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之栋的飞机来的很快。
他不仅给林婉儿安排了飞机,甚至本人也搭乘这架飞机赶到金陵。
随行的,还有几十名实力不俗的顶尖保镖。
金陵机场收到上级消息,为邱英山的劳斯莱斯大开绿灯,让这辆车绕过安检与海关,直接进到了机场的停机库。
林婉儿长发梳成高马尾,身穿一袭黑衣,还戴了一副黑色墨镜和口罩。
AI的崛起,以及监控系统的无所不在,让林婉儿愈发谨慎,适度的伪装,就能让她躲过被AI和监控结合起来并捕捉到的风险。
劳斯莱斯来到一架空客A350下方,年迈的孙之栋已经在旅客登机梯前恭候。
车停稳后,他上前一步,替林婉儿拉开车门,恭敬的说:“小姐。”
林婉儿问他:“你怎么来了?”
孙之栋躬身道:“小姐要去日本,我不放心您一个人前往,飞机上还有一些久经沙场的保镖,他们都有多重身份,我带他们一起护您周全。”
林婉儿微笑道:“不用这么紧张,我这次去日本快去快回,不耽误时间,而且我只去一个地方,应该不会有危险。”
孙之栋带着几分恳求的说:“小姐,您上次在北欧已经遇险,此番若是有叶先生陪着,我便也放心了,可您自己前往,我是无论如何放心不下,您不必担心,一下飞机,我和其他人就从您眼前消失,不会影响您的。”
老张这时也来到跟前,恭敬的说:“小姐,您就让老孙陪您一起吧,不然老奴和老邱留在金陵也会担心。”
林婉儿抿了抿嘴,旋即点头说:“既然如此,那就按老孙的安排来吧。”
说罢,她转头看向老张,叮嘱道:“若是叶公子来家中拜访,就说我学校有事不在府上,不过他大概率不会过来,你记着以防万一便是了。”
老张立刻说道:“老奴遵命。”
林婉儿点点头,率先迈步登上云梯,头也不回的对身后摆手道:“老孙你腿脚不麻利,我就先上去了,免得在你后面干着急。”
说着,已经一路小跑登上飞机。
孙之栋与老张、邱英山相视一眼,三人均是笑而不语。
小姐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认真的时候,比这世上任何人都要严格、严肃。
但放松的时候,与其他十七八岁的女孩子一样孩子气。
半小时后,飞机被推出机库,一路滑行至跑道尽头,双发引擎呼啸着,将飞机带入云霄之中。
飞机上,所有随行人员全在后舱,几十平米的前舱仅有林婉儿自己,就连孙之栋都不敢叨扰她,独自去了后舱。
金陵飞大阪并不需要太久,两个半小时后,飞机便已经在大阪关西机场降落。
这座正在下沉的机场并不知道,它迎来了自己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一位旅客。
此时正是东京时间的清晨六点半,太阳刚刚从东方地平线升起。
林婉儿以王静这个极其常见的中文名字,顺利从海关入境。
入境之后的林婉儿并没有着急乘坐火车去京都,而是先在机场的商店里,给自己买了一个知名卡通形象酷洛米的双肩包和一堆可爱的小首饰和皮筋,又将自己的高马尾扎成双马尾,这才迈步离开机场。
随后,她来到车站,用完全听不出半点口音的关西腔,购买了火车票,从大阪前往京都,而孙之栋等人则全都在暗中保护林婉儿。
活得久有很多好处,不但去过很多地方,体验过很多风土人情,也掌握了许多种语言。
而且,因为林婉儿曾在明治维新时期,在日本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她的日语不仅极度熟练,而且比绝大多数日本人都还要熟练的多,换句话说,等于一个外国人不但熟练掌握中文普通话、掌握多种地方方言,还饱读中文诗书,对古汉语和文言文都有深入研究,再加上东亚人长相几乎没什么区别,所以她在日本,就像一滴水汇入大海,完全没有任何痕迹。
当林婉儿抵达京都的时候,已经是早晨八点四十分。
京都是一个生活节奏相对较慢的城市,虽然很早就实现现代化,但传统建筑保留的非常好,所以这里不但有很多古刹,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古宅,比如伊藤家族的老宅就在这里。
与遍布新贵的东京不同,京都隐居着很多在日本手眼通天、根深蒂固的老钱,可谓是卧虎藏龙。
林婉儿没有着急立刻去金阁寺,而是先沿着金阁寺的方向,在京都老城内的小巷里,肆意闲逛了一阵。
逛到肚子饿了,她想找家店吃顿早餐,无意间看到一家打着百年老店招牌的“斋藤小姐汤豆腐店”,她嘴角微微上扬,随后便独自走进店里坐了下来。
汤豆腐是京都比较传统的吃食,食材比较简单,就是嫩豆腐、海带和鲣鱼,再搭配日式酱油或味噌等调味料一起煮。
不过,这家店与其他店有所不同。
这家店的招牌,不是传统的京都汤豆腐,而是普洱松茸汤豆腐。
店面不大,经营者是一对年迈的老夫妻,墙上的介绍中,写着这家店最早创立于1897年。
林婉儿走进店里,男店主便热情的招呼:“请随便坐,菜单就在桌子上,需要点单随时叫我。”
林婉儿点点头,寻了一个角落坐下,看了一眼菜单,指着最上方、最显眼的“普洱松茸汤豆腐”说:“来一碗招牌吧,谢谢。”
“好的,您稍等!”男店主鞠了个躬,便去了后厨烹制。
很快,一份很简单的汤豆腐便端到了林婉儿面前。
汤汁味道清新之中又带着浓郁,那是茶香与松茸香味融合的奇妙味道。
林婉儿摘下口罩,浅浅的尝了一口热汤,脸上立刻露出满足的微笑,轻声道:“味道很棒哦。”
男店主一边用毛巾擦着手,一边殷勤又自豪的介绍道:“京都有无数汤豆腐店,但普洱松茸汤豆腐只有我们家有,这是1899年根据京都传统汤豆腐改良出来的。”
林婉儿完全一副日本呆萌少女的模样,惊叹道:“啊斯国一……竟然有这么久的历史。”
男店主笑呵呵的说:“没有没有,在京都一百多年历史的店其实不算很老,这里还有四百年的店。”
林婉儿点点头,故意问他:“如果没记错的话,普洱茶应该是华夏的特产吧?你们家曾祖父为什么会用这种原材料?”
男店主表情立刻变成一脸敬仰的模样,说:“1899年我曾祖父的汤豆腐店刚开了两年,但因为当时竞争太激烈,他的生意不好、濒临倒闭,当时他夫妻二人带着三个孩子,大雪天在汤豆腐店门口叫卖,日子过的十分清贫,那时候一位游历过华夏的斋藤小姐住在京都城中心,那时斋藤小姐在京都城中心有一处又大又好的宅子,宅中收养了许多孤儿,斋藤小姐人美心善,见他的汤豆腐店总是门可罗雀,就特地让他每日给府中送五十份汤豆腐,让先祖有了养家糊口的能力,后来斋藤小姐还将游历华夏时带回来的普洱茶叶和干松茸拿给他,让他改良配方,所以后来才有了这独一无二的普洱松茸汤豆腐。”
说到这里,男店主眼眶红润,感叹道:“曾祖父一直说,斋藤小姐是我们杉木一家的恩人,如果不是她,当初他和太太以及三个孩子恐怕都挺不过那个冬天,后来斋藤小姐离开京都再也没回来,他就把店名从杉木汤豆腐店,改成了斋藤小姐汤豆腐店。”
林婉儿面露惊奇,思绪却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的京都街头。
那时候,京都的雪比现如今的冬天还要大得多,也冷得多,她坐着轿子从京都老城经过,看到衣衫褴褛的一家五口,冒着雪在街边叫卖汤豆腐,眼看三个孩子冻得瑟瑟发抖,手、脸和耳朵都生着冻疮,心里不忍,便对那家男主人说,让他明日一早,送五十份汤豆腐到府上。
那男人知恩图报,送来的汤豆腐不仅用料扎实而且分量十足,虽是不那么好吃,但也能看出着实用了心思。
于是林婉儿便让他次日再送五十份,如此持续十天,林婉儿发现他她每天送来的汤豆腐不但品质没有任何下滑,反而因为有了收入和利润,所以还逐渐多了些昂贵配料。
而过去的那十天里,林婉儿因为吃不惯他的汤豆腐,便试着将少许普洱茶叶和松茸干一起放入汤豆腐中二次加工,几次之后,她找到了最相宜的配方,让汤豆腐的味道大为改观。
也是觉得那店主人品不错,林婉儿便将自己闲来无事琢磨出的配方传给了他。
没想到,这家店竟然从那时候一直开到现在,连配方都几乎没变。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店铺的名字竟然还改成了斋藤小姐。
斋藤浅子,便是当年林婉儿在京都生活时的化名。
品尝着碗里与当年几乎没什么区别的汤豆腐,林婉儿不禁在心中感慨:“时光飞逝、岁月穿梭,回想起来,离开京都已有一百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