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了庄静一家人的近况,陆言瑾又细细说了他和言修的一些事,还给他们讲了京城的一些八卦和趣事,唐绵三人听得津津有味。

陆言瑾在家中待了五天,正月初四一早就快马加鞭的往京城赶。

李氏和唐绵装了几大包东西挂到马身上,要不是马背上地方不够,她们恨不得再装两倍的东西。

“言瑾,路上注意安全。”

一家人跟陆言瑾挥手惜别,直到完全看不到陆言瑾的身影才回了屋。

正月一过,唐绵又将全部心神放到水稻种的研究中。

大煜国没有书中所说的那些实验工具,只能依靠人力反复的试验,不停的摸索。

一晃五年过去,唐绵已年近五十。

几年辛苦终没有白费,如今她又成功试验出一种新的谷种,亩产能有七百多斤。

气候好,土质好的地方能达到亩产八百斤。

“绵娘,都跟你说多少次了,歇歇,歇歇,一把年纪还这么拼命干什么?”

李氏看着从地里回来,沾了满身泥的唐绵着急上火的开口。

唐绵笑笑,连忙上前扶住她安抚道:“娘,我听您的,最近都在家好好歇着。”

反正也没什么活了。

李氏瞪她两眼,“真歇才好。”

去年老头子离开了,家里头如今就她和绵娘两个妇道人家,外加一个照顾她们的婆子守着。

言瑾两兄弟倒是想把她和绵娘都接去京城,但绵娘舍不下田地,她舍不下这个家。

她都是六十好几的人了,没多少活头,落叶归根,不想去京城折腾。

“真歇,真歇,我保证。”唐绵连连点头,就差举起手对天发誓。

这五年,村里的老人相继离世,长辈们所剩无几。

唐绵平时都尽量顺着李氏,希望她能过得开心一些。

“绵娘,言瑾他们的信还没到吗?”李氏在唐绵的搀扶下走到堂屋中的椅子上坐好,拧着眉问。

唐绵沉吟一瞬,说:“应该快到了。言瑾和言修说过,每个月会写一封信回来,不会食言的。”

“行吧,我就再等两天,要是还没收到信,你就去县衙打听打听。”

她就是担心两个孙子是不是遇到什么事。

唐绵点了点头,“好。”

第二天两人的书信就到了。

“快,快,打开看看,这回都写了些什么?”

李氏看着唐绵手中的信纸,激动的开口。

“嗯。”

唐绵轻应一声,打开信纸看了起来,一瞬后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绵娘,可是有什么喜事?”

唐绵点点头,高兴道:“言瑾在信里面说,他们中秋会回家。”

“真的?”李氏倏的站起身,满脸欣喜地看着唐绵,“孙媳妇和几个曾孙也会回来?”

唐绵从信纸中抬眼看向李氏,肯定道:“是的,所有人一起回来。”

“好,好,好。”李氏大笑起来,一瞬后就开始安排,“绵娘,家里得赶快收拾出来。还有啊,孩子们喜欢的菜也得准备好。”

“还有,还有,被褥得拿出来好好晒晒。”

唐绵笑看着李氏絮绍叨叨,安排这安排那,等她说完才应道:“是,听娘的。”

“嗯嗯。”李氏随意应了两声,皱着眉沉思着,片刻后又恍然大悟道:“看我这记性,怎么能把小曾孙,曾孙女们给忘记了呢!”

“绵娘,还得多准备一些小孩子的玩具。”

陆言瑾和陆言修子嗣不算少,两人的大儿子今年都是五岁。

陆言瑾的小儿子和大女儿是龙凤胎,今年两岁。

陆言修大女儿今年三岁,小儿子将将满一岁。

他们家现在,也算得上子嗣兴旺。而且,她相信子孙后代会更旺。

唐绵点头,无一不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