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停下?”

听到鸿钧的话,接引还未开口,那边准提已然不肯:“贫僧就算教外别传,可也是洪荒之圣啊!”

他虽然说的不多,但意思却很明确。

洪荒圣人被斩杀,凶手却逍遥法外,这方天地只象征性的下了点雨,打了几个雷,就完事了?这简直就是天道不公的最好明证。

为什么不公?因为二圣弃道立佛!

且不管老爷爷是不是这么想的,至少从惩罚凶手的力度上来看,二圣觉得,就是这个意思!

“天地大劫,众生皆不能免!”

鸿钧道祖叹道:“佛门……亦是洪荒众生!”

虽然他原本的话想说:“佛门也是玄门一脉!”

原本的轮回中,佛门也是靠着老爷爷这句话,“由旁转正”摇身一变,成了玄门正宗。

不要以为老爷爷是个傀儡,就无关紧要。

就算真是傀儡,做为天道的代言人,老板没话说的时候,代表老板说两句无关紧要的客套话。

又或者把老板的意思加重或减轻,这都是代言人可以办到的。

当然如果只是个普通的老板,这个代言人依然是个无足轻重的傀儡!

因为他无法改变老板的意志,所以对于这种人根本无须理会,有什么事只要和他老板谈妥就没问题了。

但换成天道这样的特殊老板,老爷爷这个代言人的位子,就不一般了……

原本佛门因为他一句话,成功“转正”,有了和中原道门一争天下的名份。

毕竟“正宗”和旁门,在老天的眼里,可不仅仅是名字上的区别。

只可惜这一回,老爷爷有了别的想法,“玄门正宗”改成了“洪荒众生”。

这意思里的差距可就大了。

遗憾的是,二圣并不知道佛门错过了什么,那准提抬头哀叹道:“道祖的意思是说,因为圣人死于大劫之中,所以就算天地也不能追究此责?”

叹了口气,鸿钧道祖沉默许久才道:“此簋交与尔等,因果就此了结……”

二圣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恐惧。

他们恐惧的并不是因果了结什么的,而是准提之前那句话,居然被道祖默认!

再加上道祖交给接引的巨簋,二圣对于这位老爷爷的行为,有种齿冷的感觉。

巨簋唤作噬天簋,虽然看起来不过先天至宝,但其威能却远超至宝,甚至达到了混沌灵宝的水平。

尤其当上面六个道纹天篆亮起来的时候,威力之强,接引甚至觉得就算混沌灵宝只怕也难以媲美。

而这件宝贝,就是准接、接引与三清对抗的底气。

元始天尊猜的不对,其实接引一开始就知道三清会一起来。

但是,无论他还是准提,都觉得这不过圣人间的“常规战争”。

反正圣人万世不朽,不死不灭只争一个面皮,大家过家家般的打一场,你打我一跤,我打你一跟头。

最严重的,也不过从坐骑上打下来翻两个跟头而已……

所以,当接过这噬天簋的时候,无论接引还是准提,都只觉得是道祖偏向,怕他们会输了这场争斗,所以才赐下此宝。

而如今……

当发现大劫之中,斩杀圣人居然不被老天清算,对于道祖的用心,二圣可就有些背颈发寒了……

当然,这就纯属他们自己误会了。

斩圣大罪并非不被老天清算,而是被清算过了。

只不过那凶犯本身很特殊,根本无法被处决,所以才会尴尬的让他活着。

也迫使老爷爷不得不再上灵山。

“停下吧……”

看着还在祭炼噬天簋的接引,鸿钧叹了口气:“凡事有因有果,如果那日你不是急着祭炼此宝,准提又岂会遭此劫数……”

听到此言,接引不由一楞。

其实准提被拉入虚空世界时,他原本就在身侧。

只不过当时因为一心想要早些祭炼成功这噬天簋,再加上觉着准提堂堂圣人之尊,就算那铁头梼杌也在,但只要机警些,就绝不会有危险。

所以,他是真的没有在意,直到准提身殒,这才发现了不对……

好吧,也是圣人们在洪荒世界混的太久,尤其在成就圣位之后,自觉万劫长存。

所以,哪怕知道林多福手中有能让圣人玩完的东西,却依然没放在心上。

“道祖何必欺心!”

那边准提突然冷笑:“就算师兄前来相助,谁又能挡的住铁头梼杌手中之剑?”

道祖默然良久,才又问了一句:“即然挡不住,为何要挡?”

“善哉!”

原本沉默的接引圣人叹道:“即然因果已了,道祖就不必再记挂灵山了……”

抬头认真看了鸿钧一眼,他才又道:“总要为弟子们谋一条出路……”

见他如此,那道祖已知劝说无用,叹息一声:“罢了,你等即有此心,贫道也不多言,好自为之……”

言未必,道祖已然不知去向。

二圣对视一眼,再无他言,继续祭炼起了那名为噬天簋的先天至宝。

……

“终于到了!”

朝歌城外,西岐大军浩荡而来。闻仲看着前方的城池,脸上带着一丝微笑。

因为是奉命勤王,四十万大军日夜兼程,穿过五关,过了渑池,总算赶到了朝歌。

虽然数日前,也接到了叛军已灭,全军返程的诏书。

但包括伯邑考在内,都觉得还是来朝歌看一眼的好。

毕竟上一次帝辛的亲笔诏书,写的颠三倒四,莫名其妙。

然而这一次的诏书却条理清晰,文笔甚佳,两相比较,肯定有假。

而且明明子期叛军数十万,将朝歌都围了,怎么说降就降了?

闻仲原本就得到消息,知道诸圣在朝歌城外大战一场。

所以坚决要求进兵朝歌。

而伯邑考却是因为想要救回父亲,所以也表示了支持。

于是,大军就这么一路赶来,并在城外四十里处扎下了大营。

如今等伯邑考、闻仲率领大军赶到城外,却惊奇的发现,这里根本就没有叛军?

倒是朝歌城四门紧闭,军备严整,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就在西岐大军正自诧异的时候,却见朝歌城门大开,一只兵马自内而出。

为首一将,手持金枪,跨下神牛,却正是武成王黄飞虎。

却听他厉声高叫道:“伯邑考、闻仲,尔等本为商臣,为何不守本份,率大军至此,莫非想谋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