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寒蛰不住鸣 > 壹佰柒拾贰.爪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庆元殿这条路途经宫里绣院,贵妃仪驾经过的时候,宫人都出来行礼。

董淑慎自然不会例外,她低着头恭恭敬敬的,贵妃停下在步辇上看她。

多少年了,怕是有快十年了。

好想伸手摸摸她的头,长大了,真的长大了。

温素不禁眼眶湿润,又不敢让辇轿停太久。

她扣紧步辇扶手,那是一双比董淑慎还漂亮的手,肤色如高山白雪般,指尖晶莹。

“芷兰,走吧。”

芷兰是从贵妃刚入宫就跟着的,她从来没有见过贵妃这副样子,有些……失神。

董淑慎等人走了之后,才长出一口气,她之前不是诰命没有进过宫,没怎么见过这些娘娘们。

竹姑姑拉着董淑慎的手,大肆渲染方才在慈元殿的惊险,董淑慎心里惊讶,她一开始绣的居然是反的?

果然,她再低调还是有人看不惯她。

不过,“姑姑你是说,贵妃娘娘抽了牡丹的丝线?”

竹姑姑点头,“那可不是,贵妃娘娘真是当机立断,脑子清楚得很。”

江柳插话,“有什么不对吗?”

董淑慎蹙眉手捏着帕子,不对,真的不对。

绣工的好坏不仅仅来源于展示的成品 更重要的是不见线头,干净整洁,方能显得刺绣工艺更精致如画一般,落笔未见笔痕,浑然一体。

她的绣工完全承自于她的姨母,温家是刺绣针黹传家的,只是董淑慎养母自幼眼睛就不好,身子一直虚弱,家里全部教给了老二。

没有人能轻轻松松的找到挑开她的线头啊。

董淑慎问,“贵妃娘娘绣工如何?”

竹姑姑摇了摇头,“咱们这些人又不是娘娘近侍,哪里知道,贵妃娘娘就是绣也是给圣上绣寝衣,绣香囊荷包的,咱们哪能窥见。”

董淑慎又觉得自己想多了,也许贵妃娘娘就是碰巧找到她的线头,或许没有那么迅速,竹姑姑夸大事实了。

她刚要去找那个雪公公算账,便有贵妃身边的人来。

“娘娘说了,她觉得这次刺绣的绣娘不错,很满意,故而有赏。”

董淑慎迟疑一会儿,娘娘怎么还有赏呢?

“娘子?”

她反应过来跪下领赏,却瞧见宫人不小心翻折一半袖口绣的万年枝。

心里的疑虑再次掀开,大不敬问道,“姑姑,您也喜欢万年枝吗?”

且,这个绣法?她不禁想靠近瞧瞧。

汀兰把袖口翻回去,“娘子不愧是慧眼,是我家娘娘喜欢。”

“贵妃娘娘喜欢万年青?”

董淑慎语气有些急切,汀兰不明所以,但想到娘娘的嘱托不叫她多说话,只是点点头,“谁还没个喜好呢。”

“姑姑,我可以看看您袖口的刺绣吗?”

汀兰拒绝她,“娘子,逾越了。”

竹姑姑拉拉董淑慎的袖子,“娘子,这不合规矩。”

董淑慎垂下眼眸,又问了一句,“民女不需向贵妃娘娘谢恩吗?”

汀兰笑笑,“我们家娘娘深居内宫,事务繁忙,娘子有这份心便是了,我会替娘子转告给我家娘娘的。”

话毕,汀兰走了,董淑慎轻微叹了口气,最近是怎么了?魔怔住了?

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江柳收拾好自己的行囊,出来挽着她的手,“怎么了?不回家了?”

董淑慎问竹姑姑,“这次事由便不追问了吗?”

竹姑姑现下巴不得把自己瞥地一干二净,“娘娘派人去尚衣局查了,无论是谁都会严惩不贷,娘子不必心忧。”

离宫的时候,董淑慎特意经过了延春殿门前,宫门半掩瞧不真切。

“娘娘。”

温素靠在软榻上,殿内烧着银丝碳,香炉里袅袅白烟,她手里拿着一个玛瑙蓝雕花香盒,挖了一勺放在铜制的托盘上。

雪片般转瞬化开,一股凉地透彻心扉的香气弥漫。

汀兰从殿外进来,边搓手边道,“娘娘怎得又点这个香了,大冷天的娘娘倒是不嫌寒凉。”

瑞龙脑香,产自极热的婆罗国,香气却全然相反,凉的让人发颤,样子如晶莹剔透的冰片一般。

温素放下香盒,抬眸看她,“董娘子说什么了没有?”

汀兰实话实说,“董娘子问娘娘是不是喜欢万年青。”

“噢,还对娘娘把她绣的东西拆了犹疑了一会儿。”

温素稍顿,“你怎么说的?”

“奴婢自然没有多话。”

温素盯着铜盘里化开的点点水渍,指尖轻轻摩挲边缘,低声自语,“夭夭心细,怕是已经怀疑了。”

“可是她……不能同我染上关系。”

“他到底是不放心我。”

宫里把雪公公赶了出来,在宫门口同董淑慎打了照面。

他依旧那副模样,只是笑着对董淑慎道,“娘子,贵妃娘娘非亲非故,倒是对您照拂。”

“老话说的好,贵人命里自带贵气,宵小再如何也总有人搭救。”

董淑慎微眯着眼,“你什么意思?”

“贵妃娘娘,没有娘家,没有亲眷,被圣上带进来的也莫名其妙,董娘子不好奇吗?”

她心里一沉,那男人却行礼退下,打量了一眼董淑慎身边的江柳。

江柳瞪他一眼,“看什么看?”

“不敢,只是姑娘言行无状,小人瞧着新鲜。”

“你再说!”

董淑慎拦着江柳,“柳儿,在宫门口呢。”

她看向雪公公,“你不必对我说这些,你到底有什么目的?”

“小人能有什么目的,人家的狗罢了。”

雪公公离开后,董淑慎依旧萦绕着一团迷雾,她知道自己已经身处其中,却不得解脱。

两个月都在皇城里,出宫后才惊觉时间之快,御街上已然挂了红灯笼,中段的商铺幡旗都换了颜色,店内一派冬时之景。

“让让,让让!”

“大理寺办案。”

董淑慎和江柳被人群挤到边缘,街道中央为首的人是一席红衣的席玉,身后押着几名去衣的官员。

周围得百姓们纷纷小声议论,“这又是哪家的大人啊?”

“不知道,前几天已经关进去好几位了,犯什么事都不知道。”

“大理寺现在比皇城司还嚣张。”

“堂堂司法衙门,如今不知怎得乌烟瘴气的。”

“嘘,不要乱说啊。”

董淑慎问一旁的江柳,“柳儿,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江柳是有印象的,只是她这时候应该陪大皇子去了荆湖南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回临安。

她刚要说话,便见又押着一人过来,董淑慎心里一坠,梅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