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嫡女微胖 > 第170章 不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休整了一夜,王氏心情还算不错。

叫来管事婆子一问,这几日府里各处都照常运转,一点儿纰漏没出,积攒的一些要她拿主意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紧急的。

王氏娘儿俩走的时候就没带什么下人一起,说的是王家不缺伺候人的人,可其实是王氏怕她不在,屋里乱套了,有她身边得力的丫头们看着,莫誉身边也没有没眼色的婢女动不该动的心思。

说来孩子都十几岁了,王氏和莫誉夫妻俩早没有少年夫妻的黏糊劲儿,莫誉也不是没有姨娘通房什么的,可没哪个女人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来糊眼睛。

所以翌日一早,王氏带着莫瑾再往诚院里去,已经是神清气爽得多了。

娘家再好,那也是娘家。娘家是什么,是女儿家前头上了轿子,迎亲的人敲锣打鼓的喊了起轿,娘家在后头立马要一盆水泼在大门外,还必须泼得一点儿不剩,表示嫁出去的女儿以后就是泼出去的水。

特别是娘家不理解自己,王氏住了几天心里也没舒坦起来。加之她在夫家的这十几年,诚毅侯府的下人们伺候人,都是家生子一代代带出来的,王家却多是显贵之后后买的,往常在婆家,总是提起娘家来处处都是好的,真住回去几天,王氏心底不愿意承认也得承认,还是在自己家习惯,舒服。

莫颜早就知道了三婶娘儿俩回来了的消息。吃完早饭还没下桌,听到洺黎禀报说三奶奶和二小姐来了,也并不觉得奇怪,起身对着王氏福了福,见莫瑾看着她没反应,就自管坐了下来。

按理莫瑾该给她行个平辈礼,她也是要还礼的。只是莫瑾知道免不了要碰见莫颜,见着面了,王氏看了她几眼,她就是硬着头皮不想跟莫颜打招呼。

亲事的事情,莫瑾心里还是有些怨的。任谁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都够不着的好处被别人得了,心里怎么都不是滋味儿。而为了这事儿她父亲母亲吵成一团,从毅堂吵到诚院又吵回外祖家,罪魁祸首却还是这太太平平的模样。

王氏斜了莫瑾一眼,心知怕是要惹婆母不高兴了。诚毅侯府自诩王公贵族,最是在意规矩礼节的。就是她,自打进了莫家门,这么些年在规矩礼节上也都处处注意。因为做错了,不仅要挨婆母教训,还会被人看不起。

谭氏的视线在莫瑾身上落了一瞬,却是没有开口就移开了,对着王氏身边的婢女说道,“去请三小姐四小姐也过来,今儿人齐全,热闹热闹。”

王氏当是这几天不在,谭氏这是抬抬脸呢,当即扭头,“快去请去吧。一会儿二奶奶四奶奶也都到了。”

两个庶女在她手底下一直都谨小慎微的,婚事还拿捏在她手里呢,所以王氏走之前,回来之后,压根儿没想到两个庶女头上去。

莫颜垂着眸子,却在疑惑,谭氏这时提莫芜两人干嘛。她虽则是怕麻烦,借着怀轩要搭灶把莫芜两人推远了,可是也是想着顺手就不让她们再凑过来了,不然王氏回来了,看着自己房里的庶女跟她莫颜好到一块儿做针线,心里岂能舒服?心里不舒服,不用王氏动脑子动手,服侍的人就能给这姐妹俩穿小鞋了。

所以她巴不得莫芜莫孜不要再往她面前凑了,也巴不得王氏和莫瑾不知道这茬也永远别翻腾起来。

方沉音和秦娟很快就来来,秦娟照例是拉着小莫敏一道,小莫敏奶声奶气请来一圈儿的安,眼神就盯在案几上的糕点盘子上不动了。

洺黎习惯性的单独拿了个干净的空的小盘子,用手帕包了手,从案几点糕点盘子里各样都拈了一块儿,放到莫敏面前。

大家都习以为常,连谭氏都是懒得皱眉了。只莫瑾嫌弃的看了一眼就撇过头去。莫颜暗暗叹了口气,看来四婶是没听进她的话。莫敏那么小,在人前这个样子完全就是惯出来的,可怜她娘贪这点儿小便宜,把女儿养的如此没品没相。

莫芜莫孜来了跟没来也没什么区别,不过是匆匆行李问安,就退到最不起眼的地方坐着。

都到齐了该寒暄的都寒暄了,谭氏清清嗓子,堂屋里就都静了下来,她眼珠子在屋里轻轻一扫,“这几天老三媳妇不在,大家都看到没有?府里是齐齐整整,什么事儿都没得让人挑毛病的,这些年,老三媳妇没白费心费力啊。”

王氏脸上一红,这样被婆母拎出来当典型夸夸可真是让人不习惯,难道是莫颜的事情上婆母不肯退让,就在这上头低头示好?王氏谦虚的朝谭氏稍稍弯腰,“母亲抬举媳妇了,这可不就是媳妇该做的事么,不值得说道。”

谭氏呵呵一笑,却是朝莫瑾笑的,“这次回外祖家,可有没有问问你外祖父外祖母怎么教出你母亲这把管家好手的?”

母亲被夸奖,祖母高兴,莫瑾脸上也有了光,笑吟吟道,“那倒不曾问,光顾着跟表姐表妹玩去了。”

谭氏笑着点头,“说来你母亲这么能干,都是你外祖父外祖母教得好。这些子本事,可不就是闺中时就该学起来的么。老三媳妇,你说是不是?”

“是,母亲说的是。”王氏突然觉得心里毛毛的。这些年婆母让着她,这样高调夸奖她还真是少见,听着总是不习惯。

谭氏看向其他几个媳妇,“你们啊,也都是命好,做了娘了也没似老三媳妇这样里里外外都操心的。不过……”说着谭氏眼珠子又转向莫颜几个坐在一处的姑娘家。

“不过啊,”谭氏顿了一下,手上的茶盅盖子在杯口刮了两下,“我看咱们家的姑娘们也该学学了。都说拜师学艺,咱们家这不是现成的师傅么。”

大家眼神聚集在王氏身上,王氏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了,“母亲说的哪儿的话,媳妇可担当不起。”

“不,你担得起。也只有你担得起了。”谭氏正色道。

王氏心往下一沉,顿觉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