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出院之后,尽管带娃花去不少精力,乔木也没有放下手里的数理化丛书,并且还拉着其他知青一起学习。

知道明年高考的消息就会传来,乔木督促赵天留意高考的消息,让他时不时地去邮局蹭报纸看。

远在海市的乔家这几年过的不错,这些年乔木没少给他们寄果干、大米、菌菇及干菜。别看红旗村这些东西不缺,海市却是稀缺物质。

七七年元旦刚过,乔木就写信叮嘱小弟乔森好好看书,声称有内部消息,今年就会重新恢复高考,让他不要错过机会。乔木还说自己要考医科大,问乔森有没有信心当同学,口气很狂。

高考的消息到底宣布了,红旗村并不是所有知青都欢呼雀跃,尤其是那些已经成了家、生了孩子的。

他们会不会抛下伴侣、孩子,想方设法回海市,乔木不想无端揣测。这会她正督促着黄娟几人全力以赴地复习。

原来住在一起、成了家搬出去的知青知道乔木手里有复习资料,不客气地重新搬回了知青点,赖着乔木,请她帮忙补习,乔木并没有拒绝。不管怎么说,高考这种能改变人生命运的机遇,可遇不可求,尤其是对年龄已经二十七八甚至三十几岁的老知青而言。

村里对高考恢复喜忧参半。喜,这帮知青可能会回城,不再同他们争夺土地、粮食了。忧,则是同知青结亲的人家,唯恐亲人遇到的是当代“陈世美”,抛家弃子,一去不返。

好在,不管村里气氛如何诡异,想参加高考的知青都顺顺利利报上了名,并没有受到刁难。

时间过得飞快,数个月过去,报名的人都来到县里,参加特殊时期后第一次高考。

乔木报的是理科,试卷答得游刃有余。等考试结束,她心里就已经确定以自己的分数大学任选,哪怕清大、京大也胸有成竹。

不过,她并没有露出自信的神色,对比其他考生满脸或苦涩或纠结,甚至放声大哭,为了免得被人打死,连心里的窃喜也不敢露出一丝。

“乔木,谢谢你了。”黄娟激动地说。

孙平也喊:“姐,我就知道你是金大腿,这次我肯定能考中复旦。”

赵天面带微笑,真得是走了狗屎运,娶了个了不得的媳妇。

乔木抱着肉嘟嘟的儿子南南,笑着道:“努力就好。”

大江同样咧着嘴,果然跟着木木姐有前途。今年他也参加了高考。

等成绩出来的时候,红旗村的分数普遍较高,乔木最高,在省里也排前三,这让她略略放心。

就她所了解的,这会因为通讯落后,考中大学被顶替的不少。外婆的外婆所在的小镇就有个村支书的儿子顶替了七七年高考考入京市大学的学生,到了二十一世纪时,支书的儿子已经在某部委任职了,而那个被顶替的学生后来命运如何谁也不知道。可以说,特殊时期期间,村支书的权力显赫一时,不比后世拆迁时的差。

填自愿的时候,乔木填了海市医科大,因对中西医结合抱有浓厚的兴趣,已经决定为此奉献终身。

在填报自愿到领取录取通知书这段时间里,日子过得挺煎熬的,不少人吃不下,睡不着,也只有乔木没事人一样,一边安排食品厂后续,一边玩儿子,该干嘛干嘛。

距离录取通知送达的时间越近,乔木越对红旗村,对南方省不舍。这人生的一个小小阶段却可能是她一生中最轻松的日子,毕竟下乡虽然辛苦,却不需要花费太多脑力、心机。

奶奶、村长一家也不舍,感叹他们这些人马上就要离开了,但想到大孙子会一起出发上大学,便开心了。

村民不舍,却是因为乔木这个廉价大夫、高创收厂长要离开,以后可能没有扯几根草药煎一煎就能治好病的好事了。

乔木也曾想过教给村里的年轻人简单的中医知识,可惜没几个人感兴趣,感兴趣的资质有限,只能配个感冒发烧拉肚子的药,就跟乔木刚开始学的时候那种水平。再高深就没那个脑子了。好在,村长对此很能理解,谁也没能力把小学没读完的人教成高水平的医生吧?尤其对于中医来说,讲究的是先背本草、汤头歌这种医书,你字都认不全,能怎么学?死记硬背几个简单的方子就可以了。人治不好也不能治坏,实在不行将来还能当兽医不是吗?

乔木对此喜闻乐见,反正给的那些方子吃不死人,没有后患就成了。

“乔木,你的录取通知书来了,海市医科大!”一群光屁股的孩子欢呼着跟着骑着绿色自行车的邮递员跑到知青点。

乔木连忙从房间里跑出来,黄娟也跟着跑到院门口,她的通知书昨天刚收到,海市的交大。

邮递员停下车子,一边从挎着的邮包里拿通知书,一边问:“你是乔木?”

乔木忙上前一步,笑着道:“不错,我就是乔木。”

邮递员笑着递给他一个信封,开玩笑道:“能考上大学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名字怎么这么简单?”

乔木接过信封,见上面右下角印着医科大的地址、邮编,中间写着“乔木同志亲启”,不由笑着回道:“爸妈随便给取的,那会太小,没法反对啊。”

邮递员笑了,挥手告别。乔木道了谢。

“这下放心了吧?”乔木笑着对黄娟说。

黄娟自从收到本人的通知书,就一直担心乔木,这会总算把心放下了。

乔木拍了拍胸口,感叹道:“我面上不急不躁,心里还是有些发虚的。哪怕成绩考的不错,还有意外发生呢,我可不就怕了意外?好在,没有那万一发生。”

黄娟听了,也笑了,还以为乔木不着急呢,瞧人一脸淡定的在村里出出进进,还给村里人看病、煎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原来心里也忐忑不安呀。

想到不少报考京城志愿的,她不由道:“还好你没考京大。要是去了京市,就没机会见面了。”

乔木微笑:“那也未必。大学毕业也能回海市啊。”

“还是在海市上大学好,回家喽。”

“孙平都跟你回海市上大学了,能不好?”

“说的赵天没跟你回海市一样。”

“哈哈,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