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去把那只猫给本皇子抓来!”

“五皇子,那,那可是东宫那边刚送给六皇子的猫......”

“本皇子不知道?去给我把那只猫抓过来!”

李旭文正愁一肚子火没地方发,见旁边跟着的太监一脸为难,猛地一脚踢了过去。

“五皇子恕罪,那可是太子爷送的物件,且六皇子又是贤妃娘娘膝下,奴才,奴才......”

“那又如何?”

李旭文脸上越发不耐,“本皇子就是要这只猫,他李明堂能奈我何?”

六皇子跟他一般大,可处处没有他受宠,他自是不会把人放在心上。

何况他之前听闻,这贤妃和他母妃之前还有过过节,这李明堂又跟太子走得近,一副走狗样,便愈加让他厌恶。

眼见旁边的小太监抖着身子,李旭文索性又踩了一脚,自己朝着那亭子行去。

“五哥。”

李明堂见人过来,虽起身喊了一句,但也偷偷的把猫抱紧了一些。

“你这猫,本皇子要了。”

“五哥,这猫是太子哥哥赠予我的。”

李旭文见他搬出了太子,心中火气越发大了起来。

且这一处是通往书堂的必经之路,来往之人大多是其他皇子公主的侍卫丫鬟。

这般被下面子,李旭文只觉得是巨大的耻辱,随即恶狠狠地示意自己的人上前。

而适才被踢翻在地的太监刚从地上爬起来,就瞧见凉亭里的五皇子不顾六皇子的拒绝,直接伸手去抢夺他手上的猫。

拉扯间还能听到白猫尖锐的叫声。

因着他的身份,旁边的侍卫太监们倒是不太敢上前。

太监瞧着两人对上的画面,心中暗道不好。

两位皇子年纪小,五皇子又是霸道惯了。

要是真被猫挠了或者惹恼了太子一脉,皇上贵妃虽会罚五皇子,但遭殃丧命的到底还是他们这些底下的人。

且说到底,六皇子身后还有位贤妃娘娘,虽近几年来看似低调,但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又岂是他们能看明白的。

想到这,太监猛地打了个冷颤,连跑带爬地退了下去。

他不敢去请贵妃娘娘,但他可以去寻来对五皇子颇为看重的安乐公主。

到时候瞧见这位说动手就动手的主,五皇子多少会有所收敛。

......

而此时的李清瑶正漫步在后苑。

再往前行一刻钟便是紫溪湖,亦是平日里嫔妃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

耳边是萝兰回话的声音,在讲着她幼时进宫前的日子。

“公主不知道,奴婢家乡那些没人吃的野果,在京都城里卖得可贵了!若不是家乡隔得远,奴婢是说什么都要卖一卖的!”

“我听闻你得空时还做了不少绣活,怎么,你平日里的月钱不够用?”

“回公主的话,谈不上够不够用,奴婢的月钱都是给奴婢弟弟留的,他没法子上工,只能靠着奴婢的这点子月钱养着。”

李清瑶听着未开口,旁边的晴山却是先皱起了眉。

在她看来,男子不说顶天立地,但也没得靠家中姊妹养活的道理。

正想着,公主的声音便又响了起来。

“你弟弟为何不上工,可是还过于年幼?”

“回公主,奴婢弟弟只小了奴婢两岁,几年前为了救人,被奸人报复断了手脚,上不得工。”萝兰似是早已习惯,说起来也不似最开始那般难受。

原本不解的晴山突然愣住,顿时觉得萝兰可怜,更是为适才她胡乱猜测的念头感到愧疚。

而李清瑶想劝慰的话亦是卡在喉间。

她突然想起前世被废了手脚的自己。

若是那时外人在旁叹一句可怜,于她来说毫无用处。

反倒更像是讽刺。

几人不紧不慢地行着,直到行至小道,李清瑶才停了下来,从腰间掏出一个小牌子递给了萝兰。

“想起来,这日子颇有些无趣,你拿着锦华宫的牌子,替本公主在这后宫多转转。”

“若是碰到些有趣的便记下,回来再说给本公主听,倘若有人为难你,你直接拿出这牌子便是。”

顿了顿,李清瑶又添了一句。

“替本公主做事,你的月钱赏赐不会少,你也无需没日没夜地做绣工,托人拿去换钱。”

没人觉得李清瑶的话突兀。

在众人看来,安乐公主觉得无趣寻乐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而此时萝兰正行礼接过了牌子,就听见远处有太监跑来的动静。

她退到公主身后,将牌子收好,眼眶有些酸涩。

都说安乐公主不好相处。

不仅跋扈骄纵,还高高在上,看人如蝼蚁。

可刚刚萝兰却感受到了公主的善意。

这么一个顶顶尊贵的女子,不仅耐心听着她讲身世故事,还在无形中给了她最大的助力。

虽然并没有过多嘱咐,但她知道,公主最后说的那一句,无异于给了她一颗定心丸。

正想着,适才慌乱跑来的太监猛地跪地,脸上带着焦急。

“安乐公主恕罪,奴才是五皇子宫里的,五皇子现下正在寻六皇子的麻烦,奴才相劝无用,还请公主出面回旋一二。”

李清瑶看着面前这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太监,心中嗤笑,随即不紧不慢地理了理袖子,寻了旁边一处亭子坐下。

“说清楚些,何事。”

太监心中急切,但瞧着安乐公主的神色也不敢多言,只得老老实实将事情叙述一遍。

李清瑶听的认真,玉指在石桌上慢悠悠地轻点。

有了麻烦事就来寻她出头,这些个太监,倒也摸透了她曾经的性子。

可她不再是从前的李清瑶。

不会再为那狼心狗肺的李旭文着想,更不会再替他收拾烂摊子。

想到这,李清瑶越发不着急起来。

若她没有记错,贤妃的一双儿女,和太子极为亲近。

朝堂内外也一直在传,太子虽外家逐渐落魄,但贤妃背后的钱家,却是已经站上了太子的船。

既如此,李旭文欺辱李明堂,下的不仅仅是贤妃的面子。

难怪这太监这般急切。

可越是如此,李清瑶就越高兴。

虽然还是得去一趟添添火,但既是寻麻烦,那怎么着也要等他们打上一场才合适。

想罢,李清瑶看着眼前的景色,鼻尖忍不住用力嗅了嗅。

风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