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阿哥的满月宴后几日,令嫔、舒妃同时被诊出身孕。

舒妃作为宫里为数不多的出身满洲的女子,一朝有孕,很是安除了富察家一脉的满洲贵族的心。

太后逗着乖巧的五阿哥,听闻舒妃有孕,那是什么心思也不敢有,命人各送了赏赐去储秀宫和永寿宫后就不管了。

意欢和如懿一样,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又比如懿清高冷傲些。

不爱和嫔妃来往,眼里也看不见其他人,好似自己是那不染的莲花,旁人都是池子里的污泥似的。

自如懿被迫闭宫后,她更是不爱出门了,只觉得这宫里污浊,容不下真心的人。

如懿和凌云彻的事被曝出来后,意欢本是不信的;

可如懿此地无银的态度让她迟疑了。

难道娴常在真的背叛了皇上吗?

这种念头一出,意欢对如懿的感观迅速变差。

即便如此,她也还是看不起这满后宫的女人。

都是为了功名利禄,她与她们,实在不是一路人。

阿龙还是很喜欢她的颜值的,闲来无事尝试过开导她。

不过她显然听不进去;又有琅嬅上眼药,阿龙干脆就放弃了。

自己玩去吧。

琅嬅平生最讨厌的就是如懿那样的清高做派;意欢这如出一辙的性子把琅嬅好不容易平和的心又给掀起波澜来。

自如懿闭宫不出后,她好久没见到过这么…清奇的人了。

这人还总爱用一种看可怜人的眼神看着她,谁能喜欢啊?

她才是阿龙的妻子,地位尊贵稳固,用得着别人可怜?

意欢一朝有了身孕,琅嬅也没苛责,按照规矩赏下去了,婉婉那倒是重了几分。

这一年宫里也来了一位巴林氏的小公主,阿龙直接封了颖贵人,塞进咸福宫里和恪贵人做伴。

有一天当阿龙批了满满一桌子的奏折,坐着龙辇走在宫道上时,累得眼冒金星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名场面:

“我不高兴,就是蒙古四十九部不高兴”

再一看对面,是大着肚子的婉婉。

婉婉好像看见他了,顿时露出一副委屈巴巴的小表情。

阿龙看得真切,心里明镜似的。

等问清了缘由,原来是颖贵人自持身份,不好好行礼就算了,还阴阳怪气婉婉出身低微、攀图富贵。

阿龙:嗯?

不是,他都把皇宫清洗了这么多遍了,怎么还有漏网之鱼呢?

琅嬅把后宫管的井井有条的,到底是谁还有闲心蛐蛐别人啊!

不到一个时辰,来龙去脉就呈到了阿龙的案前。

阿龙:…

阿龙直接把颖贵人打发到了储秀宫里。

这宫里除了意欢,也没人那么高高在上看不起婉婉了。

阿龙现在可喜欢婉婉了,又漂亮又嘴甜,关键是有上进心,他和琅嬅现在就当养女儿一样养她。

婉婉很感激阿龙为她出头,如今看着阿龙的眼神里,倒是多了些情义。

舒妃对颖贵人的到来倒没什么想法;虽然有些不悦,不能自己独居一宫,到底还是把东配殿也收拾了出来给她住。

颖贵人愤愤不平的收拾了包裹住进储秀宫;觉着丢脸,抱病了好些日子没去请安。

等她平复心情再去请安时,恰好碰上了抱着儿子进宫来的和敬公主,遂上前打招呼。

璟瑟从小妈婉婉那听了一嘴的抱怨,对这个蒙古来的庶母一点好感都没有。

璟瑟照规矩懒散的行了晚辈礼,在颖贵人想说些什么的时候一扭头,抱着儿子风风火火的走了。

颖贵人的侍女有些气愤,她随了自家主子,把自己看得太高了。

颖贵人本也是生气的;可听着自家婢女的话,联想到和敬公主乃是蒙古儿媳,还是最富饶的科尔沁的儿媳,瞬间,她灵光一闪,明白了什么。

颖贵人原本直挺的背松懈了下去,脸色也变得苍白。

她好像,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有多蠢了。

难怪皇上不顾巴林氏的军功,也要将她塞去储秀宫,扔在舒妃手下。

蒙古并非巴林氏一家独大,最强大、富庶的科尔沁都不敢扬言自己能统帅蒙古呢。

她怎么敢说出那样的话?

她好似有些张狂了。

皇上是真不把蒙古放在眼里啊。

自此,颖贵人安分的缩在储秀宫不出头,永寿宫那也送去了赔礼,再不敢把蒙古四十九部什么的挂在嘴上。

意欢和婉婉前后脚生下了十一阿哥和五公主;

阿龙也不吝啬,给人各赐了贵妃分例和妃位分例。

如今贵妃、妃位空缺,嫔位上的人卯足了劲想往上冲一冲,养心殿养着的波斯猫都胖了一圈。

等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六公主都出生后,阿龙觉得是时候该大封后宫了;

于是大手一挥,将令嫔、婉嫔、庆嫔都升到了妃位;颖贵人、恪贵人升为嫔,余下的常在答应什么的都各升一级,贵人就多赐一份分例。

大封后宫,除了琅嬅不喜的舒妃和讨厌的纯贵人,还有翊坤宫的如懿,全都有份。

后宫人人喜气洋洋,如懿则是默声站在宫墙内,静静听着远处时不时传来的喜乐声。

她被遗忘在翊坤宫里许多年了;久到琅嬅都忘了磋磨她,只有令嫔还一如既往的“念”着她。

如懿有些恍惚,如今是什么时候了?

她不清楚,因为翊坤宫里全是被琅嬅和婉婉换过的哑奴,根本没人和她说话。

如懿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落得现在的境地;如果是阿龙真对不起她也就罢了;偏偏她也有错,她不知该怨阿龙心眼小,还是该恨自己那时多此一举。

如懿可不在任务之内,阿龙也没特意苛责她,像这种阖宫欢乐的喜事,甚至还每宫都多发了一层分例。

可架不住她仇人多;琅嬅就不说了,她已经next level了,不屑于在这种小事上做文章,只是时不时松松手漏进来一些乌拉那拉家的信件,再派太医好好给她调养,千万千万长寿的活着,看她琅嬅幸福后半辈子;

婉婉可没那么大的气量;只要如懿不好过,她就好过了。

什么攻心啦、毒心啦,婉婉玩得可溜。

如懿煎熬了十多年,终于在听闻阿龙退位给十阿哥时,坚持不住,油尽灯枯。

阿龙听了直皱眉,怕她在新皇登基的大好日子里寻晦气,专门给她用了好药吊着。

至于想见他一面,那是想都不要想。

见他还能做什么?

重温旧梦吗?

那是她以为的旧梦,就别揪着不放了。

还是来一出断发?

如懿等啊等,始终等不来那抹日思夜想的身影。

在新皇登基的半个月后,不甘的咽了气。

请示过阿龙后,新皇将如懿等追封为嫔,送进了当年那位景仁宫皇后的陵穴中。

姑侄二人,兴许能在地府中相遇呢。

阿龙照着剧本,做着明君,该打仗打仗,该改革改革,向原剧那样议和二嫁公主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在十阿哥长大前,玉氏、准格尔、东瀛全都被灭成了地名。

十阿哥长成后,阿龙迫不及待的传了位,抽身做了万事不管的太上皇,避免了变成历史上所有长寿皇帝的模样。

后世人常感叹,乾隆皇帝当真是皇帝中的奇人也;打下一片海晏河清的江山后,居然能毫不留恋的抽身离去,皇权过渡的如此平稳,稳到不像是有皇位继承,而像是普普通通给孩子送了份家业。

而他自己当了十多年的太上皇,真的不曾插手过政事;与富察皇后夫妻情深,更是一前一后相随而去。

不过也有人说,这何尝不是因为永珺皇帝出生的时间刚刚好呢?

那时的皇帝四十来岁,不年轻了;已经丧过了两个嫡子,对这此生唯一的嫡子自然疼到了骨子里;

还有人说,永珺皇帝前无优秀的兄长,后无追赶的弟弟,他作为一群矮子里的大高个,自然更适合当储君。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千人千面。

但是,阿龙的明君形象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