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阿宝很少出门,可每次出门都是初一或者十五,这也给了林大郎机会,让他在这几天里寻找机会拉近与心上人之间的距离。

今天又是个初一,林大郎很开心,一大早就从家里出来,等在钱家宅院前。

钱家巷口有个亭子,下面是眼水井,周边不少人家都到这里来汲水或者淘洗,而此时,林大郎正躲在这亭子里,偷窥着钱宅的大门,等着阿宝出门。

等啊等,等到阳光一路北移,从天井西滑到西北,等到来井边汲水的人来来去去,等到巷子里人声鼎沸,等到孩童奔跑嬉戏……

就在林大郎等的无比心焦烦躁不堪的时候,“吱呀”一声,黑漆大门从里面打开来,一辆清油牛车从里面驶了出来。

靠近时,甚至能听见车厢里有少女娇俏软糯的低语声。

林大郎听到那说话的声音,一脸陶醉,待到牛车“哒哒”的远走,便失魂落魄地痴痴望着远去的影子。

怎么不去追?耳边似有低语鼓励。

林大郎如梦方醒,急急踏出一步,朝着牛车的方向奔去。

此时天色已不早,路上早有不少行人,更有一些出行的马车、牛车、骡车。

放眼望去,有几辆都是清油牛车。

他看看这辆,又看看那辆,一时有些迷惑,脚下随之一滞。

微风吹过,一缕幽香从其中一辆的车厢里飘来,是淡淡的栀子花香。

林大郎精神一振,紧跟上这辆车。

此时,他只觉得从未有过的好,神清气爽不说,身体还十分轻盈,颇有种飘飘欲飞的感觉。一路跑一路跟紧前面的牛车,他知道,牛车里就是钱掌柜的女儿阿宝。

对林大郎来说,这一天是幸福的,他随着阿宝在宝禅林寺厮混了一天:陪着阿宝喂食放生池里的锦鲤,一起吃了寺里的素斋,甚至还陪她小睡了一会。

傍晚时分,尽兴而归的阿宝回了家。

想到和心上人又要分别半个月,林大郎心里不禁一阵苦涩,茫然中一路跟上了阿宝。

回过神的时候,已是第二天一早,所见所闻让林大郎震惊——不远处对着琉璃镜梳妆的美人正是钱家阿宝,而他正坐在对方的床边。

莫名出现在心上人的香闺之中,林大郎想躲藏却又无处可藏,带着三分惶恐三分惊惧三分窃喜及一分不确定。

哪晓得阿宝并丫鬟全都没发现他的存在,这让他若有所悟,原来自己不知为何是隐形的。

阿宝梳洗好,拿起坚果逗着屋檐下挂着的八哥,八哥叫道:“早上好,大美人。大美人,早上好。”直逗的阿宝咯咯笑。

林大郎羡慕地看着八哥,想着自己要是八哥该多好,那样,阿宝就能将他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宠在手里。

他于是站起身走过去,突然一阵吸力袭来,身体似乎旋转了几下,又重重落下,脑子里迷迷糊糊的,一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嘴里机械地喊着“大美人,大美人,要坚果,要坚果。”

接下来的日子似乎是林大郎梦想的,他变成了那只八哥,每天都和阿宝一起度过,陪她看书,刺绣,弹琴。阿宝也把自己的一些心事、苦恼说给林大郎听,尽管林大郎无法给予回应。

这样的日子既快又慢,两年过去了,中秋节来临。这天,阿宝带着侍女去灯会,舍不得林大郎,就让家丁也带上它。

天上明月高悬,牛奶般的月光静静的挥洒着,出来观灯的人们面带笑容,一边欣赏着花灯,一边品尝路边的各色小吃。孩子们嘁嘁喳喳个不停,情绪兴奋,小手点点这个灯,指指那个灯,争辩哪个最好。

处处流光溢彩,火树银花,大商家还搭起了两层高的灯楼与民同乐。

阿宝带着林大郎缓缓走到一座灯楼下,这是最高的一座,自然来观灯的也是最多的。

随着人群蜂拥而至,灯楼被挤的吱吱作响。

阿宝正沉迷观灯,就听到不知谁大喊道:“快跑,灯楼要塌了!”

这下不得了了,台下的人群挤得更厉害了,都想往外挤。

你推我攘,不知谁被踩倒在地,发出惨厉的痛呼声。

一紧张,大伙挤得更用力更凶。

一时之间,哭叫声、呼喊声、谩骂声此起彼伏,一片混乱。

最终,灯楼实在不堪挤压,终于倒了下去,火舌从花灯里窜出来,放肆地舔着灯楼上一切可燃烧的东西。

林大郎回头看,见阿宝要被一根灯柱砸到,不禁一阵焦急,猛的冲过去,展开双翅,想推开柱子,可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阿宝险险地避过柱子,在家仆的保护下,狼狈回府。

待到了府上,才发现林大郎丢了。

想到那汹汹大火,想到八哥凶多吉少,心底一阵黯然。

只不过,伤感是短暂的,钱掌柜看女儿丢了爱宠闷闷不乐,又给她找来一只雪白皮毛、蓝色眼睛的波斯猫。

阿宝爱得不行,很快将八哥丢到脑后去了。

“秦大夫,我们家大郎什么时候能醒呢?快要两个月了,他娘头发都愁白了。唉。”林木匠苦恼的抓着头发,额头的皱纹深如刀刻,满面风霜。

“身体无大碍,找人叫叫魂吧。“秦大夫也没好办法。

“上次找了孙仙姑,没用,还花了十两银子。”林木匠磕磕手里的烟袋闷声说。

“你去镇上问问老赵,他儿子不是捕快吗,认识的人肯定多,让他帮你找找。“秦大夫出了个主意。

“只能这样了,唉。“林木匠愁眉苦脸的应着。

几天之后,村里来了个道士找林木匠。

恰巧遇上乔木,便带着来到林家。

听到林木匠的儿子林大郎生病昏迷的事,乔木感觉奇怪,明明昏迷那天早上看到林大郎出门了。

道士到了林大郎房间,仔细看了看脸色:“这是生魂离体了。”

林木匠连忙说:“邻村的孙仙姑也这么说,可叫魂叫不回来,还请道长救命!”说完,就要跪下。

道长手掌一抬,林木匠竟然没有跪得下去。

“小事一桩。”道士边说边拿出一张符贴到林大郎额上,手指捏了个诀,嘴里默念着什么,带着韵律。

念完后,再看林大郎,居然醒了。

果然是高人,乔木暗叹。

林木匠一家更是感激涕零,安排了饭食,还给了个大红包,足有二十两。

道士席间问林大郎还记得自己去了哪里,林大郎含含糊糊说不记得了。

乔木对道士念的经很有兴趣,向他请教,能否外传。

道士也很诧异,没想到他有兴趣,并不藏私,就将这所谓的定魂经传给了乔木。

乔木大喜,连谢了好几回,还摘了一篮水果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