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没有开口。

但通天教主心中还是有些别扭。

自家这大徒弟言谈举止,听着简直和二兄一模一样!

“嘿嘿,师伯,你其实问也是白问,既然六家盘道已定,我截教最多也就一百七十个封神之名罢了!”

林多福一对儿细眼轻轻眯缝着,看起来就象是瞌睡没醒还在迷糊一样。

只有看向元始天尊时,眼中闪过的那一缕精光,表明他根本就不迷糊。

“当然,若这一百七十个名额吾独家承担,剩下的名额归谁……嘿嘿,我和同门们自然要好好想一想!”

林多福笑的挺自在:“就算禁了法宝,只用神通,我们也未必差了!说不定把某教拉到第五名也未可知……”

“当然,若是八十个嘛……绿叶白藕红莲花,三教本来是一家……”

“哈!我能说什么?”

站在地摊前,元始天尊手抚长须,神情看起来很和蔼,同时又带着一丝古怪:“若是一百一十个呢?”

“各家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林多福答的倒也干脆。

“哪来这许多古怪言词!”

那边女娲闻言笑了一声,复又问道:“最后是一百七十名,第五是一百一十名,第四不是五十名么?为何会是八十名?”

“嘿嘿,娘娘,还有第三名的三十名啊!”

林多福笑嘻嘻的对女娲说了一句。

他也知这圣人早已明了,只不过是想再问一声,确定一下。

所以把话直接说明。

元始、女娲闻言,对视一眼,全都默然,心中却已知林多福之意。

这是他们截教扔下的饵,其实就是用来钓他们两家的。

六圣之中,老君门下第一,这几乎没什么异议,那玄都法师,早在百年前就已是准圣圆满的境界了。

无论元始天尊最后怎么定比斗规矩,以玄都的实力都可以轻易取胜。

反倒是这第二和第三名,才是最激烈的。

而林多福的意思,就是截教若做了第四名,就替第三名包圆了,这也让第二、第三没了区别。

当然,前题是截教第四!

若他们第五的话,第三名的三十名他们肯定就不管了!

而且,如果截教做了最后一名,可能就会拉着某教来做第五。

女娲娘娘自然想的清楚,这某教肯定不可能是她的娲皇宫。

自从帝俊兄弟建立天庭,她的妖教就已经再无香烟。

所以这个“某教”肯定与自己无关。

想到这里,女娲扭头看了一眼元始,却发现他的神情异常镇定,只冲通天笑了笑,便又接着去看地摊上的货物。

“师父,其实您也不必生气,此次大劫非同一般,祖师的封神榜挑选又严格!”

林多福知道元始天尊之意,他扭头对那教主道:“六圣门中,除我截教外,恐无一家能有这么多人来!”

按照封神榜上的要求,除了六圣嫡传门人之外,必须修为精深,至少也在金仙境界。

若不能达到金仙,也须得功德气运六十丈,方能榜上有名。

这也是诸圣填榜之时头疼的原因!

金仙弟子除了老君之外,虽然诸圣门下都有,但能达到百位以上的,却只有截教。

“所以么……想要安然渡过大劫,我截教门人肯定不能周全的……”

看着老师愤恨的神情,林多福再次柔声劝道:“老师,若不如此,只怕连那位祖师不肯罢休啊……”

林多福一声叹息:“只不过,祖师此次总有些偏心眼儿啊,论起来……三清才是嫡传啊,就算娘娘也是玄门正统……”

“这个铁头梼杌!你究竟想要如何?”

见他越说越古怪,元始天尊忍不住问道:“且痛快些……”

“呵呵,大劫之中的情形,众位圣人都算不明白,那大劫之后呢,师伯也算不明白?”

听到这话,三圣默然许久,却听元始道:“吾也曾暗演天机,知西方有一佛教大兴于世,虽然盛极一时,却不过三五千年光景……”

“呃……”

林多福终于发现,自己和圣人之间有什么差距了,那就是时间观念!

三五千年的教派昌盛,在诸圣眼中根本就不算什么……

他扭头看了一眼通天教主,发现自家师父也是一片淡然。

看得出,诸圣都知道佛教大兴之事,不过……三五千年的大兴之后就直接迎来了末法时代。

这种大兴……除了让人间更加混乱之外,还真不算什么“兴”!

所以诸圣谁也没把所谓的佛教放在眼中。

毕竟三清圣人所创的教派,其兴盛哪个不是以量劫为单位的。

说到这里,他又看了一眼通天教主:“三弟,一教兴一教衰,皆是定数,你也不必太过挂怀!”

诸圣虽然能算到劫后之后,但只要与大劫有所牵连,全都模糊不清,看不仔细。

佛教因为是劫后而生,所以诸圣看的甚是清楚,但道门三教将来如何,却都看不明白。

所以那元始天尊压根儿就不知道,大劫之后截教灭,阐教衰,就算太清老子的人教也要千年之后,才有恢复元气之意……

“嘿嘿……师伯,这话您还是留着劝自己吧!”

林多福闻言一声怪笑,正想开口再说什么,却被通天教主按住肩头:“天机……不可泄露!”

那圣人叹了口气:“二兄,究竟如何,你日后自知,若还真顾念三清之谊,道门香火,就莫要这般为难吾的弟子!”

到此刻,通天教主也已经想明白了,当初的封神大劫,自家这二哥,未必就真的想将截教一门杀个干净。

三清皆出玄门,各自立教,却又各有侧重:

老君重修行,悟天理以显道门高深;

元始重神通,修正法以彰道门威德;

通天重教化,广收徒以壮道门声势;

其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若仔细想想,当初若三兄弟能坐在一处好言细商,这封神大劫又岂会弄的一发不可收拾。

只不过……每每在那关键之时,总有那么几个煽风点火,暗中撺掇之徒!

比如西方二圣,就在诛仙阵外“恰到好处”的出现……

“三弟,你若肯做第四的话,女娲师妹第二也无不可,为兄便做那第三就是,如何?”

在沉吟了一阵之后,元始天尊终于说出了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