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请世子执剑 > 第43章 “臣杨卫昉有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章 “臣杨卫昉有奏。”

“所以,还请陛下三思。”

天子殿内,吏部尚书“余成文”缓缓退入队列,低着头眯着眼睛,等待着龙椅上的封启开口。

“爱卿所言朕心有所思。”

封启心中震怒,可脸上却带着一丝笑容,淡淡的点头。

这位吏部尚书好意思提五洲百姓。

这些年他们私自敛财当朕不知道吗,这些年这些蛀虫扯着陈氏的大旗,那些真金白银,如果能拿出百分之一,这河海引入一事哪还用得着如此头疼。

看着下方一个个陈氏的心腹站出来反驳自己,封启此刻恨不得立马下令抄了他们的家。

他突然有些怀念在观天台的那天晚上了。

那位煞虎在场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多说一句。

想到这里,封启内心一片苦涩,自己这个帝王做的。

唉.....

可眼下他还是不得不开口:

“还有哪位爱卿有所谏言吗?”

封帝面色平静的开口问道。

下方陈氏的心腹嘴角都露出一丝冷笑。

他们这位新帝啊,既然知道自己的份量,又何必跳出来自取其辱呢。

封启此时的眼神也时不时扫过下方低着脑袋闭目养神的杨卫昉。

那日在观天台杨卫昉站在明面上支持齐天王府开始,他就觉得,这位丞相可能后续还有什么动作。

所以他也很好奇,对方今日会在这大殿之上说些什么。

人群中,吏部那边的吏部侍郎“陈述”看着龙椅上还不死心的封帝,心中冷笑着一步跨了出来,想要掐灭对方那最后一丝幻想。

坐到他们这个位置,哪还能不明白封帝真正的心思。

西州和南洲如果真的能够直通上京外的“拜侯府”,那封帝岂不是以后一声号令,中州陈氏设下的层层阻碍,便成了笑话了?

然而他刚踏出一步,还未来得及向前。

只见文武百官最前方一直闭目养神的丞相杨卫昉缓缓上前,他袖中滑下一道折子,然后走到龙椅下方,轻声说道:

“本相觉得,陛下开凿河海一事,乃是利国利民,袁侍郎的说法本相也不太认同。”

“我大封坐落天下中心,享最肥沃的土地,育最强大的将士,边关战争,我大封开国打过几场,哪一场不是打的那些外族心生恐惧。”

“袁侍郎这般衰兵之言,在军中多会影响士气,难道就不怕推演的时候被砍了脑袋。”

说完他转过头看了一眼此时已经抬起脑袋,一脸怒视着他的“ 袁侍郎。”

“你!...”

可惜,杨卫昉只是扫了他一眼,接着便将目光放在了吏部尚书身上。

感受到那位相爷的目光,吏部尚书微微挺直了些身体。

在这朝中,他虽然不太愿意得罪这位相爷,可也不怕他。

毕竟

这位相爷也是陈氏的女婿嘛。

大家共事一主,谁也不怕谁。

龙椅上的封帝此时满脸笑意的看着台下的杨相,似乎等着对方再训斥训斥哪位吏部尚书。

然后杨卫昉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大惊失色的同时又心花怒放。

只见杨卫昉走到高坐龙椅的天子脚下。

一旁的张跃也识趣的让开了些位置。

然后他转身看着哪位吏部尚书,缓缓开口说道:

“余尚书掌管国库,说的那些话本相是信的,国库确实没钱了,年年各地灾害都是由国库支出,这是应有的情况。”

接着他冷笑一声到:

“可都是大封朝臣,余尚书何不拿出家中那些价值万金的字画瓷器换些银子,来为我大封立这不世之功?”

本来一脸淡然的吏部尚书余成文听到这话后,他脸色大变,出列大声说道:

“杨卫昉,你何敢说出如此污蔑之言,我余成文为官多年,两袖清风,你休要当着满朝文武污蔑于我!”

不同于这位吏部尚书激愤的神情,杨卫昉只是淡淡一笑,然后将手中的折子递了上去。

一旁的张跃连忙伸手要接。

这种早朝折子,一般都是他接过来,然后念给封帝,最后再由封帝决断。

可他的手刚伸出去,突然看到杨相眼神弑人的盯着他,张跃不由一愣,连忙退后。

这一幕也被封帝看在眼中,他好奇的接过折子,缓缓打开。

当他打开折子的那一瞬间,杨卫昉也转身看着满朝文武百官,大声说道:

“臣杨卫昉今日有奏。”

“我作为一国丞相,如朝纲有乱,当扶正朝纲。”

“作为百官之首,我杨卫昉今日要弹劾吏部尚书及其下面所有吏部官员,还有兵部侍郎“ 袁伟展”。”

“这些人作为一国重臣,为官期间,大肆敛财,更是克扣军中粮饷,在朝中拉帮结派,排斥朝中新人,日日挥霍无度,掏空国库。”

“此等蛀虫,祸我大封国势,毁我大封国运,坏我大封民心。”

“杨卫昉今日请求陛下彻查折子上的这些人,以还大封一个安宁。”

杨卫昉的话音落下。

天子殿内,满朝文武大惊失色。

不管是和此事有没有关系,都没想到,这位在朝中一直被认为是亲陈派的相爷,今日居然站出来,点了所有陈氏的心腹官员。

龙椅上的封启更是一脸震惊,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位相爷会给自己这么大的惊喜。

他虽以拔出陈氏在朝中的这些蛀虫为愿,可这般直接一次全部清除,势必会引来陈氏的反噬。

一时间,封启在龙椅上闭上眼睛,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如果应了,那他就彻底和陈氏撕破脸皮了,他还不知道,这位相爷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一旁的大太监张跃此时更是心中杂乱 ,此奏刚才还好不是自己接的,不然自己如果看到折子上的内容,念也不是,不念也不是,到时候徒生笑话。

此时大殿内,吏部尚书余成文和其所有吏部官员都站了出来,众人先是不敢置信,最后是眼神愤怒的盯着哪位杨相。

兵部这边,兵部尚书倒是稳如泰山,除了刚开始惊讶了一下,最后又低着头,一副不闻此事的样子。

毕竟他和封帝一个姓。

哪位被点名的兵部侍郎,前朝老将,“袁伟展”默默的走入了吏部的人群中。

而兵书尚书“封言”见此也只是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没有开口呵斥对方。

余成文作为吏部众官之首,他心中清楚这些年他们做的事,满朝都是心知肚明。

也知道他们是为谁办事,所以他虽然此刻还不明白这位杨相为何突然倒戈,可他不信对方真的敢捅破这块遮羞布。

同时他也知道,龙椅上哪位陛下,也应该明白,如果真要调查他们,会引来什么样的后果。

只见余成文老脸一拉,一脸悲愤的走到天子脚下,双膝直接跪在原地,声音悲壮的喊道:

“陛下,臣这些年掌管吏部,为大封可是兢兢业业,从来不曾多拿一分一毫。”

“杨相所言的那些话,完全就是在污蔑老臣啊,这些年国库的钱,除了用于我们大封,别的可都是进了天家啊。”

“陛下要为臣做主啊!”

龙椅上的封帝听到这位吏部尚书说的“钱都进了天家”,闭目养神的他也不由嘴角抽动。

“这个老东西是拐着弯提醒自己是为陈氏办事吗?”

“天家,那个天家?现在大封姓封不信陈,这个该死的畜生。”

见封帝闭口不言,这位吏部尚书干脆不起来了,直接跪在原地,口中一直呢喃着:

“臣为天家做事,臣冤啊!”

一众吏部官员见此都纷纷到其身后跟着下跪。

礼部尚书此时也有些坐不住了,缓缓站出来似要当个和事老,开口说道:

“陛下,杨相所提兹事体大,不能因其一言便对整个吏部肃查,这样会动摇大封的根基啊。”

这位礼部尚书的话里话外也是在提醒着封帝。

封帝此时感觉自己似被架在火上烤。

他在等

等哪位杨相开口。

不然他甚至会觉得,今天这一处,这杨卫昉是合着众臣来给自己下马威了。

大封丞相杨卫昉一直都冷眼看着下方这些他心中的老狗们哀嚎。

直到这位吏部尚书站出来时,杨卫昉终于开口,他声音冷冽:

“吏部尚书,有时候不要什么事都掺合,上青书院真的就是陈氏的后院了吗?”

听到这话,本来还想再说什么的礼部尚书面色大变,他不敢置信的看着杨卫昉。

“杨卫昉今日是疯了?难道他是认真的?”

“真的敢先叛陈氏,后恶书院?”

“他杨卫昉的底气到底在哪里?”

不过此时他一时间也拿不准,只能面色难看的低着头,打算退出这滩浑水。

杨卫昉看着他退后,眼里闪过一丝厌恶,带着这个眼神看着跪倒一片的吏部官员,他大声呵斥到:

“一群老狗,给本相住嘴,朝堂之上呼呜哀哉,成何体统。”

“我杨卫昉既然敢弹劾你们,就有足够的证据让你们心服口服。”

说完转身看着闭口不言的封帝,语气恭敬的说道:

“陛下,臣的学生早已收集了这些朝中祸害这些年祸乱国财的证据,请陛下下令,让臣彻查此事。”

“杨卫昉愿以一国丞相之位做担保,如果我冤枉了他们,我就辞去丞相之位,去镇守边关,此生不回上京。”

此话一出,封帝终于睁开眼睛,台下的那些吏部官员也是脸色大变。

他们知道,这位杨相看来是动真格了。

至于那些所谓的证据,这些年来他们就没怎么藏过,真要是有心收集。

那些事够他们死上八百回了。

此时吏部尚书余成文也只能将希望寄托给陈氏对于封帝的压力了。

封帝睁眼后,他虽然面色神肃难看,可嘴角却微微勾起。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位杨相能拿说出拿自己丞相之位来做担保这种话。

此话一出,无异于宣布对方与陈氏彻底撕破脸皮了。

这个时候,对他来说,其中的余地就大了许多,也好处理了许多。

只见封启又仔细看了看折子上的名单,和那些畜生干的蠢事,他声音冷冽的缓缓开口,同时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杨相所奏,确实如吏部尚书所说,兹事体大。”

此话一出,还未等那些跪在地上之人高兴,便听到下一句。

“可是朕作为一国帝君,对祸乱朝纲,侵吞国财的蛀虫也是零容忍。”

“所以为了避免污了忠臣,放了奸臣,此事朕觉得该查还是要查。”

“可杨相既然是提出此事的人,那便不能由你来查了,你就当个辅佐吧。”

说完封帝不管下方吏部众官不敢相信的眼神,他起身威严的说道:

“宣禁卫军大统领“封战”进殿接令。”

天子殿外,每日早朝都伫立在大门外的禁军大统领“封战”瞬间便听到了封帝的诏令。

只见他神色严肃,满脸煞气,挎着腰间不知名的长刀大步进殿走到封帝脚下。

“禁军统领封战,参见陛下。”

“嗯。”封启点了点头,然后从身前的案台上拿起一道令牌,令牌上刻着一个“天”字。

他将令牌递给一旁的张跃,让其交给下方的封站,然后大声说道:

“封战听令,朕命你为临时监察者,协大理寺卿“洪文”及丞相“杨卫昉”彻查吏部众官贪污一事。”

“同时吏部所有官员全部暂时革职调查,待证其清白,再官复原职。”

封帝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咱们这位陛下真是刚柔并济啊,从中周旋的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然而杨卫昉也知道,这已经是这位陛下如今能做的最大限度了。

后面的事还得他亲自下场与那些老东西博弈。

龙椅下方。

封战和大理寺卿“洪文”及杨卫昉统统单膝下跪接令。

而天子殿外的门口,那两个守在门后,唇红齿白的小太监其中一个也听见了殿内所发生的所有事。

当封帝下令之后,他神色惊慌,连忙对着对面的同伴说道:

“蓝哥哥,我肚子有些不舒服,去去就来,你帮我看着点啊。”

说完便转身就跑。

而哪位被称蓝哥哥的小太监看着对方的背影,冷冷一笑。

“不知死活的蠢货。”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