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要让刚才那两个润人知道,估计肠子都得悔青,几百上千万的东西,就让他们1000美元给贱卖了。

一夜暴富的机会呀!

就这么没了。

正当李斐他们以为,集装箱就这么件宝物的时候,楚健将目光转向集装箱的一个小箱子。

沈世杰顺着楚健的目光看去,再一次惊讶起来。

还有宝贝?

这他娘的,什么神仙集装箱呀!才花1000美元。就连他,都忍不住替刚才那两货感到悲哀。

太可怜了。

李斐显然也注意到了,他问道:“那箱子也是古董?”

沈世杰认真看了几秒钟,给出正确答案:“黄花梨木做的,看样子也是明代的物品,自然是古董啦!

另外,这准确点说是书笈,小书箱的意思,算得上古代的书包,古人上学的时候,就是用它放书本,笔墨纸砚之类。”

啊?

古人的书包?李斐十分诧异。

“古人也要书包?”

“你这不是废话吗?古人只是受限当时的社会条件,实际上他们的生活需求一点不比现在少。现在的好多东西,其实都是古人玩剩的好不好?”沈世杰翻了翻白眼。

看不起谁呢?

人家古人说不定玩得比你们还要高端、雅致,尤其是我们国家古代的文人。

李斐啧啧两声,他还真没想到。

至于黄花梨木,他大概了解了。毕竟跟楚健他们玩了那么长时间,对一些古董知识多少有点耳濡目染。

何况,黄花梨木鼎鼎大名,怎么也听说过吧?

这种木材,珍贵程度和小叶紫檀、金丝楠木是一个级别的。一件明清时期的黄花梨木家具,有可能拍出几千万的天价。

你根本无法想象。

“所以,这又是一千几百万的宝贝?”

沈世杰摇头:“比刚才的案桌差一些,不是差在木材上,而是桌椅一把会比箱子之类贵重,价值更高,明白吗?

这书笈,我觉得五百万就到顶了,三百万到五百万之间吧!”

同一种材料,做成不同的产品,它们的价格都会不同,甚至相差很大。

楚健轻轻点头,赞同了沈世杰的说法。

即便如此,对刚才那两个润人来说,也是双倍的暴击呀!这要让他们知道,双倍的痛苦。

楚健没说话,打开书笈,发现里面还有东西。

沈世杰眼珠子都要掉下来。

“卧槽!”

他终于忍不住爆粗口。

“瓷器?什么朝代的?”李斐一看,羡慕不已,一件件宝物接连出来,能不羡慕吗?看老沈那表情,就知道那盘子非同一般。

楚健都露出笑容来。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汝窑笔洗?”李斐顿时一惊。

汝窑笔洗的大名,他略有耳闻,好像拍出过亿元天价的。

先不说别的,单单是北宋汝窑这个词,就足够吓人的。

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这名头,一听就不好惹。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

在行家的眼中,汝窑瓷器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汝窑听说很稀少的呀!”

楚健点头:“汝窑之所以着名、珍贵,是因为汝窑存世的量非常非常少,而且世面上的东西几乎都是赝品,全世界目前只有七十多件真品,绝大部分都珍藏在博物馆,流入民间私人手里的极少。”

也正是这样,每次北宋汝窑瓷器的出现,都必定会引发腥风血雨。

而其中,汝窑的代表作就是笔洗,汝窑笔洗的存世量更加稀少。

我们都知道,笔洗是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

“听说,私人手里的汝窑,全世界只有七件。”沈世杰补充。

眼前的这件汝窑笔洗,直径十三点五公分,六葵瓣花式,口略撇,上丰下敛,浅腹薄壁。棱角含蓄,器身随沿起伏,圈足微外撇,底有细小芝麻钉痕三枚。

沈世杰已经掏出放大镜,认真欣赏起来。

这种级别的宝物,他平时可没有机会接触,现在肯定得好好欣赏一番。

“这件能值多少钱?”李斐十分期待地看向楚健。

楚健给他一个参考例子:“十年前,港岛拍过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三十四口叫价,由电话竞投者以天价二亿零七百八十六万元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并较估价高逾三倍。”

李斐目瞪口呆,他是被吓成这样的。

颤颤巍巍地说道:“两个多亿?还是十年前?”

“这一件,没有港岛拍卖的那件出色,我看就一亿出头,达不到两个亿的。”楚健跟他说道。

尽管楚健这么说,李斐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实在是太惊人了。

这才1000美元入手的呀!连续捡了三件宝物,从几百万到上亿元。

妈的!也太刺激了吧?

这谁受得了呀?

见科森和诺斯投来疑问的表情,李斐只好跟他们翻译一下,讲了下三件宝物的大概价值。科森和诺斯两个美国人直接傻眼。

看到两个美国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李斐心里才好受一些,总算不是他一个人没见过世面了。

沈世杰欣赏完那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才小心翼翼地还给楚健。

羡慕呀!

这种级别的宝物,怎么总是跟他无缘?

要是能捡到一次这种漏,人生就无憾了。

接下来,他继续翻找这集装箱,没有再发现其他宝物,才终于作罢。

沈世杰真想找到刚才那两货,揪着他们的衣领询问,这样的集装箱给他也来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