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第624章 始终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与热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4章 始终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与热爱

和陈依依的相聚是临时起意的,但效果却很不错。

能感觉到彼此对待朋友的真挚。

朋友无需太多,但也不能太少,恰到好处即可。

人生中,拥有三五个知己的朋友便已足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高度契合,分享共同的理想与追求,坚守一致的信念与趣味。

因为早有准备的缘故,当陆时羡第二天来到讲座现场的时候,赫然被眼前的景象弄的哭笑不得。

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知道苏长清会和他玩心眼,可能不止是生物竞赛的学生会参与。

但现在金陵大学大礼堂里的架势,这怕是整个学校的人都来了,甚至有可能连外校的学生也赶过来了。

这个架势都和回国时在燕大那时候的演讲差不多了。

礼堂里座无虚席,连两侧的过道和后排的空地上都挤满了闻讯而来的学生。

空气闷热而潮湿,却压不住那股躁动的期待。

因为横幅早已高悬——“热烈祝贺着名生物学家陆时羡教授载誉归乡”。

当那个身影终于出现在门口时,所有的嘈杂瞬间熄灭,化作一片寂静,随即是雷鸣般的、几乎要掀翻屋顶的掌声。

陆时羡走上了他曾经作为生物竞赛苏省赛区第一名颁奖典礼发言的讲台。

位置未变,场景依旧,但台上台下的人,都已走过了万水千山。

他穿着合身的深色西装,没有打领带,衬衫最上面的扣子随意地开着,比起诺奖得主、米国国家科学院新晋院士的头衔,这身打扮显得过于随意了些。

但他的眼神沉静,步伐稳健,脸上带着一丝近乎怀念的淡淡笑意,仿佛只是出门远行了一次的学长归来。

掌声持续了将近一分钟,他才微微抬手,向下压了压。

“好了好了,再拍下去,我可能要以为你们是想把我直接拍回太平洋对岸了。”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礼堂,带着一点轻松的调侃,瞬间拉近了距离,台下响起一片善意的哄笑。

“感谢金大的热情,也谢谢大家抽出时间来给我捧场。”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

“站在这里,感觉很奇怪。好像昨天我还坐在下面,听着我当时的竞赛老师、你们现在的教授,讲述着dNA双螺旋的奥妙,那时的我还为了一次随堂的测试而紧张不已,为了一个问题的答案而纠结不已。”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温和而真诚:“我知道,学校宣传栏里大概率已经把‘诺奖’、‘米国院士’这些词放得很大。但今天回到这里,我更希望你们看到的,不是那些光环,而是几年前,和你们一样,从这条林荫路走进教室,对未来既憧憬又迷茫的一个普通学生,陆时羡。”

“所以,今天的讲座,我不想讲太多高深的理论,那些你们可以在我的论文里看到。我想分享的,是始终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与热爱。”

他身后巨大的屏幕亮起,出现的并非复杂的分子通路图,而是一张有些年岁的照片——一幅由铅笔手绘的繁缕植物科学画。

“生物学,或者说所有自然科学的最初源头,或许就是这个。”他指着那张照片,“不是课本,不是考试,而是你对眼前这个世界,最本能、最纯粹的发问:为什么?怎么会这样?”

“我至今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到这种白色花朵密集形成“漫野繁星”的震撼景象。它平凡到随处可见,但那种蓬勃的生命力,让我第一次模糊地感觉到,我想理解它。这种理解本身的快乐,超越了一切分数和排名。”

接着,他又展示了几张图片,有第一次在野外进行田间实验的黝黑模样,有第一次在论文答辩会大胆发言的倔强模样,有第一次在国际会议上紧张发言的青涩模样......

“这条路当然不轻松。我们会遇到无数的失败,就像我最初尝试构建那个后来得奖的模型时,也不是一帆风顺,失败了好多次,也曾被同事否定。会有自我怀疑,会有孤独的时刻。支持我走下来的,不是‘我要拿诺奖’的野心——那时这听起来像个笑话——而是那种‘不甘心’,那种‘我想知道答案到底是什么’的执拗。”

“荣誉和头衔,是努力和运气带来的附加品,它们很重要,是对认真工作的认可。但它们不应是追求的终点。真正的灯塔,始终是前方未知的黑暗,是探索本身带来的智力上的愉悦和满足。”

他的话语平实,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只有坦诚的分享。

台下的学生们听得入神,仿佛跟着他的讲述,重新经历了一次从懵懂少年到科学顶峰的旅程。

最后的提问环节,气氛非常热烈。

有学生问他对国内科研环境的看法,有学生问他如何保持专注,也有大胆的女生问他成功的秘诀。

陆时羡笑了,认真回答道:“如果非要说秘诀,或许就是‘回到最初’。当你感到疲惫、困惑、被外界噪音干扰时,试着回想一下,你第一次被生物学的某种现象击中心灵时的那种悸动。”

“然后试着好奇地追随它,热爱地保护它......”

讲座结束时,掌声再次如同潮水般涌来,经久不息。

许多学生涌上台想要签名合影,他耐心地一一满足。

看着这些年轻的眼睛里闪烁的光芒,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时空曾经的自己。

诺奖和院士头衔或许能定义他过去的成就,但无法定义科学的未来。

他在现场说这么多,本就不是为了接受仰望和崇拜。

或许是为了点亮下一盏灯。

......

随着金陵大学之行的落幕,陆时羡也终于走上了回家的旅程。

因为在金陵逗留了不少时间,这一次回家不像过去回来的悄无声息。

说句好玩的,现在的他虽然还算年轻,但距离传奇也只差那最后一步了。

几乎全市的人都知道一位拥有诸多荣誉于一身的科学家回家过年了。

应付完从市级到村级领导的慰问,当他回到家的时候,迎接他的是陆家和夏家两个家族全体成员热情的接待。

“啊啊啊,老弟你总算是回来了,我来帮你提行李。”熟悉的声音瞬间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