,若皇帝这时驾崩,对晋王是百般的不利。

她大约猜到了,谁是蛊母的持有者,但没有证据的事儿,她还是不好轻易说出口。

若是把皇帝接出宫中医治,那蛊母持有者便会露面,借由那人找到蛊母,将皇帝体内蛊毒解除,他多活些时日,待晋王根基稳健,便不会再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