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入职天道,我在系统后台当GM > 第636章 (李世民篇)李世民要自毁名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6章 (李世民篇)李世民要自毁名誉

商城里的东西多而繁杂,但每一样都是有用的。

比如说水利风车。

水力车自古就有。

依水而建,顺水力浇灌土壤。

但因为受河流限制,能够使用的场地很有局限性。

前朝就是因为这一原因,才大量使用农工挖运河,导致民怨四起。

但有一说一,就换成李世民,面对缺水的大唐疆域,他也会选择挖运河。

只是没有前朝那般激进罢了。

而商城里的明显和普通的水车不一样。

根据介绍,属于水风两用的。

不管有水没水,都可以安置水利风车。

除了利用水能之外,还可以利用风能进行运作。

尤其是这里面有一个设计,可以将井水源源不断的运输上来,同样也能起到浇灌田地的作用。

甚至还能用来给稻谷脱壳,磨面,带动一些器械运作。

李世民第一时间就想到若是将这东西交给能工巧匠,会不会围绕水力风车建造出一个个作坊?

那国力必然会有提升。

又比如炼钢生产线。

一条炼钢生产线竟然只要十几人,就能日产钢材上千斤。

而且这种钢材远超百炼钢。

要知道,百炼钢可是大唐用来专门打造军备的钢材。

这要是给全军换上新的盔甲和战刀,这吐蕃又有何惧哉?

继续往下看,李世民越看越惊。

初级练功塔:入塔修炼,可提高修炼速度10-100倍。

初级功法殿:入殿可选适合功法,人人皆可修炼。

初级悟天碑:观碑可提高个人悟性,方便突破更高境界。

……

这些若说是让李世民激动的民生建筑,那么之后就是让李世民看得眼眶赤红的国级宝物。

初级九州鼎:每拥有一个鼎,可提高国家境内灵气十倍,首都灵气提高五十倍,皇宫灵气提高一百倍;九鼎凑齐,国家境内灵气提高一千倍,首都灵气提高一万倍,皇宫灵气提高十万倍。

初级英灵殿:通过消耗国运值可召唤人族英灵,英灵对宿主忠心度永久百分之百。

初级控制台:通过消耗国运值,可控制国家境内自然气候影响,包括灵气调动,洪灾干旱,地下河流等等。

初级检测雷达:通过消耗国运值,可获得国家境内资源详细资料,包括人,鬼,妖,仙等消息。

初级镇魔台:可将捕获的生灵打入镇魔台,根据每个生灵的气运和实力,每日将获得国运值,特殊生灵可额外获得属性和bUFF加成。

……

后面还有很多,李世民却已经不敢再看。

眼前这些已经太过恐怖,光是看过的这些拿出来,大唐的实力都将会得到空前的提升。

不说其他,就说那九州鼎。

虽然是初级,可最高竟然能提高灵气达到十万倍,全国范围内也能达到一千倍。

这是什么概念?

怕是那三十三重天也不敢说有这么高的灵气浓度吧。

还有那个控制台。

竟然能够控制天气和灾害。

老百姓靠天吃饭,怕的也是这靠天吃饭。

每年种地是老百姓唯一的口粮来源,年月好的时候,自然不缺吃喝。

可年月不好的时候,那跟赌命没什么区别。

要是自己能控制天气和灾害,那大唐境内必然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只要自己苟得住,大唐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强。

至于检测雷达和镇魔台这两样,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可以一起使用。

用检测雷达探查隐藏在大唐的妖魔鬼怪。

若是好的,倒是可以轻轻放过,甚至收为己用。

若是不行的,便将其打入镇魔台。

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国运值的收入,还能对国家和百姓有一定的增幅。

美滋滋。

只是这价格……

李世民皱了皱眉。

别说这些镇魔台之类的国用物品,就是那些民用的,最低都要十万国运值。

他看了看自己的国运值:。

麻蛋,又减少了。

看看系统提示。

谭妃与天龙寺拜佛,捐香火钱黄金一千两。

李世民看得太阳穴砰砰直跳。

黄金一千两,那可就是白银一万两。

如今大唐百废待兴,连年各种灾荒。

国库早就入不敷出。

在这样的情况下谭妃竟然还一口气给佛教送去一千两黄金?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微微闭上眼睛。

他有些后悔让谭妃出宫省亲,更后悔自己对谭妃这几年的万般宠爱。

因为佛教这些年的影响,加上李世民又亲自和唐僧拜了把子。

导致佛教这段时间一时风光无两。

作为长安城附近的第一大寺,天龙寺更是借着这股东风到处游说,想要借着机会,当上大唐国寺。

佛教其他的寺庙自然乐得其成。

一旦天龙寺成了大唐国寺,那就意味着佛教会成为国教。

等唐僧带着大乘佛法回到大唐时,整个大唐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佛教的天下。

而这段时间,天龙寺和佛教的操作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最近上朝时,就有官员说起有些州府发生干旱和蝗灾,然后就提出让天龙寺主导开个佛会,以此来渡过干旱和蝗灾的劫难,为灾民祈福,超度亡魂。

州府受灾,不思如何救灾运粮,反而想着让和尚做法事?

这是何等的荒谬可笑。

可偏偏朝堂上赞同的人还不少。

李世民目光闪烁,忽然想起那带头的几个大臣中,有一人正是谭妃的父亲。

如今谭妃又去天龙寺捐香火钱。

看来这佛教竟然已经渗透到这种程度了?

李世民眼中闪过几分杀意。

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哪怕要做出一些牺牲,自毁名誉,他也必须要做点什么事情才行。

“阿难!”

一个穿着太监服,身材匀称,白面无须的英俊男子走了过来。

此人正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宦官张阿难。

张阿难虽是宦官,可身份却很高。

早在李世民还没称帝之前,张阿难就从小跟随李世民,之后更是成为了李世民的幕僚。

以目前来说,张阿难是唯一一个和李世民谈及国事的宦官。

也是唯一一个被封县候,还封将军名的宦官。

在朝堂之上,地位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