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宁羽第二天就安排段阿牛带人去青龙山,他自己则是跟着朱元璋来到了应天城外的山上。

“大军这么快就回来了?”宁羽好奇地问道。

“本来要晚一点,但是蓝玉竟然纵兵攻打喜峰口,所以这次朝廷要他尽快赶回来。”

“哎。”宁羽听到这,也是一阵无语。

“怎么了?”朱元璋看着宁羽问道。

“蓝玉是个非常出色的将领,但却是一个政治上的小白。

现在太子已经薨逝,他应该低调,就算当初不能推掉北征的差事,起码也要保持低调,现在纵兵攻打自己的关口,就算没有人员伤亡,他这次也危险了。”

“可是咱听说,朝廷这次将功抵过,没打算把他怎么样啊。”

“不一样,最有可能成为储君的两人,咱们的蓝大将军和人家早就已经不共戴天了,如果是燕王成为储君,蓝玉活血还有一线生机。可是如果是皇孙朱允炆,那蓝玉必将难以幸免。”

“那你觉得真的会是这样?”朱元璋追问道。

“应该不会错,您看看胡维庸案、空印案、郭桓案,哪一个不是血流成河,只是希望这次能少一点人被牵连进去。”

“你觉得皇帝弑杀?”

“不!”

朱元璋没想到自己刚刚问完,宁羽就非常干脆地回答道。

“为何?你刚刚说的那些,哪一次不是上万人被杀,这已经是朝野皆知的事了。”

“话不是这么说,虽然我对皇帝杀人不是很认同,但我想这也是皇帝无奈的地方。

胡维庸,作为皇帝的发小,能力一般,可是野心却极大,作为宰相,他甚至生出篡位的想法,以为全天下就他最牛,皇帝能忍他这么长时间,我都感到意外。

这种没能力野心大的家伙,留着只会让局势变得动荡,让百姓更加困苦。如果不是他和皇帝的情分,估计最少要提前一年的时间被杀。

可就是这,还有人说什么皇帝弑杀,他们只是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

“本质?什么本质?”

“自古以来,皇权和臣权之间,就是天生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一方权势大了,另一方就会想尽办法抢夺权势,只有在双方平衡的时候,才是社会发展最好的时候。

看看那些所谓的大治时代,无一例外都是这种情况。

唐太宗,虽然得位有些问题,但是他也是很臣子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默契,才有了贞观之治。

不过我觉得杀几个带头的就行了,有很多人其实没有必要杀的,皇帝更不应该取消宰相之位。”

“为何?”

“那些人虽然多多少少参与了胡维庸这件事,但是许多人其实只是疑似,并不能真正确定,不过皇权的独有性,就决定皇帝不会让任何威胁它的东西存在。

既然已经疑似了,那不管是否能确定,皇帝都不会允许,这倒是无可厚非,只不过取消宰相就有点过了。

宰相,本来就是统领群臣的一个之外,有了这个人存在,皇帝就可以省去不少精力,只要他管好宰相、六部九卿这些高官就可以了。”

“可是现在宰相取消了,朝廷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啊?”

“现在当然不会,首先是皇帝个人的威望摆在那,整个天喜爱都是他打下来的,谁敢在他面前耍花招,那就真是找死了。

而且,最让人无语的是皇帝的精力根本不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他可以把皇帝和宰相的活都干了,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有几人能像他这样精力旺盛。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面的君主肯定不会继续这么卖力下去,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找人替他们。这样一来,就算宰相的名称取消了,但是拥有宰相权力的人还是会出现。”

“你觉得应该恢复宰相之位?”

“不!皇帝是这个国家的精神支柱,而且他也极度自负,他不会觉得这么做有问题,毕竟现在他没有宰相,事情一样办的很好。

如果皇帝重新设立宰相,除了打脸自己之外,只会让那些文臣觉得皇帝老了,觉得最终还是他们赢了!

不是说皇帝不能出错,也不是说皇帝不能认错,但是作为整个帝国的创造者,皇帝的威信不能受到怀疑,不然,那些对百姓的好的措施,就会被人慢慢腐蚀。不过,这件事弹劾别的办法变通一下。”

“怎么个变通法?”

“比如现在的那些大学士们,他们这个位置就挺好,多找几个信得过,有能力的人,将朝廷的事务分散给他们,没人分管一块,然后想皇帝汇报。

这样既能减轻皇帝的负担,也能更加有效处理朝务,毕竟皇帝也是人,他不可能什么都会,什么都懂。

皇帝只要管理好了这几个人,在加上六部九卿这些高官,就算是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对朝局有太大的影响。我想,这就是大明,这就是大明独有的特色。”

“可是这样一来,皇帝不就从面对一个对手,变成面对一群对手了嘛?”朱元璋有点不解。

按照宁羽的意思,设立这么一个机构倒确实可以避免自己的尴尬,可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增加了宰相的数量。

“这不是更好吗,比如咱们大明现在别的不说,就说文武之间,就不是很和睦,而朝廷的兵部尚又是文官出身,虽然朝廷有五军都督府,可是兵部也不容小觑。

而且军队对于文官也很抵触,平时这些抵触或许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发生战事,就不能有任何一点问题,这个因为皇帝是马上皇帝。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他一手提拔的,没人敢在他面前耍花招,可是后人呢!

而且即便兵部不能直接管理军队,但是他们可是管着全天下卫所,甚至京城驻军的衣甲、刀枪,粮草补给,而因为双方之间的矛盾,就算是兵部尚书,也很难做到公正。

可是如果让军人出身的人管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那不仅抵触会小很多,也更能了解到军队真正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