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透过璀璨娱乐艺人公寓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菱形的光斑,光斑随着云层的移动缓缓变幻着形状。
邓高飞站在客厅中央,指尖划过智能屏上滚动的评论,屏幕边缘的金属边框反射着柔和的光线。
屏幕里正循环播放《星际穿越》的终极预告片。
黑洞边缘的吸积盘如同燃烧的光环,每一缕光带都在缓慢流动,宇航员在零重力环境下翻转的身影轻盈而坚定,宇航服表面的反光随着动作不断变化,正是他饰演的库珀。
“邓哥,您看这转发量,已经破三千万了!”经纪人小周举着手机冲进来,额前的碎发因为跑动微微汗湿。
屏幕上的热搜词条#邓高飞星际穿越#后面跟着鲜红的“爆”字,数字还在不断跳动。
“海外论坛都在讨论您那句‘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有博主逐字分析您的语气停顿,说‘这台词功底,不愧是谭越选中的人’,下面附和的评论都过万了。”
邓高飞的目光停留在预告片结尾的演职员表上,“主演:邓高飞”几个字被星光特效环绕,字体随着宇宙背景缓缓旋转。
他想起一年前,自己还在小剧场跑龙套,那个剧场的舞台地板有些松动,每次踩上去都会发出吱呀的声响,手机里存着的信息大多石沉大海,偶尔收到的回复也只是“您不太符合我们的要求”。
试镜那天,他在璀璨娱乐总部的走廊里看到了谭越的作品墙。
《肖申克的救赎》的经典海报被装裱在深色相框里,海报上的监狱铁丝网仿佛能透出冰冷的气息。
《泰坦尼克号》的片场花絮照里,谭越正蹲在冰面布景前和演员说戏,脸上沾着些许人造雪花。
《阿甘正传》的道具跑鞋旁边放着一张照片,是电影里阿甘奔跑时的经典画面
……
每一部都在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被不同国家的观众反复解读,成为跨越文化的共同记忆。
“谭总说,您身上有种‘被时光打磨过的韧性’。”
小周的声音拉回他的思绪。
智能屏上开始播放谭越接受采访的片段。
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邓高飞?
谭越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坐在堆满书籍的书架前,笑着说:“好演员就像深埋的钻石,需要有人拂去上面的尘埃,我只是碰巧挖到了而已。”
拍摄时的记忆突然涌来。
为了模拟宇航员的失重感他在水下吊威亚练了整整两个月,每次从水里出来,身上的皮肤都被泡得发白。
为了一句台词的语气,谭越陪着他在录音棚待到凌晨三点,反复比对《阿甘正传》里那种朴素却坚定的表演节奏,连录音师都打趣说“你们俩比科学家研究数据还较真”。
“邓哥,有个导演想要找您拍戏。”
邓高飞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璀璨娱乐总部的玻璃幕墙。
“等电影上映再说吧。”
邓高飞继续轻声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剧本封面,布料的纹理带着细微的触感,“谭总说,作品才是演员最好的名片,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
这时,智能屏突然推送一条新闻:《好莱坞名导巴特利特?科林新片定档元旦,全球同步上映》。
标题用加粗的黑色字体显示,格外醒目。
邓高飞的眼神沉了沉。
小周已经紧张地点开详情页,手指滑动的速度都快了几分。
“他居然选了和我们同一天!这明摆着是冲着《星际穿越》来的啊,您看这宣传语,‘年度最硬核科幻巨制’,这不是针对我们是什么?”
......
洛杉矶的日落将太平洋染成熔金,海面波光粼粼,像铺满了无数碎钻。
巴特利特?科林站在马里布海滩的别墅露台上,手里捏着一杯冰镇威士忌,冰块在杯中缓慢融化,发出细微的声响。
助理刚把《星际穿越》的预告片投映在巨大的水幕上,黑洞吞噬光线的特效在浪花上破碎又重组,像一场流动的幻梦,随着海浪的起伏不断变幻形态。
“切了吧。”科林不耐烦地挥手,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烦躁,水幕瞬间暗下来,只剩下海浪拍打礁石的声响,规律而单调。
“谭越这几年的作品影响力太惊人了。”助理递过来一份报表,纸张微微发颤,上面罗列着谭越的作品列表——《肖申克的救赎》被二十多个国家的电影学院列为教材,教授们在课堂上分析其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
科林将酒杯重重放在栏杆上,酒液溅在昂贵的休闲裤上,留下深色的痕迹,却毫不在意。
“《肖申克的救赎》复刻监狱片的经典框架,不过是加了点东方人的隐忍;《泰坦尼克号》靠灾难场面博取同情,爱情故事老套得掉牙;《教父》更是直接借鉴黑帮片的叙事逻辑——他懂什么叫原创性突破?不过是运气好,赶上了市场需要新鲜面孔的时候。”
助理小心翼翼地说:“可《星际穿越》的特效团队……听说用了全新的引力模型,连 NASA的科学家都公开称赞其严谨性,说达到了科研级别的水准。”
“科学家懂什么电影语言?”科林冷笑一声,嘴角的肌肉扭曲着,抓起平板电脑翻出自己新片的海报。
爆炸的飞船残骸在火星表面燃烧,火焰的颜色鲜艳得有些不真实,标题《红色星球》用加粗的字体印在中央,背景是红色的星球表面,“我花了三亿美金,请的特效团队,论工业水准,谭越连提鞋都不配。他那点所谓的自主研发,不过是在别人的技术基础上做了点皮毛改动。”
他的目光落在屏幕上谭越的照片上。
那个三十多岁的东方导演,穿着简单的黑色衬衫,笑容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锐气,眼神清澈而坚定。
“进度怎么样了?”科林突然问,语气里带着焦躁,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栏杆。
为了赶上元旦档,他把原本六个月的拍摄周期压缩到三个月,演员的台词全靠提词器,有时候甚至直接后期配音,外景镜头依赖后期合成,很多场景都用了绿幕,连配乐都直接挪用了自己十年前的库存素材,完全没心思创新。
“还有最后三组火星沙尘暴的镜头没渲染完,”助理的声音带着哭腔,眼眶红红的,“特效总监说太赶了,粒子密度的参数容易穿帮,现在改已经来不及了。”
“穿帮?那就让谭越的电影替我们挡枪!”
科林猛地转身,眼底闪烁着疯狂的光,额头上的青筋微微凸起:“放出消息,就说我们的《红色星球》才是‘真正的硬核科幻’,是对太空探索的真实还原,顺便提一句,谭越的《星际穿越》不过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家庭伦理剧’,科学设定漏洞百出。”
他走到露台边缘,望着远处好莱坞山上的标志,那里的字母在暮色中泛着白光,像一个个冰冷的嘲讽。
“我要让全世界看看,谁才是太空题材的王者。”科林的声音被海风卷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谭越不是擅长用情感共鸣打动观众吗?我就在他最得意的领域撕碎他的光环,让所有人知道,华国电影人永远只能跟在好莱坞身后亦步亦趋,根本没有引领潮流的能力。”
......
谭越的办公室里,陈晔正将一份全球市场分析报告放在桌上,动作轻缓,生怕打扰到正在思考的谭越。
文件袋上印着《星际穿越》的 logo,一个简约而富有设计感的黑洞图案。
“科林的《红色星球》定档元旦了。”陈晔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空气,“他们的宣传通稿里,三次提到您的名字,措辞都带着明显的挑衅,说‘有些导演不该跨界拍科幻,还是安安分分拍自己擅长的题材比较好’。”
谭越翻开报告,指尖在“北美市场受众画像”一栏停顿,那里详细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观众对科幻电影的偏好。
窗外的夕阳正照在他身后的书架上,那里整齐排列着他执导过的电影剧本。
从《肖申克的救赎》泛黄的初稿,纸页边缘有些卷曲,上面有咖啡渍的痕迹,到《星际穿越》还带着墨香的终稿,装订精致,见证着他从崭露头角到成为国际影坛标杆的历程。
每一本都承载着无数个日夜的心血。
“意料之中。”谭越的语气很平静,仿佛早就预料到这一切。
“技术组说,《红色星球》的预告片里,火星重力参数错得离谱。”陈晔递过一份对比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两组数据,“我们的物理顾问说,按他们那个设定,宇航员走路会像在月球上一样飘,完全不符合火星的重力加速度,这是个很低级的错误。”
谭越笑了笑,拿起桌上的青瓷杯,杯身上的冰裂纹路在灯光下格外清晰,里面泡着的龙井正散发着清香,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
“不用理会。”
谭越忽然想起什么,对陈晔说:“把邓高飞的片酬再提一级,按一线演员的标准。”
他翻到报告的最后一页。
上面贴着邓高飞在片场的照片穿着厚重的宇航服。
在四十度的高温里一遍遍走位,脸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后背的汗水浸透了戏服,紧紧贴在身上。
“他值得,这几个月他付出的努力,远超这个酬劳。”
陈晔刚走到门口,就听见谭越补充道:“告诉宣传组,把《星际穿越》的科学设定解析再做详细点,从黑洞的形成原理到虫洞的理论依据,都解释清楚。”
谭越的声音透过门缝传来,带着一如既往的笃定,“好电影不怕比,真金从来不怕火炼,观众有自己的判断。”
......
邓高飞在公寓里收到了谭越发来的消息:“明早九点来公司看最终成片。”文字简洁明了,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指尖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起身走到阳台,望着城市夜晚的灯火,星星点点,像落在地上的星辰。
远处的广告牌上,《星际穿越》的海报正与《红色星球》的巨幅宣传画遥遥相对,像两颗即将碰撞的星辰,散发着各自的光芒。
手机里弹出小周发来的新闻,标题写着《科林:谭越的科幻电影缺乏工业根基》,下面的内容极尽嘲讽。
邓高飞的手指在屏幕上停顿片刻,最终还是关掉了页面,将手机揣回口袋。
他想起谭越在片场说过的话:“票房和评价都是暂时的,像天上的云一样会飘走,只有留在观众心里的故事,那些能引起共鸣的情感,才是永恒的。”
......
第二天清晨。
邓高飞走进璀璨娱乐的放映厅时,谭越已经坐在第一排,面前放着一杯热茶,雾气袅袅。
放映厅的灯光很暗,只有屏幕散发着微光。
银幕上正在播放《星际穿越》的成片,库珀穿越虫洞的画面美得让人窒息,光影变幻莫测,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个神秘的宇宙空间,当那句“爱是唯一能穿越时空的力量”响起时,邓高飞看到谭越的嘴角,扬起了一抹熟悉的微笑,眼里闪烁着满意的光芒。
放映结束后,灯光亮起,谭越转过头,目光落在邓高飞身上,眼神里带着询问:“感觉怎么样?”
邓高飞的喉结动了动,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激动,有感慨,最终化作一句真诚的话:“谭总,这部电影……会被记住的。”
他能感受到,这部电影里蕴含的力量,那种对未知的探索,对亲情的珍视,一定会打动无数人。
谭越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适中,带着鼓励。
窗外的阳光穿过玻璃,在两人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两条并肩前行的路,坚定而有力。
“元旦那天,”谭越的声音里带着笑意,眼神明亮,“让科林看看,华国电影人的星空,有多亮。我们不仅能照亮自己,还能为世界影坛带来不一样的光芒。”
距离元旦还有三十天,一场横跨东西半球的电影较量,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却也充满了期待。
而属于谭越和璀璨娱乐的星辰大海,才刚刚迎来最壮阔的浪潮,前方的路或许有风浪,但他们早已做好了准备,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