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部队整编、新兵及新工人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步入正轨,也随着对苏谈判、对大阪商贩兵贸易活动的顺利推进,在持续保持的诡异默契下,正太军分区1941年的最后几个月如同按了快进键般,迅速向前推进着。

先是对苏谈判取得突破。

苏联方面同意了八路军的请求,安排枪械设计师西蒙诺夫先生配合开展新步枪、新子弹的研发工作。仅仅一个月时间,西蒙诺夫先生就结合自身之前积累以及张云提供的完整结构图手稿,很快完成了56半步枪、56班用机枪的机械设计定型和工艺制定工作。

目前,这两款枪械和7.62 x 39 毫米中间威力弹的相关设计和工艺图纸已经运回到了正太军分区内,随之而来的还有400余人的苏联枪械厂工人及家属。

当然,苏联方面自然是留有备份图纸的,但是考虑到目前前线战斗激烈,装备损失严重,且之前储备了海量的全威力弹药,苏联军工部队目前不打算专门生产这样的新枪械。

在目前工业设备紧张的情况下,苏联只能全力生产成熟装备补充部队需要,很难再开设新生产线生产这新款的中间威力子弹了。

不过,张云自然是没有这样的顾忌的。

反正八路军部队早就习惯了万国造,再多一种弹药和枪械也没什么。

更别说,这56半、56班才是后世建国后最终选择的制式步枪和标准弹药,可以连续使用30多年,尽早全军普及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在苏联工人到位后,张云又抽调了600多云烟厂熟练工人和1000余新培育工人,直接组建了云烟厂枪械分厂,开始试生产这两款新式步机枪及配套子弹。

目前,该生产线还处于试生产阶段,产量自然不会太高,月产不过200余支,主要是用来做测试。但一两个月随着工艺完全改进定型后,在各种定制机床夹具配合下,生产线就可以全力开动,很快产量必然迎来一次激增。

云烟厂的专家估计,在1942年春节前,枪械厂应该就可以提供足够独立支队换装的步枪、机枪。

至于目前独立支队广泛装备还未满一年的加兰德等各类美式精良装备如何处理,张云心中早有盘算。

他计划着,除了留下一小部分以备不时之需外,其余大部分都将移交给总部,由他们统一调配给其他兄弟部队使用,提升兄弟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等以后八路军统一装备后,这些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美式步枪也不会被闲置浪费。它们完全可以被妥善地封存起来,后续等待合适时机作为收藏品卖给美国人。

要知道,后世的加兰德步枪,在七八十年代时开始,收藏价格就比新枪贵的多的多。

而军队建设方面,经过几个月的整训后,独立支队14个团级部队已经完成了编制补齐工作,支队总兵力达到了12.2万人。此外,还有3万余新兵部队已经完成了基础作战训练,随时可以补充部队作战损耗。

另外,新招募的10万技术工人,已经初步完成了基础的工种技能训练和纪律培训。目前这大部分人都被调去配合参与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少部分表现特别优秀的员工,则是安排进入云烟兵工厂实习培训,以备后续抽调组建卡车厂、坦克车等新建工厂。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正太军分区提供物资,总部后勤部主持,沿线抗日政府广泛参与下,太行山区内的几大公路已经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公路扩宽和路面铺装施工工程。

当前阶段,一部分进度较快的施工路段已然顺利结束了路面铺装。

当崭新而又宽阔、整洁且平坦的道路短短时间内就出现在人们眼前,不仅令周围的老百姓们和干部们瞠目结舌,就连那些平日里赶着马车四处奔波运送货物的车夫们也不禁为之深深震撼。

同时,与这些公路配套出现的,是最初级的公路交通疏导员。他们将负责引导指挥各式车辆有序靠右驾驶,以防止车辆出现碰撞等。

这将是一个长期引导的过程,直到大家习惯这样的宽阔道路如何才能避免出现事故。

此外,拟定的平定、昔阳县城周边的军火工业集群区域,大量山体工厂更是已经开始了施工建设。围绕着平辽公路周周边的山区里,大量工程机械已经进场施工,娴熟的挖掘着山体车间,修筑着车间内的支柱和地面,铺装着各类线路等等。

用不了多久,这里就将成为八路军的发电厂、卡车工厂、坦克工厂、飞机工厂等等。

……………………

1941年10月份,在经历了基辅围歼战、斯摩棱斯克战役等一系列惨烈失败后,苏联部队损失惨重,更是被德国部队突进到了苏联首都莫斯科、重要工业城市列宁格勒等城市外围。

数百万德国正在向苏联中心区域挺进,莫斯科战役、列宁格勒战役一触即发。

可以说,苏联此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这个时候,现有技术的保密工作和部分产业工人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获得更多的火炮、坦克、飞机,更多的士兵,更多的工厂和机床。

在这样的关头下,八路军代表向着苏联送来了张云套现的60多辆么美国卡车、1200部美国先进机床,30吨黄金以及120门m2式105毫米榴弹炮及20万发炮弹。虽然对于苏联目前局势来说仍然有些杯水车薪,但也赢得了苏方的极大好感。

于是,苏联方面也投桃报李,终于松口同意提供t34坦克和雅克1型飞机的产业工人及工艺图纸,还额外提供了1937型122毫米火炮以及ZiS-3型76毫米火炮设计及工艺图纸(未提供工人)。

再加上之前就已经提供的吉斯-5型卡车图纸及产业工人等,可以说,张云对苏联武器装备的谋划已经全部顺利落实。

同时,老家那边也同样从苏联方面申请了关于煤矿、铁矿采集、石油开发、钢铁冶炼等领域的工人,并大部分配送到了总部兵工厂,进一步提升八路军的基础工业能力,完善产业链条。

同样是在10月份,华北地区已经逐步进入秋收季节。

赶在秋收之前,正太军分区司令张云亲自主持了两次晋中破袭战,率领三纵连续破袭晋中及太原周边,还遥控指挥了20多个双重管理团级部队开展了对华北平原外围地区的拉扯作战,通过大跨步后退、再大跨步前进的方式,尽可能多的“占领”区域,通过缴获加成系统获得了数量庞大的粮食、草料等物资。

同时,张云也没忘记再次套现了80万吨粮食,并直接移交给了总部。

独立支队巨量的“缴获”粮食,极大的缓解了根据地内因旱情出现的粮荒,让老总等人舒了口气。而张云“后续还将缴获更多”的承诺,也让大佬们开始筹划总部和老家自己的粮食战略储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