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踏准风口成巨富 > 第1864章 家乡记忆的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光证也算是李舜这栋房子的老客了。来这里的次数多了,再加上他每次来都是来混吃的。所以到了这里也就没什么架子,自然跟跟这里的所有人都混熟了。

听冷传福老婆说起要正规化操作,像是想起了什么,居然没心没肺的就笑了。他不笑不要紧,可一笑就发现自己笑的太突兀,整的大家的眼神都在注视着他。

这时候傻笑,对于吴光证这种顶级大佬来说,就有点人设崩塌了。吴光证也自觉有点不妥,这时候发笑,多少有点无礼。可笑都笑了,一时也收不回去了。

只能装作开玩笑的,继续轻声调侃道:“我说冷太太,你家先生所谓的正规化操作,不会是就让你换一身白大褂吧?”一下子,台上的几人都开始笑起来了。

被在座几人的笑声一刺激,冷传福老婆的动作也就有点局促不安了。都说女人养过孩子后,性格上就会泼辣几分。可偏偏,冷传福的老婆就是一个例外。

对待自己老公倒是彪悍了多,可对待外人时却还是依旧的放不开。虽然冷传福老婆也听出,大家只是在逗弄她,并没有什么恶意。

可多年流离失所养成的惶恐的性格,还是让她在面对外人时,没法做到泰然处之。捏捏了一阵,她这才说道:“其实,我家那口子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在张罗这个事了。

老板,你是苏省人,又常年生活在申城。应该已经习惯了,淮扬菜和申城本帮菜。所以,他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帮我报了一个烹饪班。去那里,学习一下正宗的淮扬菜和申城菜的烹饪。

淮扬菜讲究刀工,所以还需要多加练习。我今天就试着烧了几个申城菜,一会让你们尝一尝。至于这身衣服,还是今天传福从研究所的厨房搞来的。

他说穿这个菜进厨房,显得专业一点,也精神一点。”

听说今晚居然有申城菜,吴光证脸上的喜色又多了几分。要知道,他可是正宗的申城人。出生就在申城,直到5岁时,他才跟着父母来的港岛。

哪怕到了港岛,家里烧饭的嬷嬷也是申城人。所以,吴光证早就习惯了申城菜的味道。可自从他和包二小姐结婚后,也就顺理成章的搬进了包府。

包家是浙省甬城人,菜品的口味自然是甬城那里的。虽说甬城和申城相距并不远,可饮食上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宠妻的吴光证,自然也就跟着爱人吃起了甬城菜。

虽说这些年,他也已经习惯了甬城菜的味道。可心中对于家乡菜的那点执念,却并没有减弱多少。这不,听说晚上有申城菜,吴光证顿时就露出喜上眉梢的神情。

很快,冷传福老婆擅长的几个申城菜,就已经被一一端了上来。几人探头一看,也都乐了。果然是正宗的申城本帮菜式:腌笃鲜,排骨年糕和申城红烧肉。

这几个菜,就是申城人嘴里的所说的,小时候非常嫌弃,长大后时常挂念的,带着妈妈味道的家乡菜。台上的这几个申城菜,李舜几人吃肯定是吃过,但肯定也是没具体研究过的。

现在的李舜,早就过了爱慕虚荣的年龄。内心强大的他,自然是做不出那种硬憋申城话,楞硬说自己是申城人的事。传统美食,是留给年长的人用来怀念的。

这里除了吴光证外,可都是年轻人。对于这道传统菜品的好坏,年轻人的发言自然没什么信服力。于是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吴光证的身上:”吴叔,“吴先生,怎么样,这几道菜看起来,卖相算还正宗吗?”

此刻的吴光证,全部的注意力早就集中在这几个菜里了。听着耳边传来几人的询问,他也没心情多解释,含含糊糊的说道:‘看卖相,有点本帮菜的意思了。闻闻味道,应该也大差不差了。“

好了,吴光证说了半天等于没说。李舜也懒得看他,在这里装老师傅了。直接起身出了餐厅,对着外面喊道:“范学姐,吃饭了。今天可是烧了申城菜,赶快来尝尝。”

餐桌前,吴光证夹起一块红烧肉,小心的尝了一口后,开始了认真的品鉴:“对,应该是这个味。申城人烧菜讲究一个 “浓油赤酱” 的表象。

烹制这种红烧肉,必须要选那种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过小火慢炖,直至色泽红亮诱人。刚才尝了一口,这道菜的口感已经达到了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火候。

而且瘦肉部分已经软糯入味,每一丝纹理都浸满醇厚酱汁。只是可惜了,还是不够甜。不然的话,甜咸交织的味道,对于味蕾可是极具冲击力的。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用红烧肉的汤汁来拌饭。随着汤汁被拌匀,米饭瞬间就被赋予了灵魂。每一粒都裹满浓郁酱香,让人欲罢不能。这个是一道,承载着老申城人深厚情感的经典美食。”

这下,大家都被吴光证的话给震惊了。没想到老吴同志已经一把年纪了,居然也能说出这么文艺的话。不过真正能理解吴光证话里意思的,在场的除了两辈子年龄加起来五六十岁的李舜外,估计也就找不到其他人了。

吴光证与其说是在叙说对申城菜的感悟,还不如说是在展开对家乡的追忆。想起他少小离家的经历,李舜很是理解的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下子,餐厅的气氛就变的有些浓重了。为了缓解现场的气氛,范明芳夹了一筷子腌笃鲜里的咸肉,迫不及待的说道:“这道菜,我外公烧的最正宗。小时候,他只要拿砂锅一炖,街坊四邻都会闻着味找过来。

我来尝尝这道菜,看看和我记忆中外公的味道有没有大的区别。”说着,范明芳已经急火火的把咸肉塞进了嘴里。一番品尝后,觉得意犹未尽,又拿汤勺舀了一口汤喝了起来。

范明芳还没来得及做出点评,边上等着的吴光证已经有点按捺不住了:怎么样,怎么样?’那个小范,这个菜味道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