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下黄子澄登时没词了。

没办法,如果说他曾经是太常寺卿,是国子监司业,是曾经的状元,这些已经足够让黄子澄在大明的仕林之中,占据一个非常抢眼的位置。

但是在孔讷面前,他这点位置根本不值一提!

不是说孔讷的才华比黄子澄强,虽然实际上也确实很强,而是因为孔讷的身份!

衍圣公!

这代表着儒家最正宗的传承!

只要是读书人,不管是儒家还是什么家,对山东孔家都是充满了敬意。

而孔家也一直都是秉承着传承儒家经典这个重任,所以他们在仕林,或者说在大明读书人之中的地位,那是超然的存在。

在他面前,谁敢说自己代表读书人!

大明朝有九成以上的人,读的就是他们家的书!

“看见没,衍圣公已经代表孔家,接受朝廷的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了!”

宁羽这话一说完,整个大殿顿时陷入了沉寂。

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宁羽还有这么一招!

虽然不知道孔讷为什么会出现在宁羽身边,但是经过刚刚,他们已经完全忽略了孔讷的存在。

原本以为困难出面是迫于什么不得已的原因,所以才会徐庶进曹营,一眼不发。

可是谁能想到,宁羽在这个时候跑出这样一颗重磅炸弹。

这下不仅是大殿里的群臣,躲在大殿后边的朱元璋看看赵勉,得到的答案很明显,赵勉也是一脸懵,再看看刘三吾,同样的表情。

也就是说,这件事只有宁羽和孔讷知道!

而此时作为当事人的孔讷,也是心中已经是翻江倒海了。

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做过这样的保证,更想不起自己曾经说过类似的话。

现在这个场面,他肯定不能说什么反对意见,不管是出于对宁羽的敬佩,还是对宁羽‘身份’的原因。

可是,孔讷不说话,在众人眼中,就是默认了这个事实!

天下最正宗的读书人都愿意交粮纳税了,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这下不光是黄子澄,就连朱元璋都没词了。

“这样多好,大家配合一下,不就是交点税吗,又不是要没收你们的财产。”宁羽说完起身就走。

众臣不自觉的给宁羽让出一条路来,现在他们觉得宁羽简直太那个。

人家最多就是软硬兼施,他倒好,直接给你来个全面包围,连借口都替你想好了。

朱元璋此时带着赵勉等人回到大殿,“众臣工,你们对浙江变法一事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朱元璋问完之后,大殿异常安静,显然宁羽是得到了朱元璋的支持,不然锦衣卫不会这么听话,宁羽也肯定不会有这么多的材料。

整整十大箱子,就算不能把在场所有人都囊括进来,起码那也剩不下几个了。

“既然你们都不说话,那咱就准了赵勉的奏请,即日起在浙江进行变法!”朱元璋这算是给这件事画上一个句号了。

“来人,把这些送回锦衣卫!”朱元璋指着大殿上的十口大箱子说道。

宁羽回到偏殿,却没有看到朱元璋,他觉得,朱元璋此时肯定陪着皇帝呢,说不定就躲在不知道什么地方看着自己。

他坐在偏殿的椅子上,看的外边侍候的小宦官都惊讶无比,他们不知道宁羽是什么人,敢在偏殿等候皇上召见的还能这么轻松的,着实不多见。

“乖孙,你这一手太漂亮了,跟咱好好说说,你什么时候安排的这些?”朱元璋都快好奇死了。

要不是担心自己问蒋瓛,会把这家伙吓死,朱元璋肯定第一时间问问蒋瓛。

“什么安排?”宁羽疑惑地看着朱元璋,不明白他在问什么。

“你什么时候安排蒋瓛搜集的百官的田产信息,又是什么时候劝说的孔讷。”朱元璋就差摆着瓜子茶水了。

“没有啊,我没有让蒋瓛搜集过什么百官的田产信息,孔先生也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这个。”宁羽一脸无辜地说道。

“啊?!”朱元璋当场就石化了。

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整整十大箱子的账册,宁羽竟然说没有派人搜集,难道是蒋瓛那个狗才瞒着自己私下干的!

“我就是吓唬吓唬他们。方宾的那份材料是我前些日子在看奏折的时候看到的,没想到今天就用上了,凉国公给我的心里提了一句。

浙东紧张很顺利,阻力最大的是浙西,那里一来没有受灾,在这那里历来都是朝廷的粮税重地。

读书人也出的多,所以浙江那边进展不快,都是因为浙西这边阻力太大,他们虽然不知道朝廷的用意,但是他们很小心,所以经常阻挠官兵的清丈。”

“你的意思是那些箱子全是你临时安排的!”朱元璋瞪大眼睛看着宁羽问道。

“是啊, 我又不准备造反,干嘛准备这些,那些箱子都是让蒋瓛临时安排的,原本没想到会起到多大作用,谁承想这些家伙竟然这么不经吓唬。”

“那就是说孔讷也是一样的了!”

“差不多,孔讷应该知道一些变法的事,不过他还没有下定决心。

我这次只不过是替他下定决心。

看今天的阵仗,皇帝应该是下定决心变法了,那他们作为读书人的标杆,他的态度对变法很重要。

明天就是大比之年,到时候说不定会有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此事山东书生,这些人虽然杀伤力不大,但是他们要是闹起来,朝廷还真的不好办。

再说,他早晚都是要表态的,也肯定会顺应朝廷的意思,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既然早晚都要这么做,何不早一点下定决心。

这样也算是卖给朝廷一个人情,也可以让他们好过一点。”

朱元璋无语了,宁羽竟然在朝堂之上,用这种幼稚简单的招数,可是朱元璋想了想,确实,越是简单的办法,就越能起到奇效。

宁羽果然是不走寻常路,在这种时候,能想出这种办法已经非常不容易,更何况当着满朝文武用出来。

要知道,在场的文臣武将,就没有一个省油灯,万一被他们发现端倪,那宁羽就真的不好收场了。到时候,就只能自己出面,强硬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