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初十,关于浙江灾荒及匪患大案落下帷幕,很多人都难以置信,从那些人被押解进京,只不过短短五天时间,就结案了!

这样的速度,再看看严丝合缝的证据链,可以推断出来,这件事朝廷早就在准备了!

不过,这次朱元璋并没有简单粗暴地将这些人给咔嚓了,虽然这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可是这次朱元璋竟然‘网开一面’,除了灾荒发生的时候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官绅五百多人,还有勾结海盗、蛊惑百姓官绅七百多人之外,除了这一千多人斩首之外,竟然没有死刑!

可接下来处理的结果,让人们觉得,果然在朱元璋这没有这么好过关。

剩下的五万多人,被打散之后,全部发配边疆,这里边有很多是遇赦不赦,大部分都是五十年内不得回原籍,不得参与科举!

被发配的地方,简直了就是,有云南、辽东、陕西、山西,甚至还有小琉球。

看着这些地方,所有人都觉得,这些人别说五十年,五年之后估计也剩不下几个了!

尤其是一些涉事的官员,更是被直接发配到边关之地。

“这件事你确定?”朱元璋看着跪在大殿上的蒋瓛问道。

蒋瓛没有说话,只是跪在那低着头。

朱元璋见状,就知道这件事肯定没有错了。

他不敢,更多的是不愿意相信,那个一直乖巧孝顺的皇孙,竟然会在背地里作出这种事来!

浙江很多士绅,通过他们在朝中的官员,和朱允炆搭上线,并且给朱允炆提供大量的支持,比如策动拥立他为储君,比如为朱允炆提供大量的资金。

不只是一家,很多浙江士绅都有明确的账目,记载的十分详细,朱元璋纠结了。

“母妃,这下怎么办是好啊!”朱允炆彻底慌了。

如果仅仅是结交官员士绅,在朱元璋那或许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朱元璋对自己的子孙真的很好。

可是现在他不仅仅是结交这么简单,他还和他们结成盟友,不止一次许诺在他登基之后,就会恢复对浙江地区的赋税制度,甚至会给他们更多的优待。

这简直就是啪啪打他朱元璋的脸!

自己之所以严苛对待浙江,并不仅仅是因为张士诚的原因,还有就是浙江历来是富庶之地,而且这里文人辈出,如果不严加控制,很容易形成一股足以威胁皇权的势力。

试想一下,一个拥有足够话语权的地区,加上大量的财富加持,即便是他们不会作出谋逆之事,一旦他们和那些有野心之人勾结起来,那对朝廷的打击简直就是致命的。

朱元璋并不是杞人忧天,历史上,朱老四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这里边就有浙***的原因。

严苛的税赋压榨,这是朱元璋能想出来最好的办法,但是现在,宁羽的出现,让这件事出现了转机。

摊丁入亩,将极大限制士绅们聚集大量财富,科举分区取士,则会将某一地区出现大量官员,这样就避免了出现朋党。

可是现在,朱允炆竟然勾结这些地方豪强,这还仅仅是发现的部分,其他的呢!

想到这,朱元璋眉头已经皱了起来。

“你下去吧。”想了一会儿,朱元璋一挥手,让蒋瓛离开,他还是下不去手。

“允文只要不做的太过分,想必也不会给允熥带来太大的麻烦,吧?”朱元璋自己内心都不确定。

宁羽这几天也算是痛并快乐着,因为浙江通匪案,他难得不用去国子监,可是通匪案这件事的工作量也也着实不小。

“不知道这样能否震慑住那些人。”宁羽不确定地说道。

“效果不错。”朱元璋一脸欣慰地看着宁羽说道。

“本来就是,他们和胡维庸那些人不一样,他不具备威胁朝廷的能力,大明万里江山还不是他们能撼动的,把他们拆散之后,他们就没有威胁了。”

“嗯,你收拾一下,今天咱带你去个地方。”

宁羽抬头看看已经傍晚了,不知道朱元璋要带他去哪,不过他还是收拾了一下,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跟着朱元璋出门了。

宁羽意外的是,朱元璋带着他七拐八拐,就在宁羽感觉自己马上就要迷路的时候,他们来到皇城脚下,然后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进去了。

这也就是宁羽不知道皇宫的规矩,否则他肯定发现很多端倪。

比如,皇宫就是宫城,是皇帝一家子住的地方,每天都会在规定的时间关闭,即便是遇到什么突发情况,没有皇帝的手谕,根本不会打开。

朝廷有紧急情况,也是通过宫城守卫交流,如果皇帝要见他们,他们只能通过吊篮进去。

宁羽跟着朱元璋进入宫城,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人,宁羽还自行脑补,皇宫规矩多,那些宫人不敢随意走动。

朱元璋带着宁羽来到一座大殿跟前,朱元璋站在大殿门口,眼中充满了柔情和伤感,“进去吧。”

宁羽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会这样,但是看样子,这里对朱元璋来说应该非常特殊。

走进大殿,里边烟雾环绕,宁羽一下就明白了,这里应该是供奉灵位的地方。

不过一道纱帐挡住了宁羽的视线,宁羽虽然好奇,但是他知道皇宫规矩多,自己如果太任性的话,肯定会给朱元璋带来不少麻烦。

“上柱香吧,咱的老婆、咱的长子灵位都供奉在这。”

宁羽一下就明白了,他从一旁取过三柱香,点燃之后,走到近前,心中默念‘未曾谋面的奶奶和叔叔,你们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老爷子的。’

朱元璋看着一脸虔诚的宁羽,虽然不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到那时他知道,宁羽确实是个纯良孝顺的好孩子。

“老爷子,虽然不知道您和皇帝之间是什么关系,但是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不管您和皇帝之间是什么关系,您这么大岁数了,该尽的职责也尽了,该还的人情也换了。要不您跟皇帝说一声,致仕吧。

你想去哪我陪着您,你去找儿子,我绝对不饶,就在您身边待着,您想周游一番,正好咱们爷俩好好看看这万里江山。

到这个岁数了,也对国家您也算是鞠躬尽瘁了,对家庭,您也做了可以做的一切。”宁羽看着朱元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