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一文临出发前,又去跟李营长打声招呼,这些人竟然也想跟着,还好他拒绝的快,就说先去找关系,等有眉目了就回来找他们,要不然人多眼杂,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这才歇了心思。

刘一文又把在火车上赢的钱,都分给了他们几个人,让他们可以出去逛一逛,多买点儿家里需要的东西,好一起带回去。

可是这些人,把这钱当成了洪水猛兽,全都摇着脑袋拒绝了,都说这就是经费,没有一个人肯要的。

刘一文最后气的没法,给他们都骂了一顿,说他们都是死脑筋,让他们花就都必须花光了,这也是任务之一。要不然,大家都在这干呆着,一定会引起别人怀疑的。

他的这一顿吓唬很好使,大家都怕因小失大,全都点着头答应了,但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真的做到。

他又给方才打个电话,要不是老婆提醒,自己早把这茬忘了。

方才听到他的声音,激动的大喊大叫,让他叫个够,自己才开口告诉他,过几天就去找他,也是给他个定心丸儿,这个买卖绝对黄不了。

苏兰兰上了车,她撅着嘴说道:“这都快中午了,这么多的事儿,你咋不早点解决,全堆到最后了,这到下一个地点,不得天黑了。”

苏子豪在车外面说道:“小妹,我看你们还是明天早晨再出发,这大冬天的,可是黑的特别早,哪有这个点儿出门儿的。”

苏兰兰忙给老公使个眼色,然后冲着外边的人招手,再见。还是赶紧走吧,这要真等到明天,一样又得磨蹭到这个点,什么时候都早不了。

车都开出去了,苏子豪在后面喊:“小妹呀,你们开车可注意点儿啊,可千万别被人查到了,要是真被抓起来,你们也不要怕,只要有大哥在,我一定把你们救出来。”

刘一文真想下去捶他一顿,这人在冒什么虎气,这是紧怕别人不知道,要喊得人尽皆知,盼着他们早点儿进去。

苏兰兰看老公愤怒的样子,她摇摇头说:“你就别跟他一样的,他也挺不容易的,都是这些年装疯造成的,这脑回路也不太正常了。”

苏兰兰的话音刚落,大哥那边儿,邻居的对话,直接把她逗乐了。

一位邻居问:“他在喊什么呢?这又发什么疯,在那儿大喊大叫的。”

另一个人却在旁边说:“疯子的话,你也听,那你的脑子也就不正常了。”

苏兰兰了然,他们不会华语。

刘一文真被安慰到了,他回头瞅了瞅,这可是你自己亲妹子说的,跟他可没一点关系。

他们敢大白天开着车,也是因为这里就是郊区,他们还是下乡,根本没什么人,谁会上那边儿去查,就算有人排查,他们也能提前躲过去。

大哥要给他们当司机,他们毫不犹豫的给拒绝了。要是真带着他,那行程肯定给拖慢了,东西也买不了多少,那运输就成问题。

苏子豪在后面跺着脚说:“都着什么急?怎么也不听我把话说完,这俩人毛毛躁躁的,还像个孩子,也没有个稳当劲儿,让我怎么能放得下心?”

绿叶跟红花小声嘀咕:“我瞅爹才毛躁,在这儿张牙舞爪的,多少人都在瞅着他。”

红花笑着说:“小心爹听见了,他来找你算账。”

两个孩子看见爹转过身来,他们马上就跑回去了。

苏兰兰新鲜劲儿过了,就开始无聊上了,她就把小白团子叫了出来,没想到大黑和大白,它们也跟来了。

有了它们的加入,她也有事儿干了,现在大黑和大白,每天都会进空间,甚至一天都进来好几次,它们也爱干净了,每天都在河里洗澡。

苏兰兰也就更喜欢和它们玩了,现在有事儿干了,但她还时不时的观察着周围,毕竟她们现在可是黑户,还是要小心些。

前方竟然是一个大农场,这应该是距离城市最近的一个,正好天黑之前到了这个地方。如果可以,今天晚上就在这落脚了。

距离城市不算太远的农场,都发展的挺好,毕竟这边的交通还是不错的,但是越往里去,路也不行了,偏僻的都没有人居住。

在那种地方建的农场,基本上都是国营的,他们春天去播种,秋天收获了,就都回来了。能运回来多少是多少,很多东西就烂在地里,要不然怎么会慢慢荒芜了。

快到农场的时候,苏兰兰把小白团子它们,全都送回了空间,其实把大黑留下也行,可是这个小家伙,它还不能离开太久。

她还特意告诉小白团子,路上就先不要叫它们,等上山的时候,再带着它们,要不然它们总在外边,孩子们该着急了,毕竟家里还有一窝崽子。

苏兰兰以为这个农场,是以种粮食为主的,没想到这里居然有一个大牧场,养了很多奶牛,难道是离城市近的原因吗?

她看着那些奶牛,马上就动心了,她的空间太需要了,这样的品种还真没有。空间里只有大野牛,有时候也会挤点儿牛奶。

一开始兴致上来的时候,她还存了不少。毕竟那些东西放在空间里也不坏。可是,留着留着没啥用,也就放弃了。

主要是这东西,她没法往出拿,实在是找不到好的借口,所以没少往家里拿奶粉,孩子们都喝那个呢!有时候,大黑不在家,孩子们也会给小狗崽冲点儿。

这要是让外人知道,还不得骂他们败家子儿。其实要是放在后世,那宠物的待遇都老高了,甚至很多都超过人了。

刘一文看老婆那个兴奋劲儿,他笑道:“怎么啦,这是相中那些奶牛了,那有啥难的,看看有没有卖的,咱们买回去几头,用不了多久,咱们就有自己的奶牛场。”

苏兰兰点着头说:“咱们一定要多买回去一些,毕竟这个不能马上产奶,要是小牛儿还得养着。”

刘一文好笑道,要那么多奶牛有什么用,你忘了前段时间,你可真存了不少,就咱们俩能喝多少?也顶多做点心什么的,想往出拿,都找不到借口。”

苏兰兰想了想说道:“咱们要是有机器就好了,能把牛奶做成奶粉,奶片,还有好多的奶制品,那就能放住了,也能往出拿了。”

刘一文一听,这个主意真不错,他笑着说:“这还不容易,回头咱们把罐头卖了,直接让方才帮咱们买点儿机器,反正咱们有太阳能发电机,什么机器到了我手里,都能整明白了。”

苏兰兰兴奋地说道:“老公,你咋那么厉害,这下咱们要有自己的牧场,一条龙下来,肯定能赚不少钱。”

既然现在买卖做了,不差再多加上几样,再说回国以后,那边奶制品也需要,不一定非得往这边卖。

现在可是好多孩子,他们都喝不上奶粉,饿得嗷嗷叫,只能喝米汤。

她想到这里说道:“不知道咱们那边,适不适合养奶牛?要是可以的话,也建个奶粉厂。”

刘一文说道:“既然这边儿能养,咱们那边儿也没问题,就是养那个,可没你想的那么容易,不像咱们在空间里,那牛可会生病的,养不好会血本无归的。”

苏兰兰叹了口气,她怎么把这个忘了,老人都常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可不能脑袋一热,想啥是啥,各方面配备跟不上,这些都别想干。

“老公,咱们回去打听一下。部队让不让咱们自己养奶牛?养一头也行,这样就能给孩子们喝新鲜的牛奶,就算一头不够喝,也有借口往出拿了。”

刘一文摇摇头:“那品种好一点儿的奶牛,可是每天能产个七八十斤,咱们空间里出去的,那还不得更多,他们可劲儿喝,也喝不了的。”

苏兰兰怎么忘了,那可不是那些大野牛能比的。

她听到一头牛能产这么多奶,就更动心了,既然配备跟不上去,那就先从自己家着手,要是老大能学会,成为一个兽医也不错。

开汽车在她心目中,那就是一项技能,是应该人人都会,要是那孩子能学进去就好了,她刚要跟老公,把她的想法说了,前方已经快到了。

虽然现在没办法着手去干,最快也要过了这两年,毕竟现在大家都忙着抗灾,谁能顾上这些,自己的温饱都解决不了,还养什么奶牛啊?

但是想培养老大的心思,却在她心中扎根了,到时候还要看他的兴趣儿。要是人家实在讨厌,那也没有办法了。

可以先从养奶牛做起,将来要是能建立一个企业,从牧场到奶粉厂,再加上各种乳制品,让他从最基本的做起,脚踏实地,这样才能更稳当的发展。

刘一文在靠近农场不远处,停了下来说道:“他们有好多的大粮仓,看来存粮还真不少,用不了几个农场,咱们就能收够了。

苏兰兰一想到钱,小脸沉了下来,这钱还没捂热乎,就要拿出去了,这可是大哥给她的零花钱。

刘一文看老婆的小样子,他轻笑道:“这些就算挪用的,回头咱卖了东西,就给你补上,全存起来当小金库。

这次也是没办法,毕竟机会难得,以后要是想捐粮,还得再找借口,不如这次一勺烩了。”

苏兰兰点点头,她再舍不得也不行,现在好多人在饿肚子,自己怎能计较这些。

他俩都把卖首饰的黄金,全都给忽略掉了,那些才是想换钱,买粮食的。

苏兰兰大方地说道:“那你就把这些钱都买了吧,那可是六十万,肯定足够了。”

刘一文笑道:“老婆,你的数学肯定不太好?就算这边几毛钱一斤,你想一想,60万块钱能买多少粮食?虽然解决不了啥大问题,但起码是咱们的一片心意。”

苏兰兰撇嘴,那么老多的钱,就只是一片心意,可真是说得轻松,不要忘了这可是几毛钱一斤,跟国内的黑市,可差了十倍还要多,那得是多少斤粮食?

她虽然这么想,但还是说道:“其实捐粮只能缓解,只有解决了干旱才是根本,可咱们都没那个本事,现在只能指望那些种子。

要是那些种子真能有点用,咱们这边能有个好收成,也能多少缓解一下。毕竟从前咱们这儿,不就是全国的大粮仓,可是盛产粮食的大省。”

刘一文赞成:“可不是,那种子肯定管点儿用。还有师长都说了,咱们国家也在谈进口粮食的事,这已经不是秘密了。那才是大头儿,咱们这点儿东西,都不够大家喝口汤的。”

苏兰兰点点头说道:“具体啥时候我不记得了,以前我在网上还真看见过,应该就是这一两年,大批的进口粮食,真正缓解了灾情。”

不管从前,还是现在,都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又不是只有她们在捐,她都听哥哥说了,他们也捐了挺多。

苏兰兰和老公进空间,全做好了伪装。她简单易了容,一看就是个混血,而老公还是那个憨厚的大叔,现在还没时间给他换个新的,只能先用这个了。

他们的证件又做了一套假的,全都焕然一新,这才上了车,往农场开去。

他们一路打听,还没等他们到地方,就有热心的人去通知农场主,人家就都出来了。

这个农场主叫卡布斯基,一听他们的来意,非常的热情。因为他们前一年大丰收,现在仓库里还有好多粮食,再不卖了,来年又变成陈粮了。

毕竟他们这边偏远,交通不发达。谁买粮食,不到这边,嫌弃运输费用太大。

苏兰兰这才知道,城市的另一边,那才是发达的,那边交通好,就是他们救灾的粮食,应该也是从那边买的,这边的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事儿。

这毕竟是通往大山的一条路,这个农场相比往里的,应该还算好一些,真要是交通跟不上,很多东西运不出去,原地再消化不了,最后就都坏掉了。

整个农场,也不是特别的大,还有一个大牧场,竟然还能剩下那么多的存粮,看来他们今天的收获会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