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清瑶瞧见王公公激动的脸,笑着站定在原处。

“公公这是?”

“安乐公主您可算是来了,快些进去劝劝陛下吧!”

殿内的动静不小,外头除了王公公,还有跟着赵氏的竹音,以及金禧宫的其他丫鬟。

李清瑶看了一圈,面露不解道:“父皇这是怎的了?我瞧着母妃像是在里头,怕是用不着我进去多事呢,劳烦公公把我的丫鬟带出来,我好回锦华宫。”

“公主还是进去瞧瞧吧,五皇子惹恼了陛下,现在连带着贵妃娘娘都在里头挨着训。”

王公公听着李清瑶要走,脸上的皱褶都加深了一些。

“只是公主适才说起的丫鬟?奴才倒是没听说在里头......”

“没在吗?我这几日让丫鬟替我寻丢失的首饰,今日出宫前听说已经有了眉目,刚刚回来一听,才知晓丫鬟被带到了御前,不瞒公公说,我那丫鬟笨手笨脚的,可别惹恼了父皇才是。”

王公公这一听,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

里头带回来的都是揣着赃物的各处大太监,这样说起来,怕是安乐公主的丫鬟寻的那人,偷了锦华宫的物件,争执之际一并被拉了过来。

这下可好。

若是陛下知晓里头的人如此大胆,连锦华宫的东西都敢私吞,怕是更加不好收场了。

“王公公?”

李清瑶轻声问了一句。

“既然公公不知,那我还是进去瞧瞧吧,劳烦公公通报一声。”

王公公见面前的安乐公主脸上露出犹豫之色,赶忙回过神去了里头。

眼下不管如何,总要有一个能劝得住帝王怒火的人在才是。

以前贵妃娘娘还能说上一二。

如今瞧着,这姓赵的,都成了火上添油的主。

没多久,王公公就从里头出来,恭敬地将人请了进去。

踏进殿里,入目便是极尊之位。

底下跪开了一排,前头是低着头,身子轻轻发颤的李旭文,旁边站着压抑着怒火,端着贵妃架子的赵氏。

再往旁边一些,是满脸泪痕,跪在地上的丽嫔。

小巧的脸上还留有几道淡淡的红痕。

李清瑶仔细看了一圈。

直到瞧见边上老实站着的萝兰,心才彻底落了回去。

“安乐怎么过来了。”

帝王的声音低沉威严,但听得出来,语气比适才要放轻了一些。

李清瑶越过众人,朝着高座上的人行了个礼,而后指了指角落里的丫鬟。

“儿臣以为自己的丫鬟闹事了,过来瞧瞧。”

治宗皇帝眯了眯眼,打量了一眼旁边那个不起眼的婢女。

“你身为公主的丫鬟,为何也会在此?”

“皇上恕罪!”

萝兰往前半步,开口前先请了个罪,而后才讲起了其中曲折。

原是她在寻到了安乐公主喜爱的首饰后,那大太监起了私心,想法子将此事推到了五皇子李旭文的身上。

以为能用皇子的身份将这事压下来,让萝兰这个婢女知难而退。

可没想到,正好碰上输大了的五皇子呵斥来寻赃物的丽嫔。

这一来二去,两人便对立起来。

五皇子虽然年岁不大,但派头却是撑到了十足十,开口就让人将丽嫔扣下。

丽嫔不服,更是激怒了李旭文。

对峙之下,丽嫔旁边溜走的宫女将皇上请了过来,这一群人,便也跟着一起被绑到了大殿。

治宗皇帝听完后,如李清瑶所猜测那般,怒火更甚。

而李清瑶似被这动静吓住,面上久久未能回过神,直到一旁的赵氏轻碰了一下她。

赵氏眼中的祈求李清瑶看得清清楚楚。

无非是想让她担下这件事,亦或是想方设法地让她求父皇网开一面,不要牵扯到李旭文。

李清瑶心里冷笑了几声。

担下这件事,难不成让她说这赌局是她设的,要砍砍她的头?

高座上的人已经起身行了下来。

李清瑶忍住不耐,朝着赵氏摇了摇头,故作安抚,而后用口型示意,“赵家”。

做完这些后,她退了一步,远离了一些帝王的怒火。

这个殿里的人,可都是上辈子想要她命的那一批。

而李清瑶刚退到一侧,就见治宗皇帝抬起脚,狠狠地踹向了跪在地上的李旭文。

年纪不大的李旭文如何受得了这一脚。

再加上他平日里不学无术,没认真上过几节骑术武艺课。

这一脚,便直接将他踢飞了一截,看的赵氏瞬间急出了怒火。

“皇上,他可是您的儿子!”

“没用的东西!既是朕的皇子,理应知晓抗旨之罪!整日里不学无术,竟还敢扣押朕的后宫嫔妃,谁给他的胆子!”

“丽嫔的事如何能怪到旭文头上!身为妃嫔,竟私下去那等腌臜之地,谁知道......”

“你给朕闭嘴!”

治宗皇帝难得的失态,怒瞪着将李旭文护在怀里的赵氏,扬起手狠狠的朝着她的脸甩了过去,额上还隐隐爆出了青筋。

“事到如今不思悔改,你当真以为在这贵妃之位,便能有恃无恐了不成!”

被她护住的李旭文被帝王这一巴掌吓到,慌乱窜到赵氏身后,末了还将她往前推了推。

看的李清瑶满眼讥讽。

白眼狼,确实该是这样的反应。

而此时,挨了一掌的赵氏也彻底失了理智。

“皇上难道还想降臣妾的位份?”

“为了这个丽嫔的一面之词,怒斥旭文怒斥臣妾还不够,还要将我们赵家的脸面放在地上踩踏才满意?”

等了半天的李清瑶终于听见了从赵氏口中吼出的这句赵家。

果然是没让她失望。

为了李旭文,连精于算计的赵氏都成了自掘坟墓的一把好手。

大抵这就是关心则乱,可惜李清瑶没享受过。

当然,也不屑从赵氏这处享受。

......

治宗皇帝最后的一丝隐忍在这声赵家里彻底消散。

近日赵家在朝堂上的作为已然让他有了不满和忌惮。

甚至连在后宫一手遮天的赵氏,也隐隐让他察觉到了贪婪之心。

皇后之位他不可能落在赵家的头上。

既然王家的天命之女不愿接这个位置,那他就让这位置永远地空下去。

好歹还能落一个不舍先皇后的好名声。

至于赵家。

治宗皇帝想起了那句养虎为患。

既然有了张牙舞爪的心思,那他索性就拔了那嘴里的虎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