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办法虽然简单,但是很有效果,只是你想过没有,你这次的对手可是永城侯,那可是追随陛下大过天下的功臣!”朱元璋慢悠悠地说道。

宁羽心里一撇嘴,这话换成别人或许可以,但是对于这个帝国的缔造者朱元璋来说,那就是个笑话。

别的不说,历史上洪武四大案除了郭桓案,剩下的那个不是那所谓的开过功臣开刀的。

而有些人,比如李善长,那可是朱元璋最重要的助手,也是朱元璋的第一功臣,朱元璋亲自御赐“丹书铁券”,可是谁能想到,朱元璋的丹书铁券还附带了一张杀头卡!

“一个永城侯而已,我还能应付。”宁羽一脸淡定地说道。

朱元璋什么都没说,他相信宁羽能做到。

虽然他现在来应天不到半年的时间,却已经成长成可以和一国侯爵对抗的地步,这已经让朱元璋非常欣慰了。

这才是他老朱家的种,即便是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也从来不会有半点害怕!

“朝廷已经定下来了,对你的救灾方略几乎不改一字,你现在可以得意一下了。”

“有什么好得意的,等浙江的百姓缓过来,那个时候在高兴也来的及。”

朱元璋看着宁羽,宁羽认真地给朱元璋捶着腿,眼中没有一丝得意。

“应天附近的州府已经把今年赋税押解进京了,今年除了浙江,湖广、川蜀、陕西、两广都有不同程度的灾荒,今年朝廷的收入肯定比去年要少上很多。”

“怎么,又想找我想办法,还有完没完了,要不您直接跟皇帝说,把我抄家得了,这不是欺负人吗。

到现在煤炉图纸的钱还没给我呢,好像搞得我是白送的一样!”宁羽说到这的时候,不满地情绪很大。

“小兔崽子,刚刚还为浙江的百姓忧心,怎么现在为了区区五千两就斤斤计较起来了,话说你也也不缺这五千两啊。”朱元璋笑骂着说道。

“一码是一码,朝廷做事要让人信服,就得言而有信,我是担心浙江的灾民,我也可以平价将煤炭卖给朝廷,但是朝廷当初可是答应我,煤炉是要给钱的!

商鞅南门立木,为的就是让官府朝廷在百姓心中有一个言出必行的形象,咱们大明总不会比秦国还差吧。”

“哈哈哈,咱就喜欢你这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样子,明明是舍不得钱,还装出一副为国为民的样子。

你给为了歌姬豪掷万金,眼睛都不眨一下,为了她的名声,动手殴打皇亲,然后一下就是十万两,怎么朝廷这五千两就舍不得了,这可是为灾民做的大好事啊!

浙江的灾民肯定对你感恩戴德,民心所向啊!”朱元璋笑着说道。

“别介,我可不想造反,我要民心干嘛。”

宁羽一句话把朱元璋噎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了,确实,他现在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更不知道他现在已经是朱元璋属意的皇位继承人,所以他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

“哪来这么多废话,赶紧想想办法,朝廷缺钱啊!”

“主意我可以出,但是您要跟皇帝说好了,要先找个地方尝试,也就是搞个试点,不能急功近利地在这个大明铺开。”宁羽小心地说道。

“你当皇帝和朝中的那些大臣都是傻子不成,他们自然会仔细推敲才敢实行。”

“那可不好说。”宁羽嘀咕一句。

朱元璋的脸色顿时有点铁青了。

“这个其实并不难,朝廷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想要增加收入无非就是两点,开源和节流。

现在朝廷在节流上已经做的非常好了,看看那些官员的俸禄,我都不好意思说。”

“哪来那么多废话,赶紧说!”朱元璋老脸微微一红,幸亏宁羽一直低着头没看见。

“开源才是让国家富裕起来的根本,不然收入只有那些,就算再节约,也只能越来越苦。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朝廷的财政困局,我以为‘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是确保国家稳定的最根本的办法。

其次就是要将财政大权统一收归到朝廷,然后朝廷按照给地的需要进行拨付。

第三点就是因地制宜,给各地制定发展计划,不能搞一刀切,这样才能让大明境内变得活跃起来。”

“给咱详细说说,先说说这摊丁入亩。”朱元璋似乎明白宁羽的意思,可你要是让他说,他却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现在大明的赋税,主要是地税和丁税。我仔细研究过,大明的赋税其实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很低。可为什么税收却每年都在减少。

要知道,从大明见过至今二十几年的时间,百姓拓荒出来的土地,应该不在少数,还有,没有了战乱,税赋又不高,人口应该快速增长才是,为什么没有呢?

因为许多人并没有申报户籍!

这虽然说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毕竟大明的丁税也不高,可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一个男丁的税赋不高,但是一家人加起来,就是一大笔开支。

他们还有承担徭役,除了给朝廷的税赋,还要支付地主的地租,这样一来,即便是丰收年景,他们也只能勉强维持个温饱。

一旦遇到灾荒,他们就面临生死大事,所以,他们宁可不要土地,也不愿意承担那部分丁税。

甚至有些大户,为了自身的利益,帮着那些人隐匿人口,许多官员为了坐稳,对这样的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倒不是说官员们胆小,而是这件事确实太大了,这牵扯到大明全国十三个行省几乎所有的官绅。

真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大家即便是明白其中的道理,也不会揭穿他,毕竟你不会永远待在某一个位置上,你自己也有致仕的时候。

甚至有些人,为了自己能少缴税,不仅将开荒出来的土地进行瞒报,而且还会将原本的土地降级,这样一来,朝廷的赋税只会逐年减少。

还有一点,就是朝廷对宗亲、勋贵、文人的优待,他们的土地是免税的,而他们的数量却是不断增加的,这样一来,税赋最后只能落在平民百姓身上。”

“嗯!”朱元璋听到这,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