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说话呀!急死我了。”田小雅见堂妹并未急着回答自己,只顾逗弄小女儿,终于忍不住,又一次开了口。
小溪瞥了一眼迫不及待的堂姐,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
“此事还得从两日之前说起……”
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田小雅忽地笑了起来,“堂妹,你有所不知,那几人刚刚挑着喜饼离开,就和我们隔壁铺子的东家夫人撞了个正着,恰好同那来你铺子订礼盒之人沾亲带故,便打开礼盒看了看,谁承想,一眼就被那小巧精致的喜饼所吸引。
她跟我讲,下月初八,家中的小儿子要订亲,如果价格能再便宜些,就在你这铺子订喜饼了。”
小溪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第二单生意找上门来。心中自是欢喜,只是一想到对方要讨价还价,便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堂姐,不是我不肯让价,而是你不晓得,做这喜饼的成本可不低,我也不过是赚点辛苦钱罢了。
这样吧!你回去就跟她说,看在你们是邻居的情分上,若是不需要礼盒,就二十四文每斤。其他的,真的没法再便宜了,毕竟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我总不能做赔本的买卖,怎么着也得挣点。”
田小雅心里清楚,堂妹并没有信口胡诌,毕竟面粉的价格在那摆着呢,再加上馅料和人工成本,估计卖一斤喜饼,最多也就赚个三五文钱。这点蝇头小利着实算不得多。
“行,等我回去就跟她讲,要是她还嫌贵,那干脆去别家铺子买,估计转一圈下来,还是你家的最便宜,最后还得回来。”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虽然一百斤喜饼才能赚几十文,但积少成多嘛,她回去以后,一定要尽力促成这单生意。
“堂姐,快来尝尝我制作的喜饼,味道如何。”小溪将试吃所用的盘子,轻轻地摆在了堂姐面前。
田小雅随手扎了一块黑芝麻馅的喜饼,慢慢地咀嚼。又香又软,甜而不腻,满口都是浓郁的芝麻香。
“堂妹,你这喜饼做得当真不错,比祖母做的还要更胜一筹呢!”
小溪连连摆手,“堂姐,你就别拿我开玩笑了,祖母做的喜饼,我可是品尝过的,那可是堪称一绝,比我做的好吃太多了。只不过,我们俩做的喜饼口感恰好相反罢了,我的是绵软,她老人家的是酥脆,酥得掉渣的那种。”
祖母年轻时,厨艺特别好,渐渐声名远扬。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会请她过去掌勺,这喜饼的做法,也是她从一位老师傅那里所学。
几个堂哥堂弟订亲时的喜饼,皆出自她老人家那一双巧手。
小溪深知自己的手艺与祖母相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自己做的喜饼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主要还是胜在舍得用料,从不以次充好。
“你和祖母做的喜饼,只能说是各有千秋,不过,我对这种又香又软的喜饼还是蛮喜欢的,相信用不了多久,会有更多人知晓你家卖的喜饼味美价廉,生意自然也会越来越好。”
堂妹从小到大,吃尽了苦头,如今终于苦尽甘来,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田小雅打心眼里为她感到高兴,心中满是欢喜。
小溪满脸柔和,微微一笑,“但愿如此吧!”
她不敢说自己做的喜饼是最好的,却可以保证货真价实,真材实料,而不像某些人那样,用料吝啬,或是偷工减料,从而影响了喜饼的口感。
“堂妹,我听文俊说,田小蕊和姚大郎闹别扭了,一怒之下跑回了娘家,眼巴巴地等着男人去接她。结果,一连两日,连对方的影子都没瞧见。
最后,也不知是何缘故,竟然和二叔大吵了一架,自己灰头土脸地抱着孩子回去了,而且啊!她又有身孕了。
在我看来,她简直就是个作精,人家姚大郎能看上她,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可她却不知足,长此以往,那个家非得被她搅散了不可,到时,她肯定会后悔。”
她自幼便对田小蕊心怀厌恶,虽说二人皆是堂妹,但待遇却有着天差地别。
见到小溪时,总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可轮到田小蕊,却永远只有冷若冰霜的脸色,哪怕她上赶着同自己打招呼,田小雅也会佯装充耳不闻。
“哦?前些日子,我倒是在铺子里遇到了他们夫妇。”
小溪万没料到,姚大郎那个看似忠厚老实,宁愿让老娘伤心,也不舍得让田小蕊受半句斥责的男人,竟然会和她争吵,着实有趣。
“去你铺子干啥!借钱,还是找茬?”
闻听此语,田小雅的眼睛瞬间瞪得如铜铃一般,满脸惊愕。
“都不是,她小叔子不是在我铺子里做事吗?是去找他们的,不过,听闻兄弟俩竟然大吵了一架,姚大郎甚至为了田小蕊,直接跟亲弟弟断绝了关系,扬言以后见面便是路人。
我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吵完了,事情的起因,也是相公从伙计那里听来的,然后转告于我。”
听到这番话,田小雅惊得目瞪口呆。
“天哪!这姚大郎当真是爱惨了田小蕊,否则,绝对干不出这种事来,既然如此在乎,又为何争吵呢!我真是想不明白。”
小溪也点头称是,“可不是嘛!我都有些羡慕她了呢!竟然能将男人迷得神魂颠倒,以前我还觉得她愚不可及,也不知从何时起,竟变得如此厉害。”
田小雅噗嗤一声,就笑了,“羡慕她找的男人容貌不及妹夫英俊?羡慕他们家条件不好?还是羡慕他同田小蕊吵架?能同怀孕的媳妇吵架,我觉得这人就不咋地。
妹夫已经很优秀了,不但对你言听计从,更重要的是,他对你的疼爱简直深入骨髓,为了让你和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每日在外奔波劳碌,还买了那么多下人,伺候你和明轩婉宁,唯恐你累到,这样的男人,可是打着灯笼都难寻。
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田小蕊羡慕你还差不多,你儿女双全,妯娌和睦,亲如姐妹,公婆待你也如亲生女儿一般,还有个宠你的大姑子。
你看有几个像她那么好的姑姑,别人暂且不说,单说我自己,成亲多年,给侄儿买衣裳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毕竟我也得过日子,也有孩子要养,哪有多余的银两,为侄儿添置衣裳。
再看看你那个大姑子,即使自家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却在得知你针线活不佳后,每年都不辞辛劳地为你和孩子们做衣裳,这份情义实在是难得一见,你可得好好珍惜,莫要辜负了对方的一片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