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东归志! > 第584章 西境募工,刘备之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4章 西境募工,刘备之名!

接下来,华氏城外的铁骑愈发放肆。

“可恶!”

一名城楼的贵霜士卒,鼻头忽地一动,旋即指着远处的一队乾国铁骑,咬牙切齿道:“这些人竟然在城外吃起了烧鸡!”

周围士卒也发现了香味的来处,只见城外三百步处,数队乾国铁骑,围成数个圈子席地而坐,手里捧着烧鸡,吃得满嘴流油。

别问他们如何知道是鸡。

因为他们都是从戎两年半的贵霜士卒。

“还真是!”

“简直是欺人太甚!”

“他们这是根本就没把咱们放在那里!”

“……”

这一幕看得贵霜士卒馋得不行,不由怒意横生,将消息禀报了上去。

于是弥加瑟再次率军出城。

又是一个敌人没杀成。

等弥加瑟派出寻常百姓的时候,又被乾军铁骑揍得抱头鼠窜,最后波调只得让弥加瑟冷静,让对方别搭理城外的铁骑。

接下来的数日。

不论城外铁骑如何刺激,城楼的贵霜士卒,包括弥加瑟也纷纷装死。

直到三月中旬。

东征大军收到了天府水师送来的情报,于是一面安排铁骑游弋城外,一面让工部遣人于目的地兴修水坝。

于是没几天工夫。

东境百姓就看到了一条新的布告。

“嘶~上工四个时辰,便有三十钱,还每日三顿,顿顿有肉,这哪是修水坝,修皇宫估计也就这种待遇了吧!”

“三不三顿不要紧,肉不肉的更不要紧,主要是我最近胖了好几斤,请问这活计还缺人不,我想去消消食!”

“哈哈~同去同去,我倒不是为了消食,主要是三十钱一天的待遇,让我冷静不了!”

“看来老兄也是个实诚人,俺也一样,当初修一天水库才十钱,倒不是说十钱太少,主要是我想体会一下,一天三十钱是什么感觉!”

“……”

“你们真要去?”

一侧专门登记的官吏,看着转眼便围上来的百姓,开口道:“我可是先说好,此水坝修建的位置在关外,而且就在敌国贵霜之侧,稍有不慎便会被贵霜围剿,你们还要去吗?”

“哗~!”

众百姓闻言一片哗然,面上也尽是懵逼之色。

“什么,这么刺激的吗?”

“还有这种好事,俺若不是家中独子,早就想从戎干翻贵霜了,这种天赐良机,俺绝对不能错过!”

“这的确有点刺激,不过在贵霜边上修水坝,怎么看怎么恐怖!”

“我要去,这种事情怎么少的了我?”

“那个!”

就在众人兴致勃勃的时候,一名壮汉看着登记官吏迟疑道:“若是在关外因公身故,朝廷还会有抚恤吗?”

“……”

众人闻言也纷纷安静了下来,毕竟干他们这个的,不时也会有风险伴随,这也导致他们并不怕死,但对于是否有抚恤,他们还是比较看重的。

“自然是有的!”

官吏笑着点头道:“不但有,还远超关内!”

“那没啥好说的!”

那名壮汉闻言目光一亮,赶忙自报家门,在官吏处进行登记。

其他人同踊跃报名。

布告发出不到半日,都还未传入天武六州,三万做工百姓便已募齐。

在工部官吏带领下。

浩浩荡荡的向东而行。

“哎,错过了,怎么只要了三万人,五万人不是更好吗。”

“就是就是,自从废黜理民之后,工部越来越小家子了!”

“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并非工部小家子气,而是如今咱们的大乾越来越好,并没有那么多工事要建?”

“额...仁兄之言,让在下难以反驳!”

“……”

没有一同前往的百姓,不由捶足顿胸,暗骂那些家伙动作快的同时,也感叹大乾的变化。

四月初。

三万百姓抵达目的地。

“这也太特么刺激了吧!”

想起他们在山腰路过之际,还能隐隐约约看到华氏城的轮廓,让他们知道事情的严肃性。

感情来前的官吏,还真没说假。

他们这一个不好,就会被贵霜朝都的大军围剿,同时也明白为什么只募了三万人,因为人越多,越容易暴露。

好在时不时能看到雄壮的王师。

让他们稍显紧张的心,也跟着踏实了下来,不过一想到自己要搞的事情,就不住有些亢奋。

于此同时。

大汉三地领粮百姓逾过千百万。

每日耗粮近二十万石,加上正值春耕,如今太仓的账面上,只余千七百万石。

看似不少,却也不可能撑到秋收。

而唯一的好消息。

是益州在冰雪融化之后,往朝廷送来了千三百万粮食,也就说只要这批粮食入库,朝廷账面上又能有三千万石粮食。

经过大司农严密推算以后。

发现三千万石粮食,刚好能让三州百姓撑到九月,而九月正是秋收之际,得知这一结果文武百官,包括荀彧都不由长松了一口气。

荀彧面带感叹道:“刘使君不愧大汉肱骨,亦不负先帝栽培!”

可以说刘备送来的粮食。

为解决了朝廷天大的难题,千三百万石的巨量,让荀彧明白刘备的不容易。

要是没了这批粮食。

大汉三地百姓,包括他荀彧本人,都得忍饥挨饿,不做流民都不行,朝廷更会随着瓦解。

于是,荀彧找到谏议大夫陈琳。

必须要为刘备增添名望。

陈琳挥毫弄墨一番后,刘备成了大汉的救星,成了三地所有百姓的救命恩人,看似夸大其词的文字,在他的描绘下,让得无数百姓信服。

一时间。

刘备之名,响彻大汉三地。

然而身处益州的刘备,刺客也是有苦难言,因为他在把粮草送出益州之后不久,民间却传出有百姓缺粮的消息。

待他查清事情原委。

原来是他在收粮之际,不少百姓信任他,在交粮食的时候,没给自己家中留下足够的存粮。

现在整个益州。

乃至整个大汉诸地,都买不到粮食,哪怕手里握着钱财也不行。

这让不少存粮不够的百姓。

在反应过来之后,彻底慌了。

而这种恐慌的情绪,还在益州传遍蔓延,当刘备反应过来之际,已经有不少百姓去到府衙,要求府库开仓放粮。

刺史府内。

“使君!”

简雍面色焦急道:“粮食不能放啊,一旦这个口子一开,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前来买粮,咱们库存的存粮,也只能支撑到十月!”

“粮食必须放!”

刘备摇了摇头,面色坚定道:“要是不放粮食,难道你要我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