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玉妍也笑着跟他们打招呼。

看着窝棚虽然不大,但是一家子老小窝在里面,倒也看着暖和,旁边垒了一个小小的灶台,小孩子正坐在那里烤自己尿了的被子,看着又好笑,又温馨。

又走了几步,也有几处高门大院,如今也是大门紧闭,但是能闻到酒肉香气。

虽然孤城受灾,但是对于这里豪富的人家是没有什么太大影响的,如今闭门不出也是怕被贼人盯上。

走了不远,就是一出矮榻的房子,院子的大门虚掩着,李玉妍推开之后,落下了簌簌的灰尘。

抬头看去,就看到一个散着头发的女子正在端着木盆倒水,看到李玉妍,眼中难掩惊讶。

“夫人!夫人您怎么来了?”二娘又惊又喜。

“我来瞧瞧你,看来你是才起啊。”李玉妍问道。

二娘眼中难掩落寞,“唉,就自己一个人,早起晚起都一样的。”转瞬,她目光亮晶晶的,“你能来,我真的很高兴,至少能有人跟我说说话。”

“我可不是来跟你说话的。”李玉妍笑着说道,见二娘面露不解,李玉妍笑着说道,“年三十的团圆饭,我是来跟你商量一下,跟我们一起吃的。”

二娘听完之后,急忙说道,“不用不用,您这又是面,又是肉的,够吃了。”

“快点收拾收拾,去我那,这些时间,咱们还能唠唠家常。”李玉妍进了屋里,发现二娘家的屋里收拾得特别干净整洁,一看就是一个贤惠的母亲和妻子,可惜命运不公,这个灾年让她失去了至亲,只剩一人。

二娘还在推脱,不过李玉妍继续坚持,她这才松了口,急忙去梳头。

去年的年夜饭估计还是一家人一起吃的,如今就剩下她一个人,难保不会难受。

别人李玉妍不知道,但是二娘是个做事认真的,跟李玉妍也处得来,主要是绣房还要靠她壮大,所以李玉妍也有笼络人心的想法,日后自己回京都,也能有人好好的管理绣房。

因为只要绣房在,孤城就不会再有人饿死。

现在有一半的人是二娘的徒弟,她管理起来也方便。

等二娘收拾好之后,就锁了门,跟李玉妍一起去了衙门。

衙门的前院就是审案子的地方,后院才是住人的,左右厢房都被李玉妍改成了绣房,倒也够大。

拉着二娘进了屋,李玉妍才觉得暖和不少。

二娘有些拘谨,她打量着周围,“夫人的屋子还真是好看。”

李玉妍不禁笑了,那她是没看到王府的房间,那才叫好看呢,“原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也没有时间整理,来,吃东西。”

因为过年,所以桌子上摆着有一些瓜子花生,果脯之类的。

两个人就一边吃一边聊。

说着说着,二娘眼中的阴霾渐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开心,“……那六十岁的婆婆叫我师傅,我还怪不好意思的。”

李玉妍也笑了起来,“如今半个绣房都是你的徒子徒孙。”

“夫人可别取笑我了,我们大家都是对您唯命是从的。”二娘笑着。

李玉妍没说话,她总要回京都的,等孤城一切井然有序了,她就要回去了,两个孩子还那么小,她不忍心抛下。

况且慕少白对她也没了情谊,她在这里也徒增伤感。

正说着,慕少白就进来了,她看到二娘便愣了一下。

“我让二娘来跟咱们一起吃年夜饭。”李玉妍说道。

慕少白其实不喜欢有外人在的,但是毕竟是李玉妍带回来的,他就没有说什么,他担心自己又不定哪句话就会惹得李玉妍不高兴。

都说女人心海底针,还真是不假。

“大人。”二娘急忙行礼。

“无妨,今年是三十,就不用行礼了。”慕少白说着,就坐到了李玉妍身边,抓了一把花生,慢条斯理的扒了起来,“我今天去了一趟邻城。”

李玉妍看了他一眼,“那边怎么样?”

“灾民都在我们这边了,他那边倒是国泰民安的,布庄和首饰铺子都开着,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慕少白很是不满。

周围几个城倒是没有孤城那么难。

跟孤城不用,邻近的几个城镇都是在皇城有人撑腰的,所以赈灾款下来的特别快,并且依山傍水的。

只有孤城,是一片平原,山水很少。

可是就算地再多也没有用,一年就那么三个月的春夏,若是雪下得早点还颗粒无收。

这里原来的县太爷是吴政启的门生,吴政启倒台之后,他也就从京都被贬到这里了,却在今年灾害的时候跟灾民共患难,活活饿死了。

“对了,白图。”慕少白招招手。

白图抱了一推檀木盒子进来了。

慕少白打开一个看看,放到李玉妍的手里,“这个是给你的。”

然后又挑了一个盒子给白图,“这个是给穗儿的。”

他看了看二娘,然后又递给了二娘一个。

二娘受宠若惊,“这怎么好的,我一个粗鄙的民妇,怎么能要大人的东西。”她急忙推脱。

“收着吧。”说完,把剩下的盒子递给白图,“给卓姨娘送去一个,剩下的给小厮和丫鬟厨娘发去,要是还有剩的,你就看着送,捕头家,捕快家的。”

慕少白安排着。

白图应了一声,就出去办了。

二娘见这么多人都有赏赐,这才收下了。

李玉妍看自己的盒子里是一只玉簪,很简单,附和自己的审美,然后看到二娘的是一只鎏金凤簪,从那凤头上坠下三绺珍珠。

这种头饰并不像是打赏给别人的。

因为想二娘这种人,要洗衣做饭做针线的,这样的头饰并不适合她,反倒是适合贵夫人贵小姐的。

一般打赏给别人的都是一些样式简单的鎏金耳饰或者是银簪,更加实用。

二娘看着自己的赏赐似乎也有点纳闷,看了许久,也没有高兴的表情。

就在这个时候,卓妙青的声音传来。

“老爷,您送的这是什么啊?”她提着裙子,走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