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清瑶踏进乾清宫时,正好和陪同太子过来的萧瑾寒打了个照面。

他看着李清瑶苍白又略显虚弱的脸上,一双眸子还带着未消散的水意,不由得停下了步子。

犹豫之下,萧瑾寒站在太子身侧,还是未开口,只是脸色瞧着有些冷。

太子随意与其聊了几句。

在两人错身时,李清瑶突然想起了那只猫,越发觉得同这人亲近了一些。

于是在对上了萧瑾寒的视线后,对着他眨了眨眼,唇角勾起了极其细微的弧度。

萧瑾寒微愣。

仔细一看,那张楚楚可怜的脸上,闪过一抹傲娇和狡黠,像是在邀着他看好戏。

周身的冷意瞬间消散了些许。

两人不动声色地收回了各自的目光,踏上了前行的路。

大殿里,因着太子等人的离去更显空荡。

治宗皇帝放下手里的东西,看向下头有些憔悴的女儿,眉头皱起,不怒而威。

“安乐,朕不希望听到求情的话。”

“父皇,儿臣知晓母亲有错,还有弟弟,性子也确实需要磨一磨,自是不会为着此事来扰父皇,只是......”

李清瑶抬起头,苍白的脸上多了几分无奈和厌烦。

“只是女儿若不来,外祖父他们叫来的人,怕是会一直守在锦华宫,儿臣昨夜本就因着旭文那一推,一直没能静下心,如今又有外人在,更是无心休养。”

“赵家的人?他们真是好大的胆子!”

治宗皇帝顺手拿起奏折往地上一砸。

摊开的一面正好落到了李清瑶的跟前,上面写着赵家人自请去平定灾害之事。

李清瑶不动声色地合起奏折,小心地将其放回桌上。

“父皇也莫要责怪外祖父,想必是因着家国太平,外祖父他们才更操心母亲这头的事。”

言下之意,便是赵家太闲了。

闲的一个小辈进了地牢,闲的自己家的事不管来管后宫之事。

而此话一落,治宗皇帝的脸色越加阴沉。

“王福禄,去锦华宫,把来传话的人给绑了,既然如此会说,那便将其毒哑了再送回去赵府。”

“还有传话去淑妃那,若是管不好后宫,就把手里的权利都分出去,有的是人能管!”

“是,陛下,奴才这就去!”

王公公赶忙上来领旨,躬着身子准备退出大殿。

“赵家那,你亲自去送一趟,再好好叮嘱赵首辅一句,既是请旨赈灾,那心思就老实放在这次的赈灾差事上,朕,不会给他这么多次机会。”

王公公听着帝王话里的冷意,打了个哆嗦。

旁人或许难以听出帝王的言外之意,但他在旁伺候了几十年,这敲打的意思,想来是这次的差事,不简单。

......

李清瑶踏出大殿时,在门外碰到了来送参汤的丽嫔。

丽嫔脸上红痕未消,但她只是简单用妆粉擦了擦,并未太过遮掩。

甚至在瞧见她出来时,还抬起小脸,笑得落落大方。

“安乐公主。”

“丽嫔勤快,这个时候就过来送参汤。”

“陛下今日未用早膳,嫔妾不放心,便想着炖一些汤送来。”

“嗯,看来父皇是真喜欢去丽嫔宫里。”

李清瑶听罢点了点头。

远方宫门处出现了几道身影,走近了一些才瞧出来人是刚升了位份没多久的竹曲,手里也提了个食盒。

李清瑶用帕子点了点唇,拦住了一些笑意,只一双眸子水光滟潋,透着璀璨。

“昨日的戏很是精彩,本公主思来想去,也不知能用什么来补上这张戏票,眼下倒是有一言相赠,兴许对丽嫔有用。”

“请公主赐教。”

“送汤一事,后宫妃嫔做的不少,但真正能捞到好处的没几个,不如将这个机会让给旁人,尤其是在这等子容易触霉头的时候。”

“公主的意思......”

沈蔻枝将手里的食盒递给旁边的丫鬟。

两人说话声音本就极轻,再加之李清瑶唇边有一方帕子,沈蔻枝便下意识又靠近了几步。

一股极淡的清香飘进了沈蔻枝的鼻尖,让她越发地想感叹这位公主,竟是无一处不美。

“本公主的意思,懂进退是聪慧之事,骄纵与其并不冲突,拿捏得当,你何止是一个嫔位。”

“嫔妾多谢公主提点。”

沈蔻枝听罢垂头谢恩,心中长长地舒了口气。

这样看来,这位公主应当是接下了自己的这份投名状。

再加之昨日之事,让她更加确定,帝王疼爱的是三公主安乐,而不是贵妃之女清瑶。

虽然有些矛盾,但,这并不妨碍她与如今的容嫔拉远距离,更不妨碍她与这位公主交好。

都是互相利用罢了。

只不过替这位公主办事,她倒是莫名多了几分心甘情愿。

两人话音落下,远处的身影便行近了一些。

“安乐公主,丽嫔姐姐。”

仔细收拾打扮后,眼前的竹曲确实褪去了丫鬟的影子,多了几分富贵。

但之前做丫鬟时的少女灵动也因此被压下去了几分,所以她身上,也就只有富贵而已。

“妹妹不知姐姐也来给陛下送汤,真是不凑巧了......”

沈蔻枝在心底冷笑。

后宫的人整日盯着的就是陛下的行踪,还有靠近陛下的一切人事物。

不知道她来送汤?

这话也就只能骗骗鬼了。

但一个竹曲而已,前赵贵妃的人,她压根就不会放在心上。

想罢,沈蔻枝甩了甩帕子。

“既然竹曲妹妹来了,那我就不凑这个热闹,免得人多了,惹陛下厌烦。”

说罢,沈蔻枝又看向旁边的太监,“还请公公多费点心,谁送来的汤水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一定不能不顾及身子。”

竹曲因着这动静愣了神。

想了一路要如何争奇斗艳,从送汤这件事里让陛下看到自己,可没承想,还未战,就已经退了一个。

不过既然如此,她定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人多了陛下确实会厌烦,所以只她一个,刚刚好。

旁边的李清瑶看着那张满是算计的脸,默默地摇了摇头。

还以为竹曲心计颇深,怎么着也能在必要时候拉出来踩一踩赵氏。

可如今瞧来。

怕是赵氏还没解了禁足,竹曲就已经被弄死了。

李清瑶想罢收回视线,没打算再操心这事,准备离开此处。

反正,无论这人早死晚死,都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