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请世子执剑 > 第88章 “帝王心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退朝!”

大封天子殿内

封启从龙椅上起身,眼神有些隐晦的扫视了下方的杨卫昉和吕同思二人。

而龙椅旁侧的大太监张跃高声喝出那声“退朝。”

殿内的文武百官纷纷弯腰低着头退出了天子殿外。

今日这个早朝,难得让众人不用心神紧绷。

上青老院首闭关,皇太后陈念回了陈氏族地,朝中那些陈氏的人也全部被拔出。

如今朝堂上,可谓是一片祥和,天子殿内谈的也都是家国大事,再无纯粹的党派之间斗嘴。

文武百官甚至都觉得,大封要彻底强盛起来了,杨卫昉韬光养晦,忍辱负重十几年,一朝翻案将前朝余孽全部捏死,如今一心为民请命。

先是主动提出封帝之前说的河海引入中州一事,接着又同新上任的吏部尚书联名上奏,从今年开始,每年多给南州齐天王府三十万甲士的军饷,以防接下来十万大山的妖人来袭。

朝中没了敌对,杨卫昉提出的两件事当然没人跳出来反对。

如今朝堂上已经没了什么中立派,要么都是封启的心腹,要么就是杨卫昉扶持起来的人。

只是河海引入一事,开凿运河事关重大,所需人力物力就算是刚抄了吏部上下所有官员,国库十分充盈的大封,也要慎重而行,更别说现在还要给南州拨军饷。

到时兵部尚书那句要不就免了南州的税抵了军饷这句话,让封启动了动心,但是被杨卫昉一口否决。

只是因为,一国之法不可乱,南州本来在大封就颇有微词,如果再免其税赋,那岂不是让别的三洲站起来跳脚不成。

而且就河海一事,目前最难得就是中州陈氏。

引入河海必须要走西洲与南州交接的那条河海上游来开凿运河。

然而南州还好,杨卫昉早与南州齐天王府那位主事之人通过气,得到了对方的同意。

但是西洲这边,离着陈氏极近,若是陈氏拉着西洲自己的人从中作梗,到时候这件事一拖再拖,反而会将大封的国库拖垮。

杨卫昉提出的此事,封启又如何不知。

只是他现如今也没得更好的法子。

在先帝封昊死后,封启登基才发现,这天下,虽是他封家打下来了,可前朝陈氏这颗毒瘤,扎根居然如此之深,他是处处受限。

只是如今好不容易皇太后那个老妖婆不在上京,封启势必要快速的掌握朝中的所有力量才行。

天子殿内,封启看着已经快要散去的众臣。

“杨爱卿,吕爱卿留下吧。”

走在最后方的杨卫昉和吕同思二人被他叫住,停下了脚步面向封帝。

看着二人转头,封帝没有第一时间说话,而是目光斜扫了一眼身旁的张跃。

这位极会察言观色的老太监便立刻明白了自家陛下的心思,低着脑袋退了出去。

大太监张跃退至殿门口时,细心的将大殿的大门关上。

大门闭合的那一瞬间,一根蜡烛都看不见的天子殿内,耀眼的白色光芒从大殿的顶部散发开来,照亮了整个大殿。

第一次上朝的吏部尚书吕同思不由抬头望了上去。

他看见,大殿上方的中央,一颗直径两米的夜明珠被十二条链子拉着一个透明玉盘托住。

龙椅上的封启看着吕同思抬头,笑着说道:

“这是朕当年迎娶皇后时,她从东海圣族带过来的嫁妆。”

“名为“夜流明”,寻常修士只需在其照耀的空间内,修为进境都要比平时快上个三分。”

“当初皇后让朕将它放在御书房里朕修炼的那一处,只是朕觉得,此物之用,更应让我大封文武重臣,劳苦功高的你们一起受益,才能让其价值得到体现。”

听着封帝的话,吕同思试着运转气机,发现自身对天地之气的吸纳速度是快了那么几分。

“吕大人,不可。”

只是他刚运转气机,一旁的杨卫昉便立刻出声制止。

天子殿内动用修为,说的大了,就跟没有特赦还带刀上殿无甚区别。

若是封帝此时叫人砍了吕同思,说他意图谋杀封帝,也是师出有名。

然而杨卫昉此举却被封帝看在眼中,他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没事儿,吕爱卿乃是我苦求才得来的栋梁,这点优待,朕还是要给的。”

说着他眼神温和的看着吕同思:

“爱卿若是有意,以后这天子殿,爱卿随时都可以来修行,朕会给禁卫打招呼。”

虽有大才,可未在朝中为官的吕同思一时间还没那么对朝堂上之事这般谨慎。

只是听到封启的话,他哪能不明白,这位陛下弯弯绕绕这么久,原来存的这番心思。

想罢他弯腰恭敬的说道:

“谢陛下恩典,臣在船坊十几年,少了些见识,所以方才也只是见识浅薄之人的心中好奇。”

“修炼一事,便不必了,臣修为已经进无可进,辜负了陛下的一番好意,请陛下责罚。”

封启的好意被拒,可其面容却是神色未变,依久带着温和的笑意:

“既然如此,那便可惜了,吕卿今后若有什么需求,可以告诉朕,朕对国之栋梁,优待可不小啊。”

封启这番言语中带着一丝玩笑之意。

只是吕同思一旁的杨卫昉却是淡然的看着对方表演。

毕竟如今朝堂之上,自己一人独大,虽说事事都还算顺了封帝的心,一位帝王,怎会容得下他人在朝中的话语权比自己还大。

皇太后一走,封启要收拢皇权,这早在杨卫昉的预料之内。

今日留下自己二人,封启这番对吕同思说的话,有意让自己听着。

不管自己这位好友应不应承封帝的好意,若是寻常之人,心中都会留下一根刺。

吕同思是他举荐入朝。

封帝当着他的面如此对其示好,甚至毫不保留的有招揽之意,若是寻常人,心中会如何做想?

怕是再是如何好的好友,心中也会有了隔阂。

只是杨卫昉看着自己老友那清澈的眼神,心中不由微微一笑:

“陛下这番眉眼,可真是抛给瞎子看了。”

帝王心术,他杨卫昉何尝不懂。

而他又怎会是那种心如针眼之人。

想到这里,杨卫昉抬头看着龙椅上这位有些年前,有些着急的大封帝王,恭敬的开口问道:

“不知陛下叫臣二人留下,有何事相商。”

臣子对天子发问,这般不敬的做法,封帝听后却只是温声淡淡开口说道:

“倒也无甚大事,只是觉着吕爱卿刚入朝,平时朕又忙于国事,所以想趁着这点空闲时间,问问吕爱卿府中可却些什么,有什么赏赐想要的,毕竟爱卿刚提出的南州军校一事,深的朕心,应该嘉奖。”

“只是可惜。”

可惜二字落下,封帝面色稍微严肃了些:

“杨相,你和吕爱卿当年乃是同窗,亦是多年好友,又是你向朕举荐的吕爱卿,所以这朝中之事,你要多教教他,可明白?”

听着封帝说了半天废话,杨卫昉却是从容应承:

“臣遵命,吕大人与臣虽是当年同窗,可也有十多年未见,好友重逢倒是有些生疏,陛下这番安排,臣倒是觉得,有了时常同吕大人相聚的理由了。”

说着他脸上还露出一些笑意。

可能是没想到杨卫昉这人也会开玩笑,封启听后倒是愣了一下。

“哈哈哈哈。”

随即龙椅上的他大笑起来,然后摆了摆手说道:

“好了好了,那便如此吧,下去吧。”

“是!”

“是。”

.................

天子殿内,当杨卫昉和吕同思二人走后。

封启的龙椅后方,一位脸上有着一道分裂整张脸刀疤的中年男子从暗处现身。

似早已知道身后有人,封启有些倦意的靠在龙椅上,淡淡的说道:

“咱们这位相爷,还真是哄小孩一样的哄着朕啊,朕的这点小心思,他及时看穿了,也还是顺着朕来。”

“有时候,有这么一位贤臣,真是大封的幸事。”

“呵....”

一旁来到龙椅左侧,恭敬站在那里的“夜龙卫”大统领听着自家陛下的言语,却是一言不发,好似双耳失聪,口不能言。

看着一旁的心腹没有接话,封启一脸无奈的摇了摇头:

“算了,这番说词好像是朕小肚鸡肠了,像个昏君一般。”

说着转头看向一旁之人问道:

“皓月船坊哪位坊主,可曾摸清底细?”

此时,面容狰狞夜从龙才开口应答:

“回陛下,那位坊主身后,可能有东洲百花城的影子。”

“只是这些年其藏得隐晦,臣去百花城暗中调查过,目前还没摸清对方与百花城的真正关系。”

封启闻言点了点头,呢喃道:

“花仙吗。”

“封湫呢?”

听到皓月那位坊主与百花城的花仙有关系,封帝似乎不再多问,揭过此事,接着问到自己妹妹之事。

听到封帝问起“承平公主。”,夜从龙罕见的顿了一下。

接着他犹豫几息后回答道:

“请陛下恕罪,目前已经没了公主殿下的踪迹。”

此话一出,本来还神色淡然的封启整个人从龙椅上猛然起身,不敢置信的看着身旁的夜龙卫大统领。

“跟丢了?”

“夜从龙!!!”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