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大唐:开局系统让我抢婚 > 第三百二十九章 去吐蕃主持大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二十九章 去吐蕃主持大局

得到消息之后,萧瑀也是第一时间赶来宫中,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他却明白,李世民如此火急火燎的召见他,肯定是有急事,哪怕他在李世民这里,不是数一数二的亲信,但他也是朝堂上的重臣。

所以此事必定非同小可。

很快萧瑀便是入宫而来,当他看见李世民的时候,不由得有些意外,因为此刻的李世民面露笑容,看着似乎很高兴的模样。

这让萧瑀有些不理解,李世民这么高兴,难道是有什么好事吗?

那为何又如此着急将他召见过来?

究竟是发生什么了?实在是太令人奇怪了。

看到李世民,萧瑀短暂沉默之后,便是拱手行礼,而李世民看到萧瑀到来,也是微微一笑,他从容不迫地说道:

“萧爱卿,你可知今日朕派人找你过来,是所为何事?”

听得此言,萧瑀思索一番,却没有得到答案,他并不知道此番大唐精锐出战吐蕃,竟然如此轻而易举的就获得了胜利。

完全颠覆世人的认知。

毕竟大唐精锐出战才没有多久,此前虽然首战就获得胜利,但是想要完全覆灭吐蕃,并没有那么容易。

而萧瑀也没有往上面想,他一时间找不到答案,只能小心翼翼地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不知。”

看到萧瑀疑惑的模样,李世民倒也没有为难他,便是摆了摆手,说道:

“既然你来了,朕也不瞒着你了,方才朕得到消息,便是我大唐精锐杀到吐蕃境内,大获全胜,成功将吐蕃数十万大军击败。

如今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已经选择投降我大唐,而今我大唐将吐蕃完全拿下,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这就是朕将你召集过来的原因。”

听到这里,萧瑀顿时睁大了眼睛,满面匪夷所思之色,他难以想象,大唐精锐出战吐蕃这才短短时间,竟然获得了这么大的胜利。

要知道吐蕃实力非同小可,虽然比不上大唐却也,不是谁都能够小觑的。

但是这一次,大唐精锐出战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吐蕃拿捏了,这样的消息说出去,恐怕都没几个人相信。

但是,这番话是从李世民口中说出来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萧瑀并不会怀疑李世民用这种事情和他开玩笑。

因为那没有任何意义,既然李世民都这样说了,就证明确有其事。

也就是说,如今大唐精锐竟然真的横扫吐蕃,或许用不了多久,整个吐蕃就将归入大唐统治,这样的消息确实足够震惊,也令人欣喜。

难怪李世民方才满面笑容,如此高兴,这种东西是做不了假的。

萧瑀深吸一口气,调整自己的情绪,他知道李世民大费周章把他找来,绝对没有那么简单,总不可能就是和他分享这个好消息。

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并不是李世民手下亲信,既然这样的话,那李世民找他过来,肯定有什么任务要安排,而且这件事和吐蕃有所关联。

简单思索之后,萧瑀很快得到答案,如果这吐蕃当真要被大唐拿下,那么吐蕃也就成为大唐的领土,其中百姓也是大唐子民。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肯定要派重臣前往治理吐蕃,稳定吐蕃局势。

否则的话,就算是把吐蕃打下来不能安定,也是麻烦,自然没有任何意义。

考虑到自己的身份,萧瑀将一切都串联在一起,他似乎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因为他是朝中重臣,这点谁也不可否认。

在朝堂上,只是稍逊于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罢了。

想明白这一点后,萧瑀马上对李世民拱手说道:

“陛下此番召臣过来,莫非是想让臣前去主导吐蕃之地吗?”

想不到萧瑀这么快就猜到了答案,这让李世民有些意外,但他也觉得这是情理之中,毕竟萧瑀的能力不俗。

如果萧瑀连这都看不破,那就太可笑了。

毕竟李世民派人去吐蕃,并不只是需要身份而已,同样还需要能力。

如果能力不达标,那根本无法将混乱的吐蕃治理好,现在吐蕃情况是有些复杂的。

毕竟大唐精锐才横扫吐蕃,接下来哪怕有松赞干布配合,在最短时间内将吐蕃拿下,他们的抵抗情绪肯定是有的。

毕竟在他们眼里,大唐才是侵略者,殊不知,这一切都是他们自找的。

如果松赞干布不派兵侵扰大唐边境,李世民就不会出兵进攻吐蕃,因为对他而言,攻打吐蕃并没有太多好处。

现在拿下吐蕃的疆域,说是开疆扩土也没有问题,但是吐蕃的地盘并不能给大唐提供太多的好处,甚至李世民还得耗费精力去扶持吐蕃。

只能说有利也有弊,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看着萧瑀,李世民微微点头,他郑重其事的说道:

“没错,萧爱卿,这就是朕找你过来的原因,便是为了这件事,如今吐蕃马上就要为我大唐统治,如今情况有些特殊。

而且我大唐才刚刚征服吐蕃,需要一位重臣去治理,如此才能迅速稳定局势,并且让吐蕃之众心服口服,彻底臣服我大唐。”

从李世民的描述中,萧瑀便知道这件事关系重大,而且意义非凡,他能够被李世民信任,派去吐蕃已经很难得了。

想到这里,萧瑀深吸一口气,他无比认真的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此事关系非同小可,微臣乃是大唐之臣,既然此事对我大唐关系重大,微臣走这一趟,为陛下排忧解难。

请陛下尽管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让吐蕃尽快安稳下来。”

得到萧瑀肯定的答复,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对萧瑀的能力倒是没有怀疑。

虽然有时候,萧瑀的想法和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有些矛盾,但是并不代表他不行。

只是有的时候,每个人的想法本就不可能一样,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他们,会无条件的支持李世民,这就是二者的差距所在。

既然萧瑀答应下来,李世民没有浪费时间,他摆了摆手,从容不迫的说道:

“此事关系紧要,朕也就不多说了,你尽快回去准备吧,朕已经令人去刊印大唐旬报,用不了多久,这个消息便会传遍大唐。

而萧爱卿,你也需要尽快前往吐蕃境内。”

萧瑀拱手称是。

这对于他而言,未必不是一个机会,只要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日后自然还能受到李世民的重用。

虽然说在朝堂之上,更显得身份尊贵,但是被李世民任命为钦差,前往吐蕃处理要务,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资格。

看着萧瑀离去的背影,李世民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相信萧瑀能够将这件事情办好。

而用不了多久,整个吐蕃都被纳入大唐境内,这对于他而言,也是非同小可的功绩。

李世民从登基的那一刻开始,就想要证明自己,一方面是证明自己能力不比李建成差,而且要胜过李建成千倍百倍。

他要让整个大唐走向兴盛的道路,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才是大唐皇帝的最佳人选。

虽然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杀兄杀弟的恶名,但是却能够让百姓心向大唐,心向李世民,这就已经足够了。

起码在青史之上,他也是褒贬兼有,不至于被人骂个几千年。

现在李世民感觉,自己距离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如今的大唐蒸蒸日上,发展的极好,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无忧无虑。

这不就是他向往的生活吗?

李世民万万没想到,在这短短时间,他就能达成这个成就,但是大唐的脚步不会停止,还会走得更远,因为如今大唐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有了秦怀玉指点道路之后,李世民很清楚,未来大唐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作为大唐皇帝,更是不能优柔寡断。

既然他也决心做一个明君,那何不让大唐成为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强国,那样才真正能让人铭记千古。

虽然这件事情,比他原本的目标要艰难许多,但是李世民从来不畏惧困难,无论面对何等难题,他都会竭尽全力将解决。

现在也是一样的。

而且有秦怀玉的帮助,这件事其实也没有那么麻烦,只是需要时间而已,长此以往下去,大唐的实力肯定能蒸蒸日上,突飞猛进。

刚想到秦怀玉,李世民的心情又有些躁动起来,他正想去秦家庄走一趟。

秦怀玉这小子,想必还不知道秦琼他们才杀到吐蕃境内,竟然又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如此轻而易举,就将吐蕃军队击败。

如此一来,等彻底平定了吐蕃各地之后,秦琼也可以抽时间回长安城了。

而那时候,便是秦怀玉和李丽质成婚的契机讲真的,李世民也在期待那一天了。

因为在他心中,秦怀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婿人选,当今世上恐怕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比秦怀玉更配得上李丽质了。

在李世民心中,李丽质是他最宠爱的女儿,也是他和长孙无垢所生的嫡女。

而秦怀玉乃是翼国公之子,最关键的是,他自身能力非同小可,让大唐突飞猛进的关键原因。

如果没有秦怀玉的话,大唐或许能够变得强盛,但绝对没有现在这么简单,也没有这般直接了当。

未来的大唐还会走得更远,这一切都和秦怀玉息息相关,正因为有秦怀玉的存在,李世民才能做到这么多的事情。

将李丽质嫁给秦怀玉,李世民相信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毕竟他也看得出来李丽质和秦怀玉二人也是有感情的。

虽然二人没有过多的私下接触,但是他们相处之间,还是能看出那种美好的感觉,虽然拖延了一些时间,但也不晚。

毕竟李丽质和秦怀玉都很年轻。

等到二人真正成婚以后,恐怕李世民就要催着他们生孩子了,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为在这个时代,如今二人都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再拖延下去反而不美。

李世民的心情无疑好极了,如果可以的话,恨不得马上就让秦怀玉和李丽质成婚,但秦琼还没有回来,终究是不太合适。

而且随着秦琼这一次立下大功,李世民不可能再拖延,他必须好好的赏赐一番,按照秦琼如今的身份,想要再度提拔,显然是不太可能了。

但是可以从秦怀玉这里下手,因为秦琼在秦怀玉的治理下,身体已经恢复到巅峰,想必再过几十年,也没有任何问题。

那么,李世民可以给秦怀玉再来一个国公的身份,那不就恰到好处了吗?

毕竟秦琼立下的功劳,加上秦怀玉自己做的那些事情,李世民觉得一个国公根本不值一提,如果只是封赏一个国公,就能给大唐带来这么多的变化和改变,他愿意再来几百个。

可惜的是,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世界上只有一个秦怀玉。

幸好秦怀玉在大唐境内,如果秦怀玉出生在其他国家,恐怕如今的大唐就要绝望了。

李世民也不敢想象,就像是大唐军队杀到吐蕃境内,那些吐蕃士卒面对大唐精锐强悍无敌的战力,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恐怕他们内心也是无比的绝望,因为他们会发现,他们在大唐精锐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这就是绝对实力的差距,又岂是人数能够弥补的。

短短时间,李世民心中有众多想法浮现。

这也坚定了他的决定,既然有了想法那就去秦家庄走一趟,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正好已经有段时间没去秦家庄走走了。

李世民现在已经养成习惯,那就是偶尔去秦家庄散散心,看看秦怀玉这小子到底在做什么?

念头一转,李世民又把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二人找了过来。

又是短暂犹豫之后,李世民想到了孔颖达。

上次让孔颖达去忙碌大唐旬报的事情,结果这一次,又是因为大唐巡报,如此厚此薄彼,终究是不太好意思。

所以李世民决定,这次把孔颖达也叫去。

至于大唐旬报的事情,想必这点时间已经足够孔颖达撰写大唐旬报了。

接下来,只需要让其他人看着点,并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大唐旬报的工作,已经形成了规律,大家都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