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寒蛰不住鸣 > 柒拾壹.胆小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董淑慎拿出来瞧了瞧,正反面都看的仔细,才抬头看向梅鹤卿,“我确定,是一样的。”

梅鹤卿旋即拉起小毛贼的衣领,“你家大哥对吧?”

小毛贼眼底闪过一丝错愕,又掩饰着笑两声,“大人,你自己抓不到人胡乱攀咬些什么?”

“呵,你别忘了本官见过他的样子。”

先前就一直在抓捕这伙贼寇首领,纵使一直有海捕文书却拿人不得,梅鹤卿也隐约察觉此人是有后台的。

“那大人就去找,去找啊。”

毛贼有几分嚣张,梅鹤卿捏紧他的下巴半俯身子,“本官念及你不是主犯,已经人道很多手下留情了,既然你骨头硬就多替你大哥忍忍。”

“大人,您不得谢谢我——”

梅鹤卿拉着董淑慎的手往外走,监狱里传来毛贼拉长的声音,梅鹤卿下令,“叫他闭嘴。”

“是。”

带着人出了大理寺狱里,董淑慎不解地问他,“鹤卿,他说的什么意思?什么药?”

梅鹤卿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同她的第一次是意外也是心之所愿的祈盼,纵使他那日没有中药估计也会那样做。

他没有什么人伦俗世的束缚,一切皆随心,想做了就做了,更不论那是他心爱的人。

只是如今被捅出来,显的自己没有那么有面子,先前对董淑慎做的那些都显得不硬气了。

明晃晃的把他心里那些卑微,没有尊严的暗恋,看似强硬的迫使实则她略微一皱眉他就想退步,不敢往前。

梅鹤卿承认他就是个胆小鬼,心里又打些见不得人的小算盘,想让慎儿多爱他一点儿。

反正他一直觉得慎儿不够喜欢他,他肯定在她心里不是第一位的,只是他不敢问,怕自取其辱。

“鹤卿,你怎么了?在想什么?”

董淑慎晃了晃他的手,梅鹤卿遮掩着小心思道,“他一个犯人,说的什么你不用听。”

“那可是他说夏至那日你中药了,是……那种药吗?”

梅鹤卿转到她身前,“……我,”

“所以鹤卿,其实你不是故意的?也是……”

他急忙道,“我就是故意的!那一次不是什么外力,没有外力我也会的。”

董淑慎看着他,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的气质,说他是少年又仿佛比少年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沟壑,没有少年意气的勃发。

若是成长起来的青年,有时候又觉得他过分幼稚,像是小时候玩儿的纸扎老虎,表面上硬要装腔作势,显的多厉害,实则心里像是住了个“小公主”?

先前看似他次次强迫她,却没有一次真的忍心弄伤她,表面上装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其实维护的不过是空架子。

她抬手握住他搭在她肩膀上的手,很认真的看着他的眼睛说,“鹤卿,其实我还是要谢谢你,不管你怎样都好,起码是真的救了我。”

梅鹤卿觉得董淑慎已经看破了他,心里特别不自在,“我,我就是故意的,没有别的原因。”

董淑慎低头抿唇笑了笑维护他的自尊心,“好,梅大人见义勇为。”

梅大人轻哼一声拉紧她的手,“本官也不是谁都搭救的,那还不是因为……还不是因为……”

“嗯,因为鹤卿你善良,人好。”

突然被戴了一顶高帽的梅鹤卿,要多解释又很无力,明明是心爱,爱的死去活来现在变成好人了?

*

回了临安之后,董淑慎承了太后的旨意入了皇城外的绣院,此院供的不是宫里的衣物而是给北边议和送的岁布,多数是海上贸易。

太后娘娘得知董淑慎要和离的事情也是叹息好久,什么她都能帮着劝劝,只是遇到事情把妻子推出去,让她受这么多罪怎么也不是当丈夫该做的。

姬良来的时候,她就觉得赵朗做的太过了,因而为了姬良也为了慎儿,才出面叫皇帝好好差人查案。

董淑慎和离之所以这么顺利也有一部分太后的原因,她老人家年轻时候受过太多苦,唯一的女儿落下那样的结局,因而对同是女人的人多少抱着些同情。

高门妇难当,她还不是这天底下最明白的人吗?

董淑慎到绣院第一份差事就是绣山河图,十几米长卷全要由她一个人绣完可不是项小工程。

原画不知道是谁作的,很是珍贵,山河表里,气势恢宏,能感觉出画家的意气风发,不似当今的残山剩水的凄凉。

这副画残缺了一半 ,余下的是梅鹤卿补完的,董淑慎在初见这幅画的时候也好奇的紧,虽说没有一模一样的画,但梅鹤卿后来的赝品也太过一致,像是他本人画的一样。

除却绣她自己的,平时也会去看看其他新进绣院的娘子们,大家都在一起说说笑笑倒也热闹,家长里短扯扯闲天儿,食自己俸禄比在府里踏实多了。

这日,董淑慎绣了个把时辰颈椎疼的厉害,就出去转转看看大家的进度。

偶然瞧到手下的一位绣女的针法,不由的停下来看,越看越觉得熟悉。

尤其是她运针的手法,处理花卉,动物羽毛的习惯,董淑慎发觉这同她那日看到的梅鹤卿查到那两块证据上的刺绣也太像了。

“停下。”

那绣女手停下来抬起来,“怎,怎么了娘子?”

“你是自己学的吗?还是有师承?”

“回娘子的话,民女自无母,无人指点女工,幸而得承师门才学了这一番手艺进了绣院。”

“那你师父是谁?”

绣女老实回答道,“她不叫我称她为师父,但在民女心中一直称她为师父。”

董淑慎夸赞了两句,试着从她这里套话,“我本仰慕高才,见你如此之作都惊讶不已,能否见见你的师父也好满足我的爱才之心。”

譬如文人爱比文,武人爱斗武,匠人在一起也一样,喜好追求更高的技艺。

绣女不疑有他,得到董淑慎赏识她也很自豪,极力推荐道,“民女的师傅叫作红姑,就在南巷居住。”

得到这个消息,董淑慎反而长声噢了一声,“南巷?离车马巷很近吧。”

她点点头,“是,民女师父一直一个人,日子清贫。”

一个人?董淑慎思虑片刻对她道,“那便算了,我等刺绣毕竟要买到西洋还是多借鉴宫里的吧,民间少采纳为好。”

绣女看着董淑慎的背影若有所思,董娘子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