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汉柏 > 第三三七章 情况还算可以(4.1K)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三七章 情况还算可以(4.1K)

次日一早,天色愈发的阴沉,好像整个天都要塌下来一样,霍嬗带着近半的大军再次出发。

每走一里地,就会留下百人驻守,看这人很多,但是平均下来,每人也要负责四米多的路程。

但好歹任务还算是简单,&bsp&bsp他们只需要不让大雪堆积起来,把路堵住了就行。

霍嬗留下的都是西域诸国的兵马,不过他们不会不用心,也不敢不用心。

霍嬗定下的规矩是互相监督,而且他们为了自己活命,也不敢偷奸耍滑。

路一但被堵住,那谁也活不了,所以霍嬗提出要求以后,他们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提出撤退之人,连一个都没有,他们还算是聪明。

时间来到傍晚时分,此时的天色,不向平日里大亮,已经变得很黑。

霍嬗看了一眼天色,与身旁的两个观天象之人探讨了一下,一致认为用不了一个时辰,天就下下雪。

霍嬗吩咐旁边的张安世

“让传令官去传令吧,让后面的西域诸国兵马先行扎营,&bsp&bsp不要扎在一处,散开一些扎在路上,明日清扫之时简单一些。

我带着羽林虎贲和湟中,&bsp&bsp以及乌孙兵马再走一段距离,&bsp&bsp让兵马散开。”

“诺。”

霍嬗偏头对着肩头的小黑说道

“去周围看看,有没有敌人。”

兵马散的太开,防御能力下降,别被人突袭了。

霍嬗带着剩下的兵马继续前行,走了差不多十里路以后,把乌孙兵马留下,剩余兵马继续行走。

周围已经是漆黑一片,霍嬗带着羽林虎贲和湟中快速赶路,又走了差不多十里这才停下。

将士们开始安营扎寨,霍嬗伸手接住天上落下来的大雪花片子,松了一口气。

大雪花片子不可怕,怕就怕下雪沫子,沉,落下来以后会积压起来,太重了不好清扫。

若是再起一点风,那吹打到脸上,跟针扎一样,无孔不入,&bsp&bsp将士们就有罪受了。

但今日风不大,&bsp&bsp今夜估计也没风,情况可以算是良好,现在就看明日的情况如何了。

霍嬗把自己的袖子撩起来,接着伸出手臂,感受了一下温度,然后又松了一口气,气温不算是很低。

霍嬗这是苦中作乐,情况依旧不算是良好,云层积压的这么厚,还没有风,怕是要下一段时间。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五日内肯定是翻不过山,但是一定要翻过山顶,等过了山顶,情况一定会好很多。

霍嬗估量了一下情况以后,回了大帐,随后吃饭睡觉,养足精神。

次日,天还没亮,霍嬗就已经醒了,随后将士们也陆续转醒,收拾东西,准备继续出发。

霍嬗走出帐篷,雪还没有停,反而有一种越演越烈的趋势,他拿着木尺量了量大雪的厚度。

“一尺二寸,这雪真大啊!”

“确实大,仆从没见过这般大雪。”

旁边的小李子脸上露出了惊骇的神色。

而霍嬗面色也是凝重,半晌后他开口道

“目前还没事,雪片大,还没沉淀下去积压起来,就怕今日一过雪压起来。”

霍嬗看着远方的前路,他现在就怕山顶的一段路,那边雪肯定更厚。

但担心没啥用,继续走吧!

而且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下雪了,大宛那边就有可能放松警惕,大雪中翻山,危险性很大。

张安世被他留在了西域诸国那边,让他再最后边,主持留守兵马的事宜。

西域诸国不是一片铁板,需要有个人看着安排,所以田千秋临时顶上了霍嬗身边的差事。

“咱们不是多带了两千的马匹嘛,挑一千身强体壮的湟中将士,按原计划进行吧,让上官桀去主持。”

“诺。”

人选其实昨日赵破奴就已经选好了,霍嬗一下令,上官桀直接带着人马走了过来。

来到前方以后,五百人马带着一千的马匹停留,剩余五百人马,分成了八十三个小队,一个小队差不多六人,最后剩下两人分到最后一个小队。

一人带着两匹马,一支小队两个木板工具,八条绳子,排列整齐后沿着道路最中央的路线,踏雪,往前面而去。

每走五米,就会留下一支队伍,五八四十,共四百米,再加十五,正好一里地。

所有人员就位以后,大家开始行动了起来。

每支小队分成两组,每组三人,分列在这五米道路的前后。

剩下四匹马放在一旁,两人坐上马匹,把各自的绳子绑在马鞍上,另一头绳子由剩下的一人系在木板工具上。

这个木板工具,就是一块木板上,钉两个木棍,一头钉在木板上,另一头钉着一个把手,八字型分布。

等准备工作完事以后,清扫就开始了,在后面的一人抬起木板,插入雪中,木板上面往自己的方向稍微倾斜。

前面骑马的两人同时一夹马腹,马匹用力往前走去,后面的将士按住木板,木板推动这地面上的积雪往前走去。

两边的将士把雪往五米的中间位置聚集,聚起来以后,然后再推向道路两侧,有马匹,不缺力量。

没用五分钟,这一里地就清扫的差不多了,虽然因为工具不熟练,配合不默契,地面不平整的原因,积雪还是有所残留。

但是问题不大,几万兵马走过以后,也不剩下什么了,只需要把大量积雪清理,不然他们最前面的兵马太难走就行。

这一里地清扫完了以后,这五百将士继续出发,下一里地。

轮换的五百人马跟在后面。

他们后面是九千湟中,羽林虎贲在最后面,不过他们还没开始出发。

霍嬗定下的规则是五百人十二里地一轮换,三人一组,一人按三次木板,然后换人,三四一十二,要公平嘛。

这前面的将士,清扫完第一波以后,湟中和羽林虎贲这才出发。

按照霍嬗规定的速度前行,这一整日下来,基本没有耽误太多的行军速度,走了八十里的路程,霍嬗心里很满意。

“上官桀,让将士们再辛苦一下,你带着这一千人马,把山顶的十里路清扫出来,不然今夜过后,明日会更厚。

等咱们过了山顶,小黑去看了一趟,山那边估计没下雪,路途会好走很多。”

“末将领命!”

上官桀走了以后,孙尚凑了过来

“大都督想的这个办法,真是厉害,根本就没耽误行军。”

霍嬗瞥了他一眼

谷鷀<spa>  “别在这废话,你去带着一营羽林,把山那边靠近山顶的大宛斥候全给我清扫了,一个也不能跑了,带几个回来,我问问情况。”

“末将领命!”

霍嬗其实根本就没让小黑探查山那边有没有斥候,大雪封路,斥候范围霍嬗缩小到了五里,所以霍嬗没有确定消息有没有。

但只要想想就知道,肯定会有啊,隔着一座大山,除了霍嬗军中的西域诸国通风报信,肯定会有人在山顶等候。

只不过人数不超过百人罢了。

至于霍嬗怎么知道西域诸国有人通风报信,还是那样,没确定消息,但是绝对有。

不过霍嬗没心思搭理他们,此刻大雪封山,消息他们也送不过去。

等安排好事情以后,霍嬗没再管,安营扎寨自然有赵破奴看着。

进入帐中,小李子没在,他带着仅剩的两个个小宦官去准备霍嬗的吃食了。

本来小李子麾下有不少宦官的的,负责伺候霍嬗和刘据的,但他这次提前出发,没带刘据,过去了有大战,不太安全。

所以大半的人手都留下来伺候和保护刘据了,他们可都是一帮子大内高手,刘据的最后一道防线。

霍嬗在生活这方面很舒服,想吃啥就给小李子说,午饭时在赶路,吃点干粮和肉干就行,晚饭和早饭那肯定需要吃点好的,他还在长身体。

每次安营扎寨,霍嬗的大帐那肯定是最先架起来,这个时候就是小李子最忙的时候。

霍嬗吃完了晚饭以后,躺在榻上睡了一会,孙尚回来以后,小李子唤醒了霍嬗。

霍嬗躺在床上没起来,枕着胳膊,看着坐在榻边地上的孙尚问道

“问出来了点什么没有?”

孙尚嘿嘿一笑

“回主公,问出来了,大宛三万五的兵马,康居两万五的兵马,他们确实是奔着我们来的,准备趁我们立足未稳突袭,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霍嬗闭上眼睛

“行,知道了,下去休息吧。”

孙尚站起身行礼后退了出去。

霍嬗看着帐顶,不屑的笑着念叨了一句

“一帮子蠢货,还突袭?”

可不就是一帮子蠢货嘛,他们根本就不会突袭。

霍嬗领大军就算是过去了,己方兵马地势高,大宛兵马地势低,霍嬗已经提前有了准备,他们怎么冲?

敢来,霍嬗就能借着地利冲死他们。

突袭,玩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或许,他们是防御来的,想把我困死在山上。’

霍嬗觉得他自己猜的不离十了。

霍嬗心里有这个答案,是因为下山以后的地形原因。

翻过山以后,那边只有一条下山的路,而这路正对着一个湖泊。

这个湖泊北边连接着湖泊,霍嬗要往西进大宛,北边走过去没路,所以就需要绕过这个湖泊。

而这个湖泊虽然不大,但是它是一个椭圆形,一头北侧接着山脉,一头与山脉形成了一个夹角。

这个夹角处是一个小平原,大宛和康居的六万兵马,就位于这个平原之上。

霍嬗麾下都是骑兵,而且这些兵马,除了羽林虎贲,其他各军九成九的都没入过水。

所以他要往西进入大宛,就必须往南通过这个小平原,这样才能进入大宛。

敌方六万的兵马,选择的这个位置,那是顶顶好的。

至于知道这条路过去有个湖泊挡路,霍嬗为何还要走这条路,这个原因很多。

总的原因来说,这条路最近,最好走,对过去以后的行动最方便。

最近是霍嬗带着兵马从乌孙过来,这条路自然最近。

他虽然可以带着兵马从乌孙那边顺着各山脉谷道进入大宛,但是太远,路也不好走。

霍嬗也可以往南行走,借休循的鸟飞谷进入大宛,但是路程下来,要多出五六百里地。

至于最好走,这段路结合最近和差不多近的路线,还真就是进入大宛最好走的路线。

至于过去以后对接下来的安排问题……

首先,下了山,这个湖泊最合适就是饮马地,山上无水,十几万兵马的马匹,水源是个大问题。

说起来,天冷,水有冻住的危险,但是这雪正好帮了忙。

除了这个湖泊以外,还可以在这个小平原开口出休整一番。

然后顺着河流上游往下游进入大宛,然后从各支道处改变方向,沿着平坦河谷,直奔大宛的各小城池和三大城。

大宛是一个游牧和农业并行的国家,但是他们的农业发达,那只是相对于西域来说。

而对于大汉来说,他们就是一个游牧国家,而他们一开始本就是游牧,慢慢发展出了农耕。

所以因为他们的历史,以及现在他们游牧的身份,他们建城,开艮土地,都是在河流沿岸。

因为他们依赖水源,他们的地是不浇水的,他们的这片地方确实好,气候好,而且他们的农业还没大汉那么的发达。

他们依赖水源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牛羊马匹。

虽然在农业越来越兴盛以后,水源不是那么缺了,但是一直生活在河流沿岸,自然不能再草。

而且水草,水草,这个词不光是分开说,也有有水的地方草就茂盛的意思。

所以大宛的城池,富饶区域,大势力聚集区域,都是在河流沿岸。

而霍嬗从上游出发,可以一路的横扫下去,很方便,而且沿着河谷,道路也好走。

所以霍嬗才选择了这条路,各方面都很好啊,至于现在大宛堵路,灭了他们不就行了?

至于这个位置这么重要,大宛为何不在山顶建成,扼守住这个地方呢?

原因有很多。

首先,西域诸国乱糟糟一片,但是大规模战争基本没有。

其次,大宛是个游牧国啊,农业发达,他还是个游牧,骑兵是主流,城池不符合他们的情况。

还有,大宛是个大国,他们不怕山这边的那些小国,而且有着山脉天险存在,他们的主要应对方向是在西南北边,东边不考虑。

最后,这条路最好走,不代表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