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朝第一航海家 > 第374章 千古之谜(七)失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4章 千古之谜(七)失踪

第二天清晨,燕军驻地,龙江。

燕王大帐被一群文武大臣与诸王亲王围住了。

掀开大帐的帘帐,燕王朱棣走出帐门,看向众人:“诸位大人,这大清早的,你们这是做什么?”

诸位朝臣拱手行礼,齐声道:“请燕王入城,即皇帝位!”

“请四哥入城,即皇帝位!”谷王、周王、齐王等诸王躬身行礼。

扫了一眼帐前的诸位大臣与几位亲王,朱棣一脸严肃。

他庄重道:“本王起兵实属无奈,发誓要为国消除祸患,铲除朝中奸佞,目的是为了天下安定。

“本王所作所为皆是遵从《皇明祖训》,是为铲除陛下身边的齐泰、黄子澄等奸佞。

“岂料,陛下年幼无知,被小人所惑,竟投火自焚!

“本王才德浅薄,岂能担得起天下的重任?诸位大人,应该推选一位有才德的继承人,继承皇位。”

没想到燕王朱棣竟拒绝登基当皇帝,几位为首的大臣相互对了一眼。

他们寻思着:燕王这是什么意思?

周王朱橚(su)上前道:“四哥,论才德,有谁比得过四哥你?除了你当皇帝,我们兄弟几个谁都不认!”

随即,宁王朱权站出来,大声道:“没错!除了四哥,谁当皇帝我们都不认!”

在大宁,燕王曾经给宁王承诺过,只要他当皇帝,他会与宁王一起坐龙椅。

如今,宁王朱权是不敢期望与朱棣一起坐龙椅了。

但如果朱棣不当皇帝,那他朱权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他的妻儿都攥在他四哥朱棣的手里呢,还都在北平呆着。

朱权是希望朱棣赶紧登基,这样好歹他能与妻儿早点团聚。

“五弟,十七弟,你们太抬举我了,论才德,你们不输于我。”朱棣客套了一番。

齐王朱榑(fu)拨开身前的大臣,拉起袖子,大声道:“我们兄弟几个都是四哥救的,谁敢不服四哥,我们几个跟他没完!四哥,我支持你当皇帝!”

“四哥,我们支持你!”谷王、安王也纷纷表态。

这时,大臣们已经明白了燕王朱棣的用意。

燕王这是叫众人表态,哪里是不想当皇帝……

在为首的大臣率领下,众臣一起跪拜,大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燕王殿下为诸位长兄,德冠群伦,功在社稷,宜正天位,使太祖之千秋基业,永有所托。臣等,请燕王即皇帝位!”

朱棣再三推迟,群臣与诸王一再恳求。

最终,朱棣同意入城继承皇位,叫群臣先行入城准备。

送走了群臣,朱棣找来道衍、郑海到帐中商议各项事宜。

通过审讯太监昌盛,朱棣得知朱允炆获得了铁匣子的消息,怀疑朱允炆是借助铁匣子中藏在的秘密逃出了皇宫。

朱棣吩咐郑海,继续追查朱允炆的下落。

同时,他要求郑海加大力度追捕《奸臣榜》上的“佞臣”。

“殿下,您答应过贫僧,放过方孝孺,不知殿下可还记得?”

道衍和尚提醒朱棣,想要将方孝孺从《奸臣榜》中除名。

此时,方孝孺已经被关在大牢中。

如果道衍不及时将他救出,在燕王登基之后,方孝孺很可能就会被处斩。

“方孝孺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那些谋划与檄文,本王很欣赏。”

朱棣摸了摸胡须,又道:“这样吧,带本王入城,叫他入宫。若他愿为本王起草登基诏书,那本王就饶他不死。”

“多谢殿下。”道衍和尚满意地笑了。

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率领燕军诸将从龙江驻地出发,打算进入京师。

在城门口,朱棣骑着骏马,正要入城。

突然,一位大臣上前,挡住朱棣的坐骑前。

朱棣脸色微沉,喝道:“你是何人?竟敢拦本王坐骑?”

拦住朱棣的是一个文臣,那人拱手行礼道:“大学士杨子荣,有事拜见殿下。”

一听到是杨子荣,有些熟悉,郑海便叫上前擒拿的士兵停下来。

杨子荣?不就是杨荣吗?

杨荣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人称“东杨”,是明朝有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

郑海听说过杨荣的一些故事,有些印象。

他策马来到朱棣马前:“殿下,不妨听一听他有什么事要说。”

见郑海主动为一个文臣求情,朱棣点了点头,看向杨荣:“说吧,你有什么事?”

大学士杨子荣问道:“殿下,是先前往孝陵拜祭太祖呢,还好先入城?”

朱棣眉毛一挑,眼睛顿时一亮,面色由怒转喜:“爱卿,是一位贤臣啊!”

他冲着杨荣点点头,扭头看向一旁的道衍:“本王要先前往孝陵,祭拜先皇。”

道衍点点头:“殿下圣明。”

朱棣率领燕军诸将与群臣,前往孝陵祭拜,队伍浩浩荡荡。

与此同时,长江上,一艘帆船正向东驶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位白袍公子站在船头,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不禁吟出这首诗。

“没想到,施公子还会作诗?”

白袍公子扭头,看向从后面船舱走来的一个身穿僧袍的和尚:“应文师父,这不是我作的诗。”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应文和尚默念着,一脸悲戚,低声赞叹道:“好诗!真是应景之作!与贫僧此刻的心情,多有契合。”

白袍公子谦虚地解释道:“这首诗真不是我作的,我是听慎之念过,所以才记得的。”

“慎之?你竟知道郑海的字?莫非你是他的……”

“应文师父,不是你想的那样,他心上人可不是我。”

白袍公子微微撅起嘴唇,似乎对某人心有不满。

盯着白袍公子,应文和尚微微一笑:“难怪他会叫你来接应……贫僧。”

“哼!他呀,就会使唤人。真不知道那个徐家的姑娘有什么好,放着这么大的山海盟不管,偏要当官……”

见旁边的应文和尚发愣,白袍公子便不再说下去,转移话题道:“应文师父,不聊他,说说我们的行程吧。我们此行先去福建,那里已经安排好了。”

应文和尚双手合十:“贫僧听施主的安排。”

“呵呵!你学得真快,越来越像个真和尚了。”

【注】

《明史.本纪第四.恭闵帝》:“宫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或云帝由地道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