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嗯?

听到范增的话之后,项梁心中一动,当即又马上问道,“不知范兄此言,乃为何意?”

他说什么,从怀王开始……

难道说,他的意思,是想要找一个怀王的后代宗室,来成为新的楚王吗?

“将军,我的意思是……”

范增说道,“老夫我且觉得,不如,就挑出一人来,让其以怀王的名义,从新让楚国的百姓,反抗秦人,如此,才是最好的。”

“选出一人来,以怀王的名义?”

项梁听了,马上说道,“老兄啊,如今,怀王的子孙,早就没多少踪影了,就算是有些人还在,但,只怕也是被迁入了关中了……”

没错,从怀王开始到现在,也都一百年了。

虽然说,怀王的子孙的确是不少,甚至还有一些人,都成了秦国人了。

没错,秦国人,可不是楚国被灭了之后的秦国人,而是在楚国灭亡之前,楚怀王的子孙们,就已经在秦国关中,生根发芽了。

但……

在关外的怀王子弟,现在多少都有点难以寻觅了……

至少,嫡系是找不到了。

“哎,将军,您且是误会了我的意思了。”

范增一笑,这才又说道,“老夫的意思是,找出一个人,以怀王的名义就够了,此人,是怀王的子孙,那是最好,不是,倒也无妨。且,是不是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大家都看到,是有这么一个人的。”

嗯?

听到范增这一句话之后,项梁大约也猜测到了他的意思,“兄长的意思是,找出这么一个?”

“是也,找,就找的出。”

范增笑道,“此人,更是可以近在咫尺。”

什么?

还近在咫尺?

听到范增的话,项梁当即一笑,“范兄,你说的,难道就是景驹?”

“可以是他,自然,也可以是别人。”

范增语重心长的说道,“将军,为今之计,是要给所有的楚国人,都明白一件事,都看到一件事,那就是,将军您是一心一意想要光复楚国的社稷的,而最能让他们产生认同的,自然就是怀王之后。天下人,如果看到将军这样的行动,自然是会愿意支持您的,毕竟,怀王之遗憾,就是我楚国最大的遗憾啊……”

嗯?

这倒也是……

听到范增的话之后,项梁也是重重点头,深以为然。

没错,在楚怀王之前,楚国经历过了对吴越之地的征服开拓之后,国力空前。

虽然是国内大族们的势力依旧庞大的很,但,楚国还是可以以王室的名义,还有国家利益这些,来驱动公族们一起对外扩张的。

那个时候,秦国远没有后来那么强盛,更是在眼皮底子下,被楚国人盯着,每天都虎视眈眈的。

毕竟,关中距离汉中,实在是太近了。

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楚国的强盛会更进一步的时候,就发生了楚怀王被掳掠到秦国的事情。

其实,倒也不算是掳掠,而更是一场诱骗。

策划这件事情的主角嘛,那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仪了。

那个时候山东六国正在搞着一起西征秦国的行动,秦国为了能够瓦解六国联盟,解除危机,就选择了拉拢楚国。

而张仪,就去当了说客了。

而那个时候,秦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众人想要发泄的目标,而不是超越过所有国家,不是不可匹敌。

毕竟,那时候,白起都还没那么牛逼呢……

同时,楚怀王能被说动,那也是因为,秦国和楚国的特殊关系。

联姻!

在这之前,楚国和秦国,已经有上百年的联姻历史了,可以说,楚国和秦国的王室血脉,那都是有着非常复杂的重合的。

你中有我,我中更有你。

而秦国的朝廷上,更有一大帮的楚国外戚们,在一同执政。

这其实更像是亲戚之间的一堆破事……

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楚怀王,在得到了秦国内部楚国势力的保证之后,这才跟着张仪出发的,张仪的嘴,只是一个诱因罢了。

但!

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事情,就这么开始砸了!

别说楚怀王了,就连秦国的那些楚国外戚们都没想到,秦国人在让楚怀王兴奋的退出六国联盟之后,秦国的权贵们,不但翻脸不认人了,而且,竟然还扣押了楚怀王!

这一下子,事情就闹大了。

秦国的那些楚国外戚集团也没有想到秦国的宗室们和权贵们会选择这样做,因为这和之前他们所商量和保证的完全不一样。

而秦国的权贵们之所以如此做,那也是因为,汉中这个地方,对整个秦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汉中距离关中咸阳最近的地方,只有百里左右,甚至不到。

而秦国之前依靠着争夺下函谷关,毕竟基本确保了对山东赵魏韩三国等国家的防备能力但是在南边的防御能力还是不足够的。

毕竟距离自己的国都只有一百米左右,而且,就算是修筑而成的武关,在面向汉中方向的时候,也基本上处于半鸡肋半失灵的状态。

甚至武关还在楚国控制到汉中的更外面,想要做到防控,的确有些艰难。

所以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下,秦国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做了打算,一定要想尽办法夺得汉中,来确保自己能够高枕无忧。

所以楚怀王入秦就是一个最好的契机,而在秦国的那些楚国外戚们,也是傻了眼了,他们原以为自己在楚国的身份以及在秦国的地位,可以让他们在两边都游刃有余,能够左右整个事态,避免发生失控……

但是没想到的是,原本他们的话语权还是比较重的,但是却因为在这个关键的地方上,所以秦国的那些老秦权贵们,压根就不会做出任何的退让。

你楚国卡的我们的咽喉卡了那么久,好不容易有了机会,我管你到底是什么身份,反正,汉中这地方绝对不会归还!

结果楚国人也是一怒之下发动了对秦国的作战,甚至一度攻入了武关。

但……

最后还是以失利告终,因为楚国这帮人,在关键的时候,实在是太容易出问题了,一个个简直奇葩的很。

秦国在看到楚国发动进攻之后,一时之间也是朝野陷入了,纷争和犹豫。

不过觉得这个时候又是张仪出力了,他直接做出了一个决定,要自己入楚国谢罪。

而秦惠文王却并不同意,表示楚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相国为大秦,赢取了这么大的利益,我怎么可能让你去送死呢?

结果没想到,张仪竟然没死,而且还安然无恙的回来了。

没错,楚国老铁的这一波又麻了。

他们本来是放弃了让秦国归还土地的决定,却是只要让张仪进来。

结果就是,这一次不但丢了地盘,甚至靠着张仪的三寸不烂之舌,还让他跑了。

而楚国因为一次两次接连的失误,也错失了一系列的可以补救的机会。

结果被秦国稳住了之后,自己又失去了西面对秦国的威慑,导致自己的都城防御大开。

等到后来白起,发动千里奔袭,拿下楚国大片地,就是这个时候埋下的伏笔。

所以,一代又一代的楚国人,最为痛心的两件事,一件事就是被吴国拿了都城,近乎灭国。

而另一件就是,楚怀王时期,让楚国接二连三的,遭受重击的结果了。

“那就……”

项梁稍稍思索之后,随即缓缓说道,“既如此,那就让景驹,称是楚怀王的后人?”

“是也!”

听到项梁的话之后,范增马上说道,“就说这是当年怀王再去秦国之前,留下来的子孙后人,藏在了景家,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怀王,当年就想着能够通过自己的后人,来帮助楚国光复一切,夺得一切。”

他看着项梁说道,“唯有想办法打着怀王的名义,才更能够让楚国人为之一振,不知将军认为如何?”

“嗯,这倒的确是个主意。”

项梁点头说道,“范兄,你说的有道理,这钱是我思虑不周了。”

“呵呵,老夫的想法,能够为将军所用,这是老夫的幸事。”

范增说道,“除此之外……对于将军的私事,老傅也有几句微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嗯?

我的事?

听到范增的话之后,项梁心里一动,脸色微微一变,当即笑着说道,“还请老兄直言?”

“六国之人豪杰之中,多有仰慕令尊者,而令尊之后,就是将军您了。”

范增说道,“老夫斗胆敢问一句,为何朝廷,会偏偏选择将军您的兄弟项伯,来做这个领头将军?”

嗯?

项梁听了之后摇头说道,“对于此事,其实我也不是非常清楚的……在发生此事之后,我是先听到了消息,这才赶紧赶往过来找他,他也说,自己都不十分清楚,为何自己就被嬴政给选择上了,也许,他是真的早就被盯上了……”

“哦?他,早就被盯上?”

听到项梁的话之后,范增当即说道,“请恕老夫直言,这被盯上与否,可是和这被选中与否,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嗯?

范增一句话,项梁听了,不禁叹笑一声,“老兄啊,你这话说的倒也很对呀,我也一直觉得这事奇怪……可,他毕竟是我的兄弟,既如此,我也只能想着,该如何才能够利用此番的机会,来为楚国复国做出一番行动来。只可惜,哎……”

说着,又是一叹。

而范增看到他的反应,心里也是一动。

“将军的意思是,这一切,并不顺利?”

范增说道。

“只怕乃是十分的不顺利。”

项梁叹了口气,“我那兄弟,原本是实诚的很的,对我们,也都是一心一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这次相见之后却是换了个人,对我们多有提防,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提防个什么,他的身边,除却那个张良之外,也没别人了……”

什么?

张良?

听到项梁提起张良来,范增心中也是一动,“将军的意思是,这张良,难道是……”

“他对秦国人,应该是恨之入骨的。”

项梁说道,“毕竟,他家祖上,一直都是五世相韩,和秦国人是有着国仇家恨的,此等仇怨,不比我们差多少……”

说着,项梁继续说道,“但,他毕竟不是楚国人,而是韩国人,想必,他的所求,和我们的所求,多少有些不同吧……更何况,他还救过我兄弟的性命……所以,我兄弟对他,更是感激的很,近乎于言听计从了……”

“若是如此说,是此人在蓄意挑拨?”

听到项梁的话之后,范增马上说道,“只怕是此人的心思,是想着借助这次机会,让他韩国也能够分一杯羹呢……毕竟,韩国如此羸弱,只靠着他们自己的力量,是绝对没有任何复国的可能的!”

“我也是如此想的……”

项梁说道,“只可惜,我兄弟是个重情义的人,哪怕有时候也知道这样做可能有些不妥,但,也终究不忍心戳破他的心思……唉,只要是能够利于反秦的,我忍了也就忍了,只怕是……”

说着,项梁欲言又止。

而项梁说这些话,当然是故意的。

而且,并没有把所有的火力全都是放在项伯的身上,而是转而去故意说成是张良的挑拨。

这些话也是半真半假,但,无疑对于项梁来说,是最为合适的。

因为,项梁如果一味的表现出对项伯的不满,那他的心思就太明显了。

哪怕范增对此并不会有什么异议和想法,那万一被别人知道了,不免可能会对项梁,有一些闲话。

但!

他说张良就没问题了!

因为张良的确是一直在给项伯出主意,项伯不少的想法,都是来自于张良的建议和提议。

而且!

他毕竟不是楚国人!

他是韩国人!

一个韩国人,辛辛苦苦的来给楚国人出谋划策,他为的是什么?

那肯定是有点自私的想法啊!

只要大家身份不同,那利益就不同。

这样做,那只要你是楚国人,你看到这样的情况,那就会自动的和张良,产生一些切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