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季节西域正是最暖和的时候。

至少在这龟兹所在的塔里木盆地来说是这样。

可站在城墙上,扶澈还是感觉到了不安。

不安……很正常的感觉。

毕竟匈奴人这一次在冒顿的全力推动之下,投入的力量巨大。

“二十八万,好大的手笔啊。”

扶澈嘟囔着。

他也是刚刚得到的最新情报,是帝国在匈奴内部的细作。

二十八万人,都是匈奴精锐,尤其是其中八万血狼骑,更是冒顿直接掌握的匈奴最强骑兵。

扶澈是真的没想到,为了要自己的命,冒顿这是连血本都给压上了。

一时之间就连扶澈自己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郁闷。

不过被人重视的感觉,应该还是高兴的吧。

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这里是龟兹都城的城墙上。

此时此刻整个龟兹都城灯火通明,三万大秦最精锐的精骑和三万龟兹士兵,以及城内的百姓正在快速加固城防。

“城墙要加高!”

“雷石滚木都放在最容易搬运的地方。”

“城门要做好防火出来。”

“这壕沟的深度不够,来人再挖深一尺!”

……

各级军官正在不断督促手下的人。

准备的越是充分,他们能坚守的时间就越长。

在扶澈的命令下。

城墙被不断地加高,城墙之上堆积了无数的雷石滚木,城中的工匠也在夜以继日的制作箭矢以及各种守城的工具。

在城外,三条宽两丈,深一丈八的壕沟已经被挖掘出来,里面已经布置了各种各样的尖刺以及火油等东西。

上百名斥候被派遣出去。

随时侦查匈奴人的动向。

这样的准备扶澈已经持续了好几天。

但匈奴人前进的速度却远远没有扶澈所想的那么快。

“冒顿还是一日只前进百里吗?”

扶澈对麾下一名侍从问道。

“禀告大王,根据斥候的回报是的,匈奴人十分谨慎,每日只前进百里,但是根据斥候的分析他们好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侍卫说道:“大王,属下感觉匈奴人肯定是在做什么准备。”

“不用感觉,就是。”

扶澈皱着眉:“他在等援兵。”

“援兵?”侍从不解:“如今这二十八万匈奴骑兵已经是匈奴总兵力过半,再从匈奴内部抽调援兵,那匈奴可就完全不设防了。”

“不是匈奴本身的援兵,而是西域其他国家的援兵。”

扶澈说道:“匈奴在西域的影响力巨大,西域地域辽阔,也并非只有这三十六国那么简单,各种各样的仆从国很多,匈奴人不善攻城,但冒顿可以让这些被他控制的国家出兵,从而成为攻城主力。”

“这……”

侍从不屑一笑:“难道匈奴人认为,这西域国度的军队,能与我大秦精锐争雄不成?”

侍从看了一眼周围那些正在忙活的龟兹士兵,眼神中自然而然的透着一股不屑。

也并非是因为天生的傲慢。

而是这些龟兹军队的确不怎么样,训练不足,战斗力也不怎么样,要不是这一次龟兹被绑在了大秦的战车上,匈奴要灭了龟兹。

这些龟兹士兵绝对不会与大秦并肩作战。

可即便现在两军联合,这些人也未必能够成为多大的助力。

侍从眼中的不屑也是能理解的。

作为西域诸国当中,还算大国的龟兹都是这个样子,就更不要说其他国度了。

对于这样的敌人,这些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严格训练的大秦精骑还真的不放在眼里。

“冒顿自然不会这样认为。”

扶澈笑了笑:“但是咱们的人太少,凑个十万八万的持续不断地攻城,也能消耗我军锐气,乃至造成不小的伤亡,他的打算很明确攻城让西域诸国的人来,反正他们的命不值钱。”

“那匈奴人自己呢?”

侍从问道:“我军目前粮草还算充足,坚守三两个月不成问题,这些西域人想要破城很难。”

“匈奴人啊,简单,等着我们的援军到来。”

苏澈微微一笑:“围点打援嘛。”

“匈奴人的目标是我们的援军?”

侍从恍然大悟:“的确我们这三万人虽然精锐,可价值确实不算太大,仅仅只是因为大王在此,这冒顿才紧随其后的。”

“嗯哼。”

扶澈也有点无奈:“之前的药下猛了,原本这个人应该也不是这样想的,还是想以匈奴本部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但之前我们的伏击一口气干掉他五六万人,这么大的损失对于他来说也是肉疼的,所以才会有现在的小心谨慎。”

说白了就是被打怕了。

“大王,那我军现在应该怎么做?”

侍从问道:“我们可不可以对敌人再来一次突袭,匈奴大部队我们奈何不得,但那些仆从国的军队,以我军战骑的突击能力,根本不是问题。”

“不行。”

扶澈笑道:“匈奴人派出的斥候绝对比我们多的多,现在出去不超过百里必然被人家发现,机动作战失去了突然性,我军人数太少,有被围歼的风险。”

“那如何是好呢?”

侍从眉头紧皱。

“等着就行了。”

扶澈看着远方的旷野:“你要明白时间在我们这里,这一战的战场也绝对不仅仅是在这西域,向成为一名大将,目光不要局限在一地,要在整个战略全局看待问题。”

“属下受教了。”

“二十八万,这位匈奴大单于的胆子也真的大,东胡势力还没有被完全消灭,我燕赵大军尚且还集结在边境,这个时候揍你,你拿什么抵挡啊?”

扶澈冷笑:“先陪他玩玩吧,把冒顿牢牢的吸引在西域。”

身旁的侍从不由的打了一个寒颤。

有点冷。

……

大秦与匈奴接壤的边境线上,大量的军队正在行军。

王离统领的燕赵方向有接近四十万兵力,而在原上郡还有十余万军队也在赵旷的带领下向匈奴方向移动。

而在辽东方向。

一支五万人的大秦骑兵也已经与东胡残余力量汇合,双方加在一起数量不下于十三四万。

再加上生活在这边的扶余人数量更多。

扶余本就是东胡的盟友。

此时此刻一张总兵力接近百万的大网,已经向匈奴笼罩了过去。

……

河西走廊。

蒙恬正带领骑兵部队行军,他们的行军不算快,但也绝对不慢。

每一步都非常小心。

与此同时不断派遣斥候前出侦查,避免被敌人伏击的窘境。

蒙恬是清楚的,数日之前,赵王带领两万人伏击匈奴先头部队,杀敌五六万。

这绝对是非常大的战果。

敌人未必不会效仿。

如今赵王已经退守龟兹城。

他现在手中这十五万人是解决西域战事最关键的一支力量,绝对不能有失。

所以蒙恬宁可行军比较慢,宁可让赵王在西域多置身危险几天。

他也要小心谨慎。

这张给匈奴编织的大网,越晚被敌人所知晓,就越是能够达成最大的战果。

一战消灭整个匈奴,这不太可能。

但将匈奴的力量完全清除出西域,解决帝国在北方最为棘手的 边患。

蒙恬自信,这一战应当是可以做到的。

……

咸阳城。

扶苏依旧夜不能寐。

近百万的兵力调动,换做任何一个人心中都不可能当做没事发生。

扶澈从榻上下来,自有寺人给他披上一件袍子。

自顾自的走出寝殿,来到外面看向这夜色下的咸阳宫。

咸阳依旧平静,可整个边境已经是风云涌动。

“你说,这两次大战要是被先皇知道了会怎样?”

扶苏对身旁侍奉的寺人问道。

“这……小的不敢揣测先皇意志。”寺人连忙说道。

“算了。”

扶苏倒也没怪罪,只是自顾自的说道:“遥想先皇当年,即便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仅仅只是集结六十五万大秦锐士,在王翦将军的带领下灭楚,而如今寡人登基还不到一年,竟然已经在边地掀起两次大战,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所用兵力都超过当面灭楚大战,这算不算穷兵黩武呢?”

扶苏虽然不懂行军打仗,但是懂经济的。

这两次大规模用兵,并且间隔的时间仅仅只有一两个月,这其中的消耗,对于帝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原本统一六国之后,战事结束,帝国开始恢复经济。

各地粮仓渐渐地也开始丰盈起来。

但是始皇帝,修驰道,修长城,建阿房宫以及修陵对国库的消耗依旧极大。

再加上百越兵败,以及出击匈奴,国库并不充足。

如今连续两次大规模用兵,虽然其中一半的兵力和用度都从燕赵支出,可对于帝国的压力依旧极大。

但扶苏还是支持了。

“打吧。”

扶苏笑道:“还是赵王看的明白,现在不打,以后更不好打,现在把敌人打垮,日后帝国也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部。”

“赵王殿下说的有道理。”

寺人开口说道。

“哦?”

扶苏微微一笑:“看来你也很认同赵王说的。”

“不,属下只是赞同陛下说的。陛下认为有道理就是有道理。”

寺人连忙说道。

“呵呵……”

扶苏摇了摇头:“赵王比寡人优秀的多,实际上这个皇位应该是传给赵王的。”

“陛下……”

寺人连忙开口:“如此言语,不能说啊。”

“没关系,就在你身边说说。”

扶苏苦笑一声:“很多人不知,表面上看赵王是寡人一母胞弟,兄弟情深,在此前许多年来互相扶持,可实际上寡人对赵王是又爱又恨。”

寺人站在一旁听着,根本不敢说话。

“爱他,是因为他时寡人的弟弟,在寡人身边长大,也是寡人曾经最坚定的支持者,没有赵王或许寡人早就已经身首异处,如若当初先皇将皇位传给赵王,寡人不会有丝毫的不满,如今也是因为赵王的存在,这个皇位才能坐稳。”

扶苏有些无奈的说道:“可惜啊,先皇将皇位传给了不如赵王的寡人,恨赵王,军功武威远远超过寡人,让身为皇帝早早便有功高震主之虑,赵王越优秀,就越是映衬寡人的平庸,怎能不恨呢?”

“陛下慎言啊,如今赵王殿下如日中天,这要是传入赵王的耳中……”

寺人提醒:“赵王手中实力极强,要是赵王生了不臣之心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啊。”

“慎言?”

扶苏只是微微一笑,似乎不在意:“寡人说的这些赵王是明白的,不然赵王后为何会留在咸阳呢?赵王为何连一封书信都不给赵王后呢?我们兄弟情深,可如今身份变了,很多事情就不是寡人和赵王之间的兄弟情能决定的了。”

……

深夜少司命的房内依旧还点燃着灯火。

她不知道自家夫君现在怎么样了。

有些担心,但也没有询问。

这几个月的时间,她的生活始终平静。

偶尔进宫与皇后见面,大多数时候都是皇后在自顾自的说,而少司命很少开口。

或许皇后健谈的缘故,倒也没有冷场。

反倒是叮嘱了少司命许多女儿家在孕期的事情。

少司命的腹部已经明显隆起,月份已经不小。

最多三四个月,是男是女也就知晓了。

这一段时间,她和身边的绣娘学了不少,努力尝试着给未出生的孩子做一些衣服鞋子之类的东西,不好看,但也算是身为人母的心意。

风吹动着窗子。

少司命现在只知道扶澈在西域,正在进行一场大战。

如果可以她很想陪伴在扶澈的身边。

只可惜,身在皇家身不由己。

她留在咸阳就是对自家夫君最大的支持。

忽然室内的蜡烛被吹动。

少司命像是感觉到了什么,转头看向一旁。

抿着嘴唇没有说话,但是她知道在黑暗中有人来了。

“你的功力又有增长,比以前厉害多了。”

一个人缓缓从黑暗中走出,烛光映衬着她婀娜的身姿。

月神看着少司命:“你似乎不意外我的到来。”

少司命只是看着月神,没说话,也没什么好说的。

“你母亲很担心你。”

月神开口:“你现在走的路和她当年一模一样。”

“不一样。”

少司命说道:“大王不是我父亲。”

“没想到你还记得。”

月神似乎有些意外:“但为了你和孩子,他会做什么选择,你清楚吗?”

少司命沉默。

但很快,她的嘴角似乎出现了三分笑容。

“于大王,我和孩子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