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东归志! > 第421章 李儒规劝,前路所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1章 李儒规劝,前路所在!

雒阳,太尉府。

大堂内,董卓与李儒二人,都陷入了沉默,前者身上杀机若隐若现,而后者则陷入了头脑风暴。

“文优!”

董卓骤然起身,眼眸中带着疯狂之色,沉声道:“不若召集兵马,屠了那袁氏如何,名声什么的我董卓不要了!”

他跟董氏之间。

实际上一个五铢钱的关系都没有,若不是袁氏撮合,他哪能认这门亲戚,现在袁氏让他为董氏报仇。

当真把董卓恶心得够呛。

“主公!”

李儒闻言被吓了一跳,看向董卓苦口婆心道:“你屠了袁氏,就能让大汉中兴吗?”

“更何况,如今咱们的兵马都在西园,想屠了袁氏又谈何容易?”

“淳于琼的步兵营,您也看到了!”

“其战力如何?”

“您又如何确认,袁氏没有在河南尹藏兵?”

“袁术执掌河南尹,实际上却掌控着雒阳八关的兵马,那可是经十二万兵力,裁剪出来的近七万大军!”

“咱们西园三万八千兵力!”

“哪怕加上董旻将军的八千禁卫,也不过四万六千兵力,北军步兵营覆灭,仍有两万兵马在侧,他们和咱们可不是一条心!”

“此时的雒阳,表面上风平浪静!”

“实际上,一旦乱起!”

“那就是一片深陷的泥潭,稍有不慎,咱们不但成不了事,反而会将四万儿郎葬送在此!”

“再言当朝的天子!”

“属下虽只见其数面,但也看得出来,他没有先帝的本事,亦没有先帝的魄力,主公就算背上骂名,屠了袁氏,平了诸乱,最后反而会被天子猜忌!”

“开国之君讲究军功至上!”

“后世之皇讲究平衡之道!”

“您把这些都做了,您是想做霍光,还是想做王莽?”

“主公!”

李儒见董卓一脸讪讪,轻声道:“现在可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袁氏既然想让您杀了何氏,您就出手便是!”

“咱们初到雒阳!”

“没有根基,与天子更是形同陌路,就算想做什么,那也只能徐徐图之!”

“是我失态了,文优见谅!”

董卓看着一脸为他忧心的李儒,面上也有些不好意思,他根本就没有李儒想的多,只觉这袁氏越来越过分,他心中就充满了憋屈。

特别是在他知道对方的野心之后。

“主公不必如此!”

李儒摇了摇头。

“哎!”

董卓一脸颓然的坐回原位,想起初次见面刘辩,对方眼中的疏离,苦笑道:“说起咱们这个天子,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但也算体会到了荀彧的难处!”

“哈哈!”

似想到荀彧的无力,董卓也不由发笑道:“我已经可以想象,荀彧身居高位,却只能行太常之事,若换做承平时节,他还能有很好的施展余地,但面对兵戈与乱世,他若不掌军,那也是无处发力!”

“呵呵!”

李儒也跟着笑道:“他没想过先帝会驾崩,没想过袁基是虎狼,更没想到刘辩毫无天子之气,面对如此种种,别说是荀彧,哪怕留侯复生,也是毫无办法!”

“更何况谁又能想到!”

“宫廷之乱,会来的如此突兀,也结束的快速无比,让得他毫无还手之力!”

“某还听闻!”

“袁基还在事发当晚,前往荀府找荀彧吃了一顿酒!”

“论杀人诛心!”

董卓闻言面色古怪,语气中带着一丝怜悯道:“我还是相信袁氏的,一如袁氏欲借我手,来除掉天子羽翼一般!”

“这对天子而言,何尝不是诛心之谋!”

“文优啊!”

想到自己的遭遇,董卓询问道:“若何氏死于我手,以后我又该如何面对天子?”

“主公多虑了!”

李儒文优摇了摇头,开口道:“何氏若亡,天子将再失一臂,羽林郎如今已然残缺,若想再次回到乱前的状态,恐怕也需要一段时间!”

“宫廷内侍也换了世家之人!”

“天子只能安安稳稳做他的傀儡,您短时间内,并不用担心天子发难!”

“更何况!”

说到这里,李儒眼中闪过一丝阴翳,郑重道:“既然要做,那就做绝,若有朝一日,主公扳倒了袁氏,掌控了大权,那就废嫡立庶!”

“陈留王与何氏,有着血海深仇!”

“相比当今天子刘辩,他更符合咱们心中的帝皇!”

“这这这……!”

董卓听了直接惊呆,然后脑子当场乱作一团乱麻,实在是李儒的话,把他震惊到了。

“当初的何氏!”

李儒缓缓道:“之所以能成为皇后,除了诞下皇子辩以外,更重要的便是一种平衡,因为其出身不高,因为再此之前,不论是皇室,还是朝臣,都深受外戚之害!”

“所以屠户之女何氏!”

“最符合天子,以及大臣心中皇后的人选!”

“只是谁也没想到,即便如此,外戚之祸还是没能避免!”

“皇子协乃王美人所出!”

“王美人不论是出身,还是才情,都远超何氏,却在诞下皇子协以后,被何氏所害!”

“天子为了大局,虽然没有处理何氏,但对何氏也没有多少感情,更将对王美人的感情,注入在了皇子协身上!”

“若非先帝旧疾复发!”

“若非皇子协太过年幼!”

“以先帝的气魄,继承大统之人,非皇子协莫属!”

“毕竟以先帝的英明,不可能不知道刘辩的心性,只是他错估了何氏兄妹的愚蠢!”

“退一步而言!”

“先帝在大行前夕,将武侯所赠的龙雀,转赠给了皇子协,言其能护住幼子一命!”

“主公!”

说到这里李儒看向董卓,饶有意味道:“龙雀原本乃武侯之兵,武侯将其赠与先帝,先帝常言,其有镇世之能,您可知其中深意?”

“呵呵!”

听了李儒的分析,心情大好的董卓,笑着摇了摇头道:“我不知其中深意,但我却知晓,若武将的战马,可作武将的袍泽,那么武侯的配兵,便是武将的第二条性命!”

他没想到。

在他看来无解的难题,在李儒这里好像又迎来了转机,毕竟他要是杀了何氏,以后不管他有多少忠心大汉,最后难免会被刘辩清算。

而现在看来。

他好像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彻底消除这个顾虑,这让他如何不高兴。

现在他只希望,李儒可能真正的说服他,让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