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折梅风华录 > 第123章 除夕危夜,两处风生(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3章 除夕危夜,两处风生(九)

天灯楼,位处蓬莱湖入蓬莱湖岛的小码头边,是只有在每年腊月三十到次年元月十五才会在宫中开放的小楼。

在这座小楼里,收满了各种从大楚各州郡呈上来的各式花灯,而这些被收藏进天灯楼的花灯,将会被天灯楼的掌灯师傅挑选出来,然后再交由玉阳城中的制灯坊,按样赶制出一大批来。

这些赶制出来的花灯,将会在元月十五那天之前,被完完整整地分发到玉阳城中街道各处悬挂起来,然后打造出一个元月十五赏灯节,让玉阳城彻底变成一座不夜城。

而怎么样才能保证元月十五那天挑选出的花灯都是好看的,是受百姓喜爱的,这就是为什么天灯楼要在今夜举行一场放灯祈愿活动的原因了。

这些从各州郡呈上来的灯笼,会先放一部分在天灯楼,然后大臣和世家公子小姐们在前往蓬莱湖天璇宫赴宴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些灯笼之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写上自己今年的愿望。

然后是水灯便放水中,是挂灯便挂起来,是天灯便放到空中去。

然后天灯楼的掌灯师傅再从这三种灯中,记录出哪些是最受官员和世家小姐公子们喜爱的灯,然后分别挑出几样排名最前的,最后送到制灯坊去。

所以在前往蓬莱湖之前,在天灯楼放灯祈愿,这已经是大楚传承了几十年的规矩了。但虽然是规矩,可这项活动依然很受众人的喜爱。

尤其是那些早就倾心互许的世家公子小姐们,他们就很喜欢在天灯楼前一起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花灯,然后写上心愿再放出去。

所以当沈月华带着许凌风来到天灯楼的时候,这里早就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放灯祈愿的人了。

因为是需要呈送到宫里挑选之后,才能出现在玉阳城街头巷尾的花灯,所以这些花灯即便是还要挑选过一遍,但能呈来到宫中的,不是制式精巧无比,就是一眼看过去美仑美奂。

花灯,花灯,有时候真的能让人看花了眼。

所以当沈月华行走在各种花灯前的时候,只觉得自己是看到哪个,就觉得对哪个都满意,又正是因为都满意,所以她根本挑不出个所以然来。

“完了完了,这些花灯哪一个都那么漂亮,叫我怎么挑呀?”沈月华有些哀怨地说道。“小凌风,你赶紧帮我挑挑呀,看一下到底哪个花灯是比较独一无二的。”

“不如郡主先告诉我,你想放什么灯先,现在这里的灯这么多,的确有些难挑。”许凌风亦有些为难地回道。

“嗯,”沈月华用手指托着下巴想了一想后,突然灵光一闪似的转头过去对许凌风说道,“如果让我来选的话,我更想放的是天灯,民间不是经常传说,放天灯的时候,把心愿写到灯上面,然后放到天上去,是最容易被天神看到的吗。”

“那我们就去天灯那边挑挑。”许凌风道。

沈月华听完点了点头,然后两人便朝着摆放着天灯的地方走去。

等到了摆放天灯的地方之后,沈月华只觉得自己更难挑了。因为今年呈上来的这些天灯,可以说是有灯上图案夺人眼目的,有灯本身制式奇巧的,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小凌风,我是实在挑不出有什么灯是我喜欢的了,所以还是你挑吧,只要是你挑的我就都喜欢,而且直接用掉。”依旧挑不出来的沈月华只好转过头去对身后的许凌风说道。

听到沈月华这么说,许凌风有些犹豫地想了一下之后,才开口对沈月华说道:“群主你说的是真的,只要是我挑的,你都喜欢?”

“没错。”沈月华肯定地答完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继续问道:“诶,小凌风你这话的意思,是你已经看上喜欢的了?”

“嗯。”许凌风点了点头,然后走到一个灯笼前,随手就将那灯笼拿了起来了。

沈月华看着许凌风拿起来的这个灯笼,只见这个灯笼只简单地用了红纸去糊上,且纸上并没有什么夺人眼目的作画,做工也极其精简,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天灯。

沈月华看着这个天灯,不免觉得有些奇怪。

制式如此普通的天灯,居然也可以呈到宫里来,这倒是让她有些大开眼界了。

沈月华这时眨了眨眼睛,看向许凌风,有些疑惑地开口问道:“小凌风,你为什么挑这个呀?”

许凌风这时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回道:“我挑这个,是因为凌风觉得,虽然它是简单了一些,但胜在大巧不公。而且,天灯楼放灯祈愿,主要也是为了祈愿,而用什么样的灯笼祈愿,其实并不怎么重要。何况,如今郡主在这些好看的灯笼之中挑不出喜欢的,那不如就用这个,它也很独特,不是吗?”

听许凌风这么一说完,沈月华也点了点头回道:“听你这么一说,倒也的确是这样,那我们就选这个吧。”

沈月华说完,便从许凌风的手中接过了那个灯笼。

接过灯笼之后,沈月华便转头对着里面看守着灯笼的小内侍说道:“小公公,我就要这个了,你帮我记下来。”

那小内侍听了,忙乖巧地点了点头应了句“是,郡主”,应完之后,他还递给了沈月华一支毛笔。

接过毛笔之后,沈月华仔细地打量了一下手中的灯笼,终究还是忍不住好奇地转头对那小内侍问了一句:“对了小公公,这个灯笼我看起来不是很特别呀,可为什么今年你们会把它选进宫了?它是哪个地方呈上来的呀?”

那小内侍一听,忙低头回道:“回郡主,这个灯笼是燕州那边传上来的,至于它有什么奇特之处,我也不知道。不过这个天灯,是当初掌灯师父极力将它保进来的,说是这里面有什么玄妙,可是因为它太普通了,所以今夜选它的人一个都没有,也就是说,这灯笼到底有什么玄妙之处,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哦,是这样啊。”沈月华听完,又看了手中的灯笼一眼,然后继续喃喃地,似自言自语地说道:“燕州那边,不就是大楚的香都燕州吗,还是百年前助太祖皇帝开国的天女的师门所在地,也是孟叔叔现在在镇守着那片地域。”

许凌风听着,不免有些好奇地开口问:“那郡主觉得,这灯笼里面,会有什么玄机呢?”

沈月华闻言一笑回道:“这我怎么可能会知道呀?不过你运气还真好,随便一拿就拿到了一个暗藏玄机的灯笼,而且,今夜居然还是我们第一个拿到它的,怎么说也是跟我们的缘分啊,所以我现在是越看这个灯笼我越喜欢了。”

沈月华说完之后,拿着笔抵着下巴,话题一转对着许凌风说道:“你说,我们在这个灯笼上面写什么好呢?”

“郡主不如就写,方才你跟我说过的,你的愿望吧。”许凌风想了想之后回道。

沈月华一听,双眸一抬,看着许凌风笑道:“这提议不错,那我们就写这个。”

沈月华说完之后,便提笔在灯笼上面写下了“海晏河清,盛世长存”八字。

写完之后,沈月华便将笔交还到了那小内侍手中,然后又从小内侍的手中接过来了点燃天灯的火折子。

就在他们准备将天灯下面的火引点燃之时,沈月华突然听到耳边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女子的声音,只听得她开口说道:“哟,这不是郡主吗?”

沈月华听着这声音挑了挑眉,真是冤家路窄啊,她就放个灯笼而已,怎么还会碰上李苓儿啊!

不过既然人家都开口对自己说话了,她自然不好什么话都不回,便也只好暂时将点灯的这事情搁置了下去,转头对李苓儿开口说道:“原来是苓儿呀,这么巧,你也过来放灯祈愿了?”

李苓儿这时已经走到了沈月华和许凌风两人的身旁,听到沈月华对自己这么说,她便笑了笑开口回道:“是呀,我和令仪姐姐刚过来,不过令仪姐姐她刚才遇到了一个熟人,所以她没跟我在一起。”

“哦,这样啊,”沈月华打了个哈哈之后,又对李苓儿继续说道,“那既然苓儿你都来了,那就赶紧挑灯祈愿吧。”

“好。”李苓儿笑着应完之后,又往沈月华的手中看了一眼,然后似有些惊讶地开口继续道:“郡主你怎么挑这么个灯笼啊,这灯笼看起来平平无奇,跟周围的这些灯笼比起来,简直就是格格不入呀。”

沈月华听完李苓儿这话,不免嘴角一扯。

她就知道李苓儿是过来找茬的,绝不只是仅仅要跟她寒暄两句这么简单。果然,这不就逮着了机会,开始奚落起她来了。

沈月华自认为自己肚量还是算大的,如果是在往常,李苓儿对自己说了这样的话,她估计也就笑笑过去了,但现在……

沈月华想着,抬眸看了一眼对面的许凌风。

果然,只见许凌风这时,已经目露愧疚地看向了她。

估计小凌风他也不会想到,只是小小地挑个灯祈个愿,居然还能被人逮着了,可了劲儿的去贬低奚落吧。

而且这个灯笼还是他亲手挑的,结果现在却害她被人奚落,估计他是在愧疚这件事儿吧。

所以,这事放在往常,虽然她沈月华可以笑笑就过去,但现在,她可不会就这么轻易地让这件事儿就这么翻篇。

下定决心之后,沈月华眸子一侧,瞥了一眼李苓儿后,接着沉声说道:“苓儿姑娘,你这话说得可就有点不对了。”

李苓儿一听沈月华的声音变得低沉了一些,不知为什么,她只觉得自己的心莫名寒了一下。

所以她先是双眸微微一瞪,小小地惊吓了一下,然后过了一会儿,她才深吸一口气问道:“郡主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我这话的意思很简单,”沈月华嘴角微微一勾,依旧冷声回道,“我就是想问苓儿姑娘一句,你是觉得,放灯祈愿,是灯比较重要呢,还是祈愿比较重要呢?”

“这,”李苓儿语塞了一下,“当然是祈愿比较重要。”

“而且祈愿的话,心诚就好了,对吧?”沈月华又问了一句。

“……是。”李苓儿犹豫了一下之后点了点头。

“这不就是了,”这时沈月华收回了目光,不再看向李苓儿,“既然是祈愿比较重要,而且还是心诚就好,那我用什么样的灯祈愿,其实影响并不大,对吧?”

“是,没错。”李苓儿应完之后,又有些不服气地继续说道:“可是,郡主也应该知道,今夜我们在天灯楼放灯祈愿,除了祈愿之外,还是为了十五天之后上元节而准备的,这,郡主如今随便选个灯笼,真的合适吗?”

听了李苓儿这话,沈月华不免又是一笑,这次她语气不再低沉,刚才眼中冰冷的目光此刻也缓和了许多:“苓儿姑娘又言重了,我也不妨告诉苓儿姑娘,我挑的这盏灯,在今夜拿起它的,我还是第一个人,所以可想而知,这盏灯有多不被人看得起了。那不知苓儿姑娘是觉得,这整夜之中,只有我一人挑了这灯笼,然后会给十五天之后的元宵灯会,造成什么影响吗?”

“这,”李苓儿脸上的表情僵了一下,“自然也不会。”

“这不就对了,”沈月华这时转了回头,然后打开火折子,在那灯笼之下点燃了火引,“正是因为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而且我自己也喜欢这个灯,所以我做好祈愿就好,又何必去管其他呢!苓儿姑娘,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李苓儿这时已经一脸不服气的鼓起了嘴,但对于沈月华这话,她却半分也无法反驳,最后只好点了点头,应了声“对”。

沈月华听到李苓儿那极不甘心的一声“对”,却是满意地笑了笑。

笑罢,沈月华也不再理李苓儿,而是扶着那天灯,等到那天灯膨胀起来后,她便松开了手,然后任由那灯向高空之中飘去。

看着天灯在空中越飞越高,直到仰头目光继续追着那灯笼的方向都有些费劲了,沈月华才低下了头对李苓儿继续说道:“苓儿姑娘,我已经祈愿好了,那我就先走了,你请自便。凌风,我们走吧。”

沈月华说完之后,便将那火折子递到了小内侍面前,等到小内侍把火折子接过去之后,她便带着许凌风头也不回地往远离李苓儿的地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