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调教大明 > 第223章 试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他文章落选的人也都不解的看着蓝斌,不知道为何一篇文章,其他时候能上报纸,唯独日报首期不能上。

蓝斌委婉道:“大明日报首期,是以支持征收商税为主,所以日报首期的所有文章,必须旗帜鲜明的支持商税。”

“不能有任何含糊不清,或是容易被人曲解的文章出现。”

王洋恍然之余,又有些尴尬,他的文章在支持征收商税上面的力度就不够,表现的含蓄。倒不是他写不出来那种笔锋犀利,直白的文章,而是他心里觉得读书人,张口闭口言利,有违圣人之道。

其他文章落选的人,也在恍然大悟之余,将问问蓝斌自己文章落选原因的念头,摁了下去,各自知道各自的情况。

王洋的文章内容表现含蓄,他们的文章又何尝没有这方面的毛病。

若执意质疑蓝斌挑选文章的公正,只会自取其辱。

倒是被选上文章的吴俊波等人,本来看到自己文章被选上,心里还非常兴奋,觉得自己文章写得好。

可在听到蓝斌的话,才意识到自己文章被选上,不是写得好,而是态度表现的旗帜鲜明。

换而言之,没有这个态度,自己的文章怕是只有落选一途。

一时间,他们心里的兴奋收敛了起来。

蓝斌看了看众人,询问道:“你们还有其他意见吗?”

“没有!”吴俊波等人都摇了摇头。

蓝斌又道:“大明日报首期的内容定了,稍后我就让匠户试印出来。你们接下来的任务,是筹备第二期内容。”

第二期内容?!

吴俊波等人面面相觑,日报首期内容才定下来,都还没发行。这么快就筹备第二期内容,这也太快了吧?

想着,吴俊波先一步迟疑道:“社长,第二期内容是什么?”

“第二期内容,依旧以征收商税为主,朝廷政策解读为辅。附带一些民生报道!”蓝斌笑道。

吴俊波看了看其他人,又道:“社长,我有些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这么说吧!征收商税是一个系列报道,第二期的征收商税内容,主要以首期报道后,社会反响而定。”

蓝斌想了想道:“至于朝廷政策解读,则围绕近期朝廷上下比较关注的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当然,这一点,我会向皇上请旨。”

“至于报道那条政策,你们先去收集相关信息,到时候我们在商议,敲定!”

“社长,日报第二期,就开通民生板块,会不会太快了点??”王洋狐疑道。

以前蓝斌给他们培训的时候,曾说过大明日报发行后,会开放不同的板块,报道不同的内容。

比如政策解读、军事、商业、民生等板块。

只是他没想到,这么快就开通民生板块。

蓝斌摇了摇头:“不算快。等大明日报首期发行后,知名度上来了,正适合开通其他板块!”

吴俊波等人相视一眼,没在多言,反正大明日报是蓝斌一手创办的,蓝斌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蓝斌又道:“你们还有问题吗?”

“没有了!”吴俊波等人摇了摇头。

蓝斌看了看吴俊波等人,才道:“那好,那你们就下去,按照我以前给你们培训的内容,去准备吧!”

“是,社长!”吴俊波等人纷纷行礼后,离开了编剧部,去筹备第二期内容。

蓝斌则拿着吴俊波等人的文章,以及自己的文章,来到后院,将大明日报的首期内容,交给了匠户们。

顺便将大明日报排版要求,一并告知。

报社的印刷匠户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听到蓝斌的大明日报排版要求,稍微琢磨片刻,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接过大明日报的首期内容,又取出木活字、铜活字等活字印刷版,开始对照报纸内容调试字体,印刷等等。

蓝斌饶有兴致,看着匠户们忙碌身影之余,又看了眼身边陪同的,报社负责印刷的老匠户老赵头,询问道:“赵伯,铅字印刷板,研究的怎么样了?”

“少爷,不敢当您如此称呼!”老赵头纵使多次被蓝斌这么称呼,依旧有种受宠若惊。

蓝斌笑了笑:“一个称呼而已,有什么不敢当的?况且你本身年龄比我爹还大,称呼你一声赵伯,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那老朽就托大了!”

老赵头心里感动着,行了礼,又道:“目前已经将少爷你提供的铅活字,所需要的铅合金配方,以少爷你的名义,交给朝廷的铁治所试制铅合金。”

“大概还需要半个月左右,能试制出铅合金。等铅合金出来了,我们这边在做铅活字印刷板!”

“我不管细节,你就告诉我,大概什么时候,能将铅活字印刷板,应用到印刷报纸上面?”蓝斌摆手道。

老赵头默默估算了下时间,看了眼蓝斌,小心翼翼道:“如果铁治所的铅合金冶炼不出差错,最快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样吧!我也不催你们,给你们一个半月的时间,将铅活字印刷板应用到报纸印刷上面。有问题吗?”蓝斌想了想道。

老赵头一喜,一个半月时间,怎么也能将铅活字印刷板做出来,不由道:“一个半月,做不出铅活字印刷板,老朽提头来见!”

“不用那么严重,没在规定时间内,做出铅活字印刷板,所有人扣除三个月的月银!”蓝斌摆手道。

“是,少爷!”

老赵头看着蓝斌,蠕动了下嘴唇,很想说少爷,我还是提头来见吧!提头来见,只死我一个。扣三个月的月银,得饿死我一家。

但话到嘴边,却没能说出口。

因为他知道,蓝斌给出的一个半月时间,已经放宽了时间。若在这么宽松的时间内,没能完成任务,那也只能怪自己,怪不得别人。

……………

一个时辰后,木质印刷板印刷的第一份大明日报,新鲜出炉。

陪同蓝斌的老赵头,第一时间从印刷匠户手上,接过印刷出的大明日报,转手递给了蓝斌:“少爷,你要的报纸!”

“让他们用铜活字等继续印刷。”

蓝斌接过报纸,吩咐了一句,便低头看着木活字印刷的首份大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