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再一次提起这门亲事,蔡邕的眼神微微变化,脸上更是浮现出几抹为难之色。

不远之处,在窗外偷听的蔡琰,刚刚强行安定好那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此时再次不争气的扑通扑通乱跳起来。

赵信早就知晓,蔡琰在外面偷听,便扭头朝着窗户外望去。

透过那一道窗户缝隙,正好与蔡琰四目相对。

那一道极为锐利的目光,瞬间便刺中了蔡琰的心。

搅的她心乱如麻,面红耳赤。

赶紧扭过头去,不敢继续面对赵信。

蔡琰扭过头来,背靠着窗户窗户,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早就因为急促的呼吸,而上下起伏起来。

她轻轻的按住胸口,嘴里还在不断嘟囔着:“蔡琰啊蔡琰,你为什么要跑到这里来偷听?为什么一看到他就如此的害羞,你到底是怎么了?”

满脸羞涩之下,蔡琰哪里还敢再次继续逗留下去。

深恐别人看到自己这一副窘迫,捂着胸口,急急忙忙返回了自己的闺房。

大堂当中。

听到姚广孝之言,老头一番解释道:“继续打着马虎眼:“对于将军的诚意,老夫的确是感动万分。”

“将军乃是当南皮侯,领并州牧,我蔡邕只不过是闲云野鹤一个,蔡家小门小户的。”

“小女粗鄙,恐怕配不上侯爷。”

蔡邕眼下虽至并州,但却领着侍郎之职。

蔡家虽不是袁家、杨家那样的百年望族,然而蔡邕名满天下,眼光自然也是高人一等。

蔡邕口中这番配不上的话,很明显是在敷衍赵信。

甚至赵信都察觉到,对方话语当中,似乎还在暗讽他门第卑微之嫌。

毕竟赵信虽然身为祖龙后裔,然而赵家这些年以来,却不显山不露水的,给人一种小门小户的感觉。

赵信眉头紧皱,先前那一番和颜悦色的脸色,也逐渐收敛起来,冷哼一声。

“英雄不问出身,在我赵信这里,没有什么配得上与配不上的说法,本侯一概不论。”

“本侯既然与蔡公有言在先,而今本侯亲至,那令千金,本侯已经是娶定了。”

“本侯现在只问一声,本侯与令千金的婚事,蔡公究竟答应不答应。”

赵信言语冷漠,语气当中有一种不容拒绝的威严。

赵信的确是想利用蔡邕的声望,帮助自己招揽人才,扩充自己的影响力。

但是这并不代表,赵信要向蔡邕点头哈腰的低头。

蔡邕敢在自己的面前,炫耀他的出身,甚至暗讽赵信配不上蔡琰,赵信自然不会给老头好眼色。

赵信这一道命令式的冷漠言语,让蔡邕为之一愣,整个身体都下意识的颤抖起来。

不经意之中,老头只感觉自己后背发凉,一时之间,都有些手足无措。

大堂上的气氛,也随着赵信的强势,变得异常冷峻起来。

站在一旁的田丰,唯恐双方谈崩了,自家主公未能够的美人归,赶紧站出来劝说。

“主公不要误会,蔡公名满天下,乃是我辈楷模,必定是信守承诺之人,怎会失信于主公,更不会失信于天下之人。”

赵信暗自一笑,谁说田丰迂腐,这波红白脸唱下来,配合的天衣无缝。

蔡邕彻底沉默,脸色纠结。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放松下来,叹了一口气道:“老夫自然不是那种言而无信之人,既然答应了将军之事,老夫也绝对不会反悔。”

听到这里,赵信那严峻的表情,也逐渐放松下来。

旁边的田丰,眼见蔡邕答应下来,也是大喜过望。

正打算与几人商量着,如何迎亲之时,只听得蔡邕话锋一转。

“老夫虽然答应了这门婚事,然而小女愿不愿意嫁给侯爷,却还要看小女的看法,老夫不敢擅自做主。”

赵信眉头紧锁,心说:这老家伙果真是狡猾至极,绝对没有这么快答应下来的。

田丰急忙道:“自古以来,婚姻大事乃是由父母做主的,蔡公难道不能够替蔡小姐做主吗?”

“几位,有你们是有所不知啊。”

蔡邕接连摇头摇头,赶紧解释一番,

他说自家女儿蔡琰,从小就与其他的女儿家不同,都有着自己的主张。

若是蔡琰不愿意办的事情,哪怕是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强行为之,蔡琰也是抵死不从,不会听从自己的安排。

赵信这个时候算明白了,感情这老家伙压根就没想答应这门婚事,只不过是从踢皮球的方式,将决定权推到了他女儿身上。

一旁的田丰听到这里,也有些焦急了:“蔡公,你可是名满天下的大儒,话可不能这样说,你这……”

“元浩,你不必再说了。”

田丰还想继续说下去,却被赵信摆手打断。

嘴角当中撅起了一丝笑容:“本侯也明白,强扭的瓜不甜,本侯也不是那种强人所难之人。”

“既然蔡公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就请蔡公将令千金唤出,让本侯当面问一问令千金的想法。”

“若是令千金不愿意,本侯这就走人,绝不打扰,蔡公意下如何?”

一听到这话,田丰不禁大惊失色,急忙的眼朝朝赵信使眼色,想要让赵信收回刚才的话语。

眼下的情况已经非常明了,蔡邕压根就是瞧不起赵信,不想与赵信联姻。

那蔡琰身为蔡邕的女儿,自然是为其父之命是从。

只要是蔡邕同意,蔡琰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可蔡邕就在这里推脱,已然表明了他的意思。

对于田丰的示意,赵信却佯装不知,依旧是满脸的淡定。

站在一旁的姚广孝,也是带着几分笑容,一言不发,却是成竹在胸。

蔡邕自然是大喜,急忙唤来一名下人,让他们将蔡琰请过来,

心想着,只要等下自家女儿说不愿意,便能够将赵信打发走了,父女二人重返洛阳。

此时的蔡琰,才刚刚返回闺房当中,正在平复着那忐忑不安的情绪。

刚刚稳定不久,便有婢女前来,将大堂之事禀告。

“爹爹也真是的,这样的事情,怎么好让我一个女儿家家去的。”

听到侍女的报告,蔡琰忍不住抱怨一声。

婢女急忙解释:“都是那赵信逼迫的太紧,老爷看起来也是毫无办法可循的,所以才会让小姐出面解围的。”

蔡琰无奈,只好再次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往大堂。

蔡邕自然不会让赵信,轻而易举的与自家女儿见面。

当即便命人在大堂设置了一道屏风,将二人隔绝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