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就是孙建林!

我在九十年代初,就认识老孙。

当年,我还帮过他一个大忙。

不过,后来,他去广省那边发展。

我和他就此失去了联系。

不久前,我在一个酒会上碰见他。

虽然已经二十年没见,

但我们却都瞅着彼此眼熟。

经过一番交流。

我们都确定了彼此的身份。

我这才知道,他现如今已经是很知名的地产商。

不只是在广省建了很多楼盘。

在全国很多大城市,也都弄出了不小的动静。

目前,老孙回到阳城,是要大展拳脚——

将阳城及周边地区,作为他旗下公司的一个重点开发区域。

说真的,老孙的事业可真是做得不小。”

顿了顿,李老三接着说:“我虽然没有具体问过他。

但我估计,他的身怎么也得有五十亿以上。

甚至上百亿都有可能。”

“怎么可能才上百亿?”

赵长天接过话,脱口说出。

话一出口,赵长天便意识到有些不妥。

当前这个时期,孙建林的身家还远没有后世那么高。

而赵长天之所以对素未谋面的孙建林有这些了解——

实在是,这个李老三口中的老孙。

在多年后,太过有名。

前世,赵长天经常能在各种媒体上看到他的大名。

在赵长天的记忆中,他被抓进看守所之前 ——

孙建林的建林集团,已经在国内地产界名列前茅。

甚至已经去海外发展、扩张。

巅峰时期,福布斯对孙建林的财富估值近三千亿人民币。

但在目前,建林集团还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孙建林的身家,应该和李老三所说的差不多。

即便如此,在当今时代,个人身家能触及到百亿这个门槛——

依然代表着巨大的成功。

是无数企业家需要仰望的存在。

“我觉得,建林地产的规模很庞大。

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公司。

听说孙总还是唯一的大股东。

他的身家接近两百亿也不是没有可能。”

迎着李老三诧异的目光,赵长天为自己刚刚的口误做出解释。

理由明显有些牵强。

但李老三并不在意。

毕竟赵长天在地产上是外行。

他说出一些不靠谱的外行话,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老三摇摇头回应道:“以我的判断,可能性不大。

不过,以建林地产堪称疯狂的扩张速度。

用不了几年,老孙的身家应该就能超过200亿。”

顿了顿,李老三接着说:“兄弟,老孙这个人比较够朋友。

我们才相认没多久。

他就已经为我提供了巨大支持。

收获很大!

兄弟,你只要和老孙交好。

日后,他旗下地产的装修业务。

肯定会优先关照你。”

“嗯,嗯!”

赵长天连连点头。

对李老三的话,赵长天深以为然。

如果能与孙建林交好,得到他的认可、关照。

仅仅以建林地产目前的规模和实力——

就足以为赵长天的业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况且,建林集团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赵长天如果能获得孙建林的友谊。

对他日后的事业发展,将会起到巨大作用。

不只是能促进赵长天业绩提升。

孙建林的人脉资源,也是赵长天非常需要的。

甚至对老三的创业,都能提供很大帮助。

当然,就算赵长天在李老三的引荐下,与孙建林相识。

但能否与他建立良好关系?

还是一个未知数。

赵长天也只能做到尽力而为。

得失之心,不能太重。

否则,就可能事与愿违。

在赵长天和李老三的交流中,几分钟过去。

眼瞅着六点要到的时候,孙建林来了——

赵长天一边在李老三的介绍下,与孙建林正式认识。

一边仔细打量着这位后世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五十左右的年纪,中等身材,国字脸。

整个人看起来,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

对比孙建林后世在媒体上的形象——

这个时期的孙建林,看起来要年轻一些。

似乎也没有那么威严。

一番寒暄之后,三个人各自落座。

这次由李老三主导的饭局,正式开始。

同一时间,远在临海的肖剑,已经带着母亲赶到自家的元江酒店。

去到中控室,查看过监控后。

肖剑又开车带着母亲,沿着父亲离开的路线,一路调取沿途监控。

按照监控的指引前行。

同时,林华不断拨打肖元江的手机。

希望能与他取得联系。

但让肖剑和林华忧虑的是,却一直联系不上。

晚上七点,阳城。

在李老三的穿针引线下,赵长天与孙建林逐渐熟悉起来。

原本,孙建林对老朋友李国强——

郑重其事的要为他介绍一个年轻朋友。

还有些不以为然。

以孙建林的身份,即便要交朋友,也得是身份、地位都差不多才行。

但当李国强也就是李老三说出赵长天的具体情况后。

孙建林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赵长天国企副处级干部的身份,引起了孙建林的重视。

而更让孙建林重视的是,赵长天只有28岁。

孙建林年轻时,辞职下海经商前,也曾在国企工作过。

他深知,一个28岁的副处级干部意味着什么?

必然是能力和人脉缺一不可。

赵长天能在28岁做到副处。

那么,他38岁时能不能做到厅级?

48岁时又能达到何种层次?

对这样的年轻人,孙建林觉得有必要结交一番。

孙建林看重的不是赵长天的现在,而是他的未来。

在一个大人物年轻时与他交好,获得对方的友谊。

这样的投资,其回报率往往是惊人的。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可以借鉴。

比如吕不韦,比如胡雪岩,等等!

正是抱着类似的心思,孙建林才愿意和赵长天见面。

而且见面之后——

孙建林在态度上表现得比较随和。

随着双方交流的深入,孙建林对赵长天的观感也在发生着变化。

给他的感觉,他面对的不是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而是一个历经世事磨砺的成熟中年人。

稳重而又充满智慧!

双方在谈论地产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时。

赵长天不经意间说出的一些观点,都让孙建林有耳目一新之感。

甚至能给他带来一丝启发。

不只是孙建林,连李老三都有获益匪浅之感。

李老三暗自点头。

看来赵长天为了与孙建林的这次见面。

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