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1069章 红星海运的规划,买船,狼肉宴,海运先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9章 红星海运的规划,买船,狼肉宴,海运先行

海克斯科技现在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多,有很多还是专业细分领域。

李爱国自然不清楚该怎么做,也只能依赖专业人材。

锁定大方向,投入技术,投入资金,招募专业人才,自己再适当的把控方向和指导,是李爱国如此从事几个行业的基本逻辑。

就像红星汽车和红星矿业公司那样,目前全都由在该行业沉浸了几十年的老同志组成。

红星海运也是如此。

不过,这种事也不能完全说前世的经验就是好的。

毕竟现在时间线已经发生了变动,前世很多经验也不一定适用于这个年代。

一切,都要慢慢摸索,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要想干点事情,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一旦成功,所获得的报酬也非常丰厚。

前门机务段的办公室里。

李爱国打量郑玉山的同时,郑玉山也在观察李爱国,这个庞然大物的真正掌控人实在是太年轻了。

看看办公室内简陋的装饰,郑玉山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几十年前刚建立船队的时候。

那时候租不起办公室,只能窝在一间杂货铺的后面处理工作。

“爱国同志,这是近两年我们郑家船队的财务文件,请您过目。”

郑玉山多年在一线工作,养成了雷厉风行的作风,没有废话,直接把一沓材料递了过来。

要收购对方的船队,肯定得摸清楚底细,看看有多少资产,有多少债务。

“好。”李爱国接过文件,细细看了起来。

郑玉山在旁边介绍道:“目前我们船队一共有七条货船,其中三条具备远洋航海能力。

上次被巴拿马扣押船,就是这三条。多亏了杨兄弟伸出援手,要不然这三条船也保不住。”

“客气了,咱们出门在外都是一家人。”杨继宗点头。

李爱国此时翻了大半财物文件。

郑家船队这些年确实亏损严重,最主要还是被扣押了船只,赔了一大笔钱。

其实日常运营没有任何问题。

这一点很关键。

成立海运公司虽是为了红星矿业和红星汽车,海运公司本身也要具备造血能力,要不然没办法持续运营。

见李爱国提起运营状况,郑玉山解释道:“我们的船都是老船了,按照船队的财物惯例,会把货轮,分为四年折旧期,也就是将买船的成本,摊进前面四年。

扣掉买船的成本后,外面日常运营,人工,燃料维护,码头停靠费用,每年的净利润大概在一百万港元左右。”

“一百万?”李爱国点点头说道:“提前算了折旧,真实利润应该还要更多一些。”

现在的航运业并不算太景气,赔钱的大有人在。

看来郑家船队能够获得如此丰厚的利润,跟郑玉山的个人能力有分不开的关系。

这种从一线摸爬滚打起来的老船长,远比航运专家更能维持好船队。

“嗯,是的。”郑玉山解释道:“货船提前折旧还有预防意外事故的考虑,大型船只出现海难事故并不常见,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提前折旧,是对股东资产的负责。”

“也对。”李爱国点点头道:“跑船不能只想着挣钱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意外事故,我看你们跑的都是散货,要是有了稳定订单的话,利润还能提高两成。”

“是的。”郑玉山感觉面前这年轻人对海运也有所了解,回答道:“稳定的订单可以提前规划路线,筹划返程货物,所以即使给了货主不少折扣,却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其实国外的那些航运巨头都有部分稳定订单。

像马士基集团,他们跟通用、美孚石油公司的关系很好,替他们运输货物。”

搞航运其实就跟开顺风车一样,来回都载客的话,肯定比空车挣得多。

“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了。”李爱国点点头,“现在海克斯科技每月都要向小美家和欧公子那边发十几艘货船的货物,还有非洲那边的矿产,这都是稳定的订单。”

郑玉山也清楚这些情况,这也是他愿意把船队卖给海克斯科技的原因之一。

目前只有在海克斯科技手中,郑家船队才能发展得更好。

即使郑家船队已经改了名字,跟他郑玉山也没关系了,他也不想看到郑家船队解散。

郑玉山还是提醒道:“爱国同志,您手里的文件,后面是每艘货船的详细情况。”

“嗯。”李爱国逐一看下去,郑玉山写的很清楚,包括了对这几艘船的估价。

李爱国不用担心这些数字有问题。

海克斯科技那边现在已经成立了审查办公室,到时候会进行逐一核对。

一旦发现了异常,那将会是很严重的问题。

看了两眼,李爱国说道:“还算是合理,整个船队的价格也在我们海克斯科技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咱们可以签署协议了,等港城那边接收了,所有款项都会打到你们郑家的户头上。”

“这么快!”郑玉山有些惊讶,这毕竟是一笔数百万美元的交易,他原本以为要谈好几天。

“我相信您开出的价格一定很公道,对吧?”李爱国笑道。

“请您放心。”郑玉山十分坦然,“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希望您能答应,我希望您能留下船上的船员,尤其那些是普通船员。”

船队里的高级船员随时可以跳槽,那些普通船员可是跟着郑家几十年了,失去了工作,一家老小吃什么?

“当然可以,只是所有船员都要通过背景审查,希望你能理解。”李爱国道。

“那是当然。”郑玉山点头。

李爱国顿了顿,又说:“还有,我希望你能够留任,继续以红星海运经理的身份主持工作。”

听到这个,郑玉山很明显愣了下,回道:“我年纪大了,郑家的船队在我手里,还差点”

“非战之罪,不是你的错,新船队还需要一个掌舵的,只有你这种老同志坐镇,我们才放心。”

听到“老同志”三个字,郑玉山的心情有些激动了,重重点头:“请您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帮着咱们的红星海运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海运公司。”

“好!”李爱国也松口气,有郑玉山坐镇,红星海运将少走不少弯路。

随后,两人签署了协议。

郑玉山将协议递给李爱国:“爱国同志,从此郑家船队改名叫红星海运了,我觉得这名字挺不错。”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李爱国将文件递给杨继宗,等回到港城后,让律师们办理手续就可以了。

“郑经理,对于红星海运未来的发展,你有什么看法吗?”李爱国给两人递了烟。

郑玉山接过烟,也意识到这是该履行职责了,抽口烟,缓声说道:“我了解过红星矿业和海克斯目前的运货量,可以说只是依照红星海运的几条船,没办法满足运输需求。”

“嗯,买船是势在必行了。”李爱国又问道:“只是该买买新船,还是买旧船。”

“旧船便宜一些,不过很难保证不出问题,特别是在海上。”郑玉山没有直接提出建议。

“旧船确实有这个风险。”李爱国点点头。

旧船的维护费、油耗都要高一些,这些倒没什么,可是半路出现了故障,那麻烦就大了。

要知道海运不是开船出去游玩,每次运输任务都要向国际船运组织报备,还要跟各个码头协调。

半路上船出问题了,要是需要救援的话,那就是天价的费用。

有时候一次救援费,都能买半艘船了。

更重要的是,船上的货物都有合约,如果没有办法及时运到的话,需要赔付大量的违约金。

虽然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也不能不防备。

“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咱们可以先购买几条新船,满足日常运营。”

“其实.”郑玉山抬头看看李爱国,说道:“咱们可以买那种还没交付的远洋货轮。”

“还有这种船?”

“一般情况下是没有的,毕竟远洋货轮从航运公司下订单,到造船厂生产出来,需要七八年时间,每艘远洋货轮都是先有买家,再生产出来。”

郑玉山把情况简单介绍一遍,李爱国听完哑然失笑。

那家倒霉催的航运公司名叫德斯塔,来自潘帕斯雄鹰家。

早些年潘帕斯雄鹰家发展得很好,其丰富资源赋予它巨大的潜力,已经算得上准发达国家了。

德斯塔航运大肆扩张,在挪威的船厂订购了三艘万吨远洋货船,本来打算等船造好了,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只是没想到小美和老毛子同时把目光投向了潘帕斯雄鹰家。

同时潘帕斯雄鹰家内部的情况也发生了翻天地府的变化,平均每两年换一个当家人,搞得一塌糊涂。

德斯塔也曾想着开拓国外业务,只是小美家和欧公子都盯着。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德斯塔干脆直接摆烂了,宣布破产。

负责造船的厂家懵逼了,那三艘万吨远洋货轮马上就要交工了,买主却没有了。

这年代的造船模式,不是“拿到定金再花钱”,而是“先垫资启动,定金仅够填部分窟窿”。

船厂早已垫进去的钱比定金多一倍,相当于造了大半艘船,只拿到五分之一的钱。

德斯塔一破产,这部分垫资直接变成收不回的坏账。

按理说只要把船卖掉,船厂也不会亏太多。

关键是能买万吨货轮的要么是国家背景的航运公司,要么是少数大资本家,德斯塔本就是少数有实力的买主之一。

“可以便宜多少?”李爱国直接问道。

“至少百分之三十吧。”郑玉山犹豫片刻,给出了一个保守的数字。

“好,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等回到港城后,马上联系造船厂,争取把这三艘船全买回来。”

李爱国道:“不,你先放出消息,让挪威的造船厂来联系咱们。”

郑玉山愣了一下,才明白李爱国的用意,点点头答应下来。

敲定了买船的事情,已经到了中午时分。

李爱国本来打算请两人在前门机务段吃一顿工作餐,想到四合院那边准备了狼肉宴,便提议一块回去。

杨继宗和郑玉山都没吃过这玩意,更没参加过类似的宴席,当时便答应了下来。

杨继宗此次来到内地,已经提前准备了礼物,有给陈雪茹的化妆品,给两个孩子的小玩具。

郑玉山则到供销社买了几瓶酒,还是李爱国出的酒票。

两人都换上了半新不旧的中山装,都会说娴熟的粤语,可以冒充南方的客人。

回到大院里,中院里已经热闹了起来。

南易作为大厨在案板边忙活个不停。

许大茂带着海龙和海涛负责捡木柴。

这本是阎解旷的活儿,他们都在医院里照顾三大爷。

刘海中则带了几个孩子烧火。

不到片刻功夫,空气就冒出了喷香的味道。

何雨水和几个女孩子把家里的四方桌搬出来,又搬来了板凳。

由于杨继宗和郑玉山是客人,被请到了主桌上。

“咱们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来,吃点瓜子。”刘岚发挥专长,当起了服务员。

杨继宗一边吃着瓜子,一边感慨。

“爱国同志,这氛围.还真是让人舒坦。”

郑玉山也点头:“是啊,家家户户一块出力气,一起吃饭,跟我们船队里差不多,不过比船队更多了几分人情味。”

许大茂过来凑热闹,插嘴道:“最关键是要有这狼肉。”

此话一出,杨继宗和郑玉山都互相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中院的热闹,也传到了易中海家。

易中海倒是不馋这口狼肉,只是听说有外地的客人过来,他觉得自己身为四合院一大爷,应该出面。

易中海换了一身干净的中山装,背着手从屋里走出来,还没走到水池旁,就被阎解成拦住了。

“一大爷,你干啥?”

“咳咳,是解成啊,我看外人来了,海中那水平你也知道,只会让人耻笑,还得我这个一大爷出面。”易中海神色如常,脸不红也不白。

要是换成以往,阎解成肯定不会得罪他,可是一想到阎埠贵掉进山沟里后,易中海阻拦救援。

要不是李爱国,阎埠贵现在已经被狼吃了。

阎解成就气不打一处来。

“一大爷,按照大家伙的约定,这狼肉宴只能参加救援的人家才能参加了吗,你参加了吗?”

阎解成这话等于是当面给易中海一记耳光了。

易中海尴尬的愣在了原地,不知所措。

要是离开的话,那岂不是丢尽了脸面。

要是不离开,大家伙都在那里瞧着呢。

“诶,老头子,你赶紧回来吃药啊。”关键时刻,一大妈跑过来,那易中海拉回了屋。

易中海坐在椅子上一拳头重重砸下来。

“阎解成也敢数落我了,还有没有一点规矩!”

一大妈劝说:“算了,老阎还在医院里躺着,这孩子肚子里憋着火气。”

“老阎的事儿又不是我的责任,我也是为大家伙的安全考虑,现在倒好,他们非但不感谢我,还认为我要害老阎,这叫什么事儿啊。”易中海气呼呼的说道。

这就是易中海这种人的特点了。

他们会为自己的自私自利编造各种谎言,甚至连他们自己都相信了这种谎言,认为自己没有一点错误。

这种人不是蠢,也不是傻,就是单纯的坏。

李爱国并没有看到阎解成阻拦易中海的一幕。

就算是看到了也不会在乎,因为此时狼肉汤已经端上了来了。

每人一大碗,粗瓷碗边缘还沾着星星点点的油花,汤里冒着乳白色的热气,裹着肉香、菜香直往人鼻子里钻。

杨继宗和郑玉山两人都干掉了一大碗,刘海中还来敬了几杯酒。

酒足饭饱,大院里的住户们开始收拾院子。

李爱国帮着把桌子给住户们搬过去后,便带着了两人回了书房。

船队的事情敲定了,码头的事情还没谈。

“我也赞成购买码头,特别是咱们还有一些特殊的货物需要运送。”郑玉山此时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红星海运的一份子了。

“现在全球,已经有部分港口开始进行集装箱装卸,我觉得这种模式是航运的未来。

只是这样装卸的前提是港口有配套的大型设备,还需要配套的运输车辆。

要是有火车来运送集装箱就更好了,这不但涉及到大量的投资,还需要集装箱技术支持。”

听到这里,很少发言的杨继宗笑了:“老郑,忘记给你介绍了,国内现在已经开始逐步普及集装箱技术了,而这技术的研发人正是李爱国同志。”

“真的?!那太好了。”郑玉山很高兴。

要知道航运在走上正轨后,比拼的就是成本,有了集装箱技术加持,红星海运能大幅度降低成本,跟欧美那些海运巨头掰掰手腕。

李爱国也早有这个想法,现在铁道上几个码头的集装箱运输已经实行了两三年了,技术早就成熟了。

“除了在码头实现集装箱转运,还有别的吗?”

“修船厂!这个又是个大投资。”郑玉山话刚出口,语气就弱了几分。

买万吨巨轮、买码头、建造集装箱码头这些投资已经算是海量投资了。

“只要这个钱花的值,咱们应花尽花。”李爱国问道:“修船厂是怎么回事儿?”

郑玉山解释道:“继宗曾说过,您非常重视海运市场,也就是说咱们红星海运以后会拥有更多的货船,如此一来,咱们的修船和维护船只的任务就非常繁重了。

费用暂且不说,要是到修船厂维修的话,会耽误很多时间,目前港城的几家修船厂,很多时候是需要排队的。

所以,我想如果我们有自己的修船厂,投资可能大一点,将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同时在自己的修理厂,自己人也会上心一点,对船只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我看可以搞。”李爱国拍板子:“具体需要多少花费?”

郑玉山沉思片刻:“修船厂本身的投资,也就几百万,需要和码头配套建设,提前规划船坞,必须在深海港口附近,这也是我这时候提出来的原因。

不过,需要提前购买大量土地。”

“所以说,最重要的是拥有合适的港口,适合修建船坞的土地?”李爱国问道。

“是的,目前港城那些优良的港口早被大型航运公司占据了,咱们要是出手的话,代价就太高了。”

郑玉山此时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码头位置了,只是盘算了一圈,也没有合适的。

港城发展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优良的港口早就直接或间接被外国佬拿在了手中。

李爱国拿起一张港城地图,手指在上面点了点。

“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葵涌码头?”郑玉山皱起眉头:“那里不是垃圾场吗?海湾内的深度确实够,但是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太小了,只是个小码头,要不然港城那几家早就抢去了。”

“土地面积小,咱们可以填海。”

“.”郑玉山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向李爱国,这家伙不会是在开玩笑吧?

李爱国还真不是开玩笑。

在后世,葵涌码头其实就是在醉酒湾里填海造出来的。

由于地形特殊,填海所需要的花费并不高,技术难度也不大。

只是现在没有人注意到这边,要不然也轮不到红星公司来捡便宜了。

见李爱国态度坚决,郑玉山沉思片刻点头:“要想填海的话,还要进行测绘,同时还要考虑所需要的材料从哪里来,我回到港城后,需要找专家来评测。”

“我们这边有地质专家和码头的专家,至于材料,葵涌后面有一座小山,阻挡了葵涌,这次正好把小山挪了,既能填海,也能修路。”

“看来您早就计划好了,那这件事就交给我吧。”郑玉山点点头:“回港城后,我就开始布置。”

李爱国又看向杨继宗:“咱们不能耽误时间,收购葵涌码头和周围地块的事情,必须尽快行动。”

“你放心,我来之前,已经让律师起草相关文件了。”杨继宗答应道。

由于杨继宗和郑玉山两人都身负重任,当天晚上便乘坐列车离开了京城。

李爱国则开始撰写红星海运的发展报告,打算递交到部里面。

跟国外那些海运巨头一样,红星海运仅仅有钱是万万不够的,还需要有强大的靠山。

一直忙到下午五点多,报告才算是撰写完成。

李爱国把报告交给了上去,骑着摩托车回了四合院。

正好碰上刘大娘和张钢柱他们打算去医院看望三大爷。

这也算是老规矩了,大院里的住户遇到啥事儿,大家伙都帮把手。

也不用拎什么贵重礼物,几个鸡蛋,半包红糖,就行了,讲究个情谊。

李爱国也随大流,拎了五个鸡蛋来到了医院里。

跟昨天晚上相比较,三大爷的情况好多了,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脸上已经有了血色。

看到李爱国进来,这老头儿第一句话是:“爱国,狼肉汤给我留了一碗吗?”

夜渐渐深了。

京城的一间书房内。

上级领导拆开档案袋,取出一份报告。

“红星海运成立的必要性.海运是世界上最廉价的运输方式,大宗商品运输天平必然倾向海运。未来袋鼠家的铁矿石横渡印度洋直达汤山港,中东原油穿越马六甲海峡供给东北精炼厂.”

报告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分析了海运的重要性。

最能引起上级领导注意的是一句话。

“在海运中,港口具备很特殊的地位,控制住了世界几个关键性港口,就等于是握住了世界物资运输的命脉。

目前咱们还没有实力跟老牌资本争夺港口,可以提前布置,寻找机会。”

助理递上茶水,说道:轻声说道:“爱国同志的眼光很超前。这份报告不仅把海运的重要性说透了,还能结合咱们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实属难得。”

上级领导喝了一口茶,又拿起报告看了一遍,语气坚定地说:“只局限于眼前,不知道提前布局,最终只能受制于人。海运这条线,牵连着工业、民生,牵连着未来的发展,必须早做打算。

说完,他从笔架上取出一支钢笔,拧开笔帽,在报告上下了几个遒劲有力的字:“立足当下,布局长远,海运先行”。

窗外,一轮皎洁明月跃升至半空中,点点银色光芒遍洒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