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去京城,看来路上未必平静。”南柯若有所思地望着陶爻的背影轻声说。

乔木点点头:“你也看出来了?”

“没想到青山村不简单,隐士高人如此多。”

乔木翻了个白眼:“你是最隐、最高的一位。”

“好说好说。”

乔木忍不住盯着南柯的脸再次叹气:“南柯,你真的变了。哪怕你父母在世,也不会认不出你的。”

“哼。”

“我是有一说一。刚认识的时候你多青涩、多内敛,现在,哎。”边说边摇头,手里的折扇摇得“哗啦哗啦”作响。

“我说你一个同文人风马牛不相及的糙汉,整天附庸风雅地摇什么扇子?!”南柯额头挂着一个深深的“井”字。

最看不上乔木的一点就是这个,明明是个糙汉武夫,还整天装斯文。就算是家里唯一没读过书的人,也不至于采用如此浅薄的手段掩饰内心的自卑吧?做好自己不就完了,谁还能像他南柯似的如此完美,修为高深,又博学多知呢。

“咳咳,这不是秋老虎肆虐,天气还热得很嘛。”乔木不好意思地说。他不愿意承认早就羡慕古装片里那些书生学子,整日介摇着把折扇,有股说不出的潇洒劲儿吗?

“哼。”南柯再次轻哼一声,解释就是掩饰,谁还不了解谁?视线在乔木脸上身上扫过,平头平脸,五官平淡,牛高马大,与斯文相差万里之遥,“辣眼睛。”

赶紧收回视线,看向路边的金色桂花,唔,感觉好多了。桂花虽然生的平凡,但香味馥郁啊。看来还是要多挖掘挖掘乔木的优点才是。

见南柯满脸不忍直视,乔木暗暗啐了一声,当谁不知道他嫌弃自己的相貌?抱歉,身为钢铁直男,满足不了基佬们对相貌的高要求。

两人同时扭脸,满脸嫌弃,连背着手的动作都一模一样,让等在大门处的乔岳忍俊不禁。

“爹,师父,要不要喝两杯?卤的猪脚、猪头肉都可以吃了。”

“好,喝两杯就喝两杯。赶路的时候可就没这样的口福了,今天说什么都要多喝点。”南柯咽了咽唾沫。

“哼。酒鬼。”乔木满脸不屑,“酒是我酿的。”

“我喝徒弟孝敬的,和你有什么关系?”南柯不服。

“不讲理的老头,懒得搭理你。”

“谁老头?我若是剃掉胡须,看起来就像大山的兄弟。”

“得了吧,年过半百的人了,还想给我当儿子,切。”

“滚,谁要给你当儿子了?”

见两人势均力敌地拌着嘴往花厅走去,乔岳摇摇头,伸手关上大门。

数日后,一行五人,乘上北上的商船,往京城而去。

乔岑虽是女孩,但因出门在外,也做男装打扮,一时有些雌雄莫辨。

这日,船行至金陵码头,商船停下补给出货,要次日才再次出发。

乔木几人便打算下船,在金陵城住上一晚,瞧瞧风物人情,买些土仪特产。

刚下船,路边几个八九岁的小童便围了上来,也不说话,只是将手里的扇子不由分说地递将过来,不让人有机会拒绝的那种。扇子平常,是竹骨团扇,扇面为白色纱布,上面写着字。

乔木几人不明所以。不过此时虽然入秋,午时仍然炎热,有把多余的扇子并不令人讨厌,便拿着扇子走出码头。

租好去客栈的马车,乔木便发现从码头出来的人十之八九都拿着把扇子,有团扇,有芭蕉扇,还有蒲扇。

几人面面相觑,这金陵人也太热情了吧。

上了车,南柯便大嚷好累,而乔木也觉得疲倦不堪,倚靠着车厢没有说话。

见自己爹爹和师父都在闭目休息,体力不错的乔岳不好开口,随手拿起团扇一看,倒是发现了桩趣事。

原来码头小童递给他的团扇中央还画着画,是背着书箱的学子,一面下着大雨,将学子淋得狼狈不堪;另一面却是暴晒在炎炎烈日之下,学子头上全是汗珠。右边写着:“亲眼证明每匹布面所贴之金印晴雨商标牌子。”右边写着:“炎日暴晒不退色经久皂洗不退。”扇面底部还有一句话的小字:穿瑞福祥使您无惧四季天气变幻。

看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这可不就是广告扇吗?心里暗笑,愉悦之色溢于言表。

正在这时,坐在他对面的乔木睁开眼睛,看到他满脸喜色,问道:“大山,什么事这么开心?”

乔岳摇摇头:“那倒没有,只是发现一件趣事。”说着,握拳放到嘴边咳了一声,才将手里的团扇递给老爹,并示意他看扇面上的内容。

乔木接过扇子,拿起一看,也笑了起来。想到自己手上也有一个,也拿起看了起来。

他的扇面中央画着一处屋苑,右边写着:“京城金陵吴郡临安,四处均有联号。如得互相照料,服务尤其周到。”左边则是:“房金特别优待,不信可以互相比较。”

看完这些,乔木大笑出声,并将扇子递给了儿子。

乔岳接过一看,也跟着笑了起来。

两人的笑声吵醒了半梦半醒的南柯,见他们笑作一团,揉着眼睛问道:“有什么趣事说来听听。”

这样的事这么能少得了乔岱和乔岑?

乔岱忙从爹和大哥手里抢过扇子,边读上面的内容边拍腿大笑。他看完,便递给小妹乔岑,自然,乔岑也笑了起来。

乔岳见此,忙将两把扇子夺回,递给师父,也好让师父跟着笑一笑。

南柯看了后,也笑了起来,道:“照理说,越州比金陵更繁荣,商业也更兴盛,我倒没有在越州看到过。”

乔岳摇头道:“家乡也未必没有,只是咱们很少去码头商业区,即使有这样‘广而告之’的扇子,也不知道。”

乔木点点头道:“儿子说的有理。回家的时候可以去顺便瞧瞧。”

南柯道:“越州码头是本朝疆域内罕见的四条运输水道的交汇处,十分繁华,全国各地的小商小贩都会吸引过来摆摊卖货,货品是天南地北应有尽有,包括那些卖拳头卖狗皮膏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