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从土里钻出的小子个头不高,身手却极为灵活,眨眼间便要消失在森林之中。
池天悯从他身上没有感受到灵气的波动,他是纯粹依靠肉身力量,便到达这样的速度。
他的速度不慢,但相较于池天悯来说,便算不得什么,池天悯甚至不用绝技,便可以稳稳的跟在他后面。
那人显然也发现池天悯在跟着他,他突然提速,并且想要借助地势,将池天悯甩开。
然而在绝对的压制面前,他的计谋并没有得逞,池天悯始终不紧不慢的坠在他的身后。
又跑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那人停下脚步,道:“我好心提醒你,你可别害我啊。”
“嗯?我只是想加入你的部落,怎么会是害你?”池天悯疑惑。
“谁知道刚才你斩杀的獠牙朱厌背后是什么样的存在,某些强大存在,可是有特殊手段,可以追踪到杀害自己血脉之人的位置。”那人没好气道。
这种手段池天悯也是知晓,现实世界某些神境妖兽,也具备这样的能力。
但他不认为刚才那只獠牙朱厌背景有这么强,它的实力,不匹配这样的身世。
“安心啦,如果它真是有很强力的长辈,此刻早就追过来了,这么长时间都没动静,没事啦。”池天悯安慰。
那人被池天悯的话说服,心中安定下来,道:“你这么厉害的高手,跟着我想要干什么?”
池天悯刚才一刀便把獠牙朱厌给结果了,这样的实力,哪怕是在自己的部落,也是顶尖的存在,何况他还如此年轻。
“我说了呀,我想加入你的部落,我的部落被一场洪水吞没,我现在是独身一人,想要加入一个部落获得庇佑。”池天悯半真半假道。
在这个时代,人族之间都是抱团取暖,没有那么多尔虞我诈,所以对方轻易的便相信了池天悯的话。
“既然如此,那你便跟着我吧,我们部落不远。”那人说完便继续赶路。
池天悯一边跟在他身后,一边问:“你叫什么名字?我总不能叫你喂吧?”
“我叫尧瑜,你叫什么名字?” 尧瑜说了自己的名字。
池天悯将他的名字告知,并与他闲谈起来:“你跑的很快嘛?是怎么修炼的?”
池天悯现在可以确定,尧瑜并没有依靠灵气,但他的速度,很快。
“嘿嘿,我可是通过了风蚀之地外围的历练,同辈之中,我跑的最快。” 尧瑜难掩骄傲,毕竟还是少年人。
池天悯并不知晓风之谷到底是什么地方,不懂就问:“风蚀之地历练是什么?”
尧瑜停下脚步,神色复杂的看着池天悯,道:“你没有去过风蚀之地?那你为何跑的比我还快?”
“我的部落很小,与外界隔绝,所以很多消息我都没听过,至于我跑的快嘛,机缘巧合,吃过某种药草。”池天悯继续忽悠。
在这方秘境,奇遇并不少见,所以池天悯的话并没有让尧瑜起疑。
在回部落的路上,池天悯从尧瑜的口中打听到,尧瑜所在的部落是依靠修行肉身提升自己的实力。
他们并不会运用灵气,锻炼肉身的方式也是匪夷所思。
池天悯的肉体能够如此强大,依靠的是药神各种珍贵的灵药浴体。
虽然在此过程中池天悯承受了不少的痛苦,但与尧瑜部落炼体方式比起来,就真的小巫见大巫了。
从简单的交流中得知,他们部落炼体的方式,就是拿命去扛。
比如为了提升对火的抗性,他们会穿着特制的衣服,跳到岩浆里面,去增强抗性。
据说练到最后阶段,需要赤身裸体的跳入岩浆,接受岩浆的洗礼,才算大成。
再比如尧瑜所说的风蚀之地,那里常年存在着凌厉的罡风,那罡风可以轻易将人撕裂成碎片。
而他们的修炼方式便是进入其中,一方面锻炼速度躲避罡风,另一方面则是承受罡风的切割,增强肉身抗性。
这种修炼方式简单粗暴,而且危险性极高,稍不注意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为了在这危险的世界存活下去,他们又不得不如此,不然面对天灾人祸,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池天悯跟着尧瑜来到了他的部落。
部落位于山坳之中,四周被巍峨的山峦紧紧环绕,这些山峦峭壁如削、高耸入云,哪怕是擅长攀爬的妖兽也难以攀登,为部落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天然屏障。
山壁之上,岩石嶙峋,藤蔓缠绕,偶尔有几声山鹰的长啸划破寂静,更添几分野性与神秘。
而在这一切的环绕之中,只有东侧一条狭窄而曲折的小径,如同大自然的恩赐,成为了部落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
这条通道两侧同样是峭壁林立,仅容一人通过,易守难攻,使得部落如同一座孤岛,静静地漂浮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穿过小径,通过部落简单的防守,进入部落,部落景象映入眼帘。
部落房屋大多采用木材和茅草搭建,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
墙壁则是用粗大的原木交织而成,缝隙间透出斑驳的光影,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既显得质朴无华,又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之美。
在部落的边缘入口处,还散落着一些用石头堆砌而成的简易防御工事,这些防御工事可以抵御寻常的妖兽入侵。
这可真是一处得天独厚,适合生活的场所,除了天上飞行的妖兽,其他妖兽难以侵入,危险性会降到最低。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这个部落的规模很大,放眼望去,足足有数百栋屋子,人数应该上千。
部落之中不时也会有外面的人加入,所以对于池天悯的到来,没有人表现出诧异。
在这个时代,守望相助才是长久之道,妖兽的捕猎已经让人族难以招架,人族之间根本不存在战争。
尧瑜将池天悯带到族长面前,池天悯将应付尧瑜的说辞一讲,族长没有多问,便让他跟着尧瑜,熟悉部落。
尧瑜是个热心肠的小伙子,不然他也不会提醒池天悯危险。
部落中空着的屋子不少,哪怕部落相对安全,但外出狩猎,牺牲的人也不少,屋子总有空余。
尧瑜给池天悯选了一个离他最近的屋子,池天悯便算是在部落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