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正午的太阳,如同一个耀眼的大火球,烧灼着大地,空气中的水蒸气仿佛也在沸腾着。
哪怕昨夜刚刚下了一夜的暴雨,哪怕北边就是波涛滚滚的黄河,哪怕南边就是树木参天的秦岭。
这道山塬上的生灵们,还是在刺眼阳光的淫威下,萎靡不振、昏昏欲睡。
树叶耷拉着、枝条耷拉着,虫儿、鸟儿、大大小小的动物们,也懒洋洋得躲在阴凉处,不想动弹。
突然,地面传来了震动,几只懒洋洋得、正在草丛中觅食的鸟儿,警觉地抬起了头,四处观望。
震动声越来越响,这些鸟儿终于不情愿的挥动翅膀,飞往远处,逃离这令人不安的震动。
东方远处,在水蒸气的波光浮动中,慢慢现出了一支队伍。队伍愈走愈近,很快便大概看清他们的样貌了。
走在队伍正前方的,是一名身高10余米的巨人,身披红色长袍,左手持着一根顶端镶嵌着耀眼红宝石的法杖。
领头的巨人身后,是数百名身高8米左右的巨人。巨人们大多身穿红色铠甲,手持棍棒、巨锤等武器。
不少巨人身上还带着轻重不一的伤势,队伍的末尾,有一辆巨大的木制拖车,几名巨人连推带拉的驱动着。车上,有一只受伤的大熊猫,正萎靡地趴着。
时值正午,在烈日的暴晒下,这队巨人显得有些精疲力尽,有气无力的走着。
突然,领队的巨人举起右手,示意队伍停止前进。
几乎在领队巨人举起右手的一瞬间,整支疲惫的队伍便停止了行进,如同一个整体,没有发出一点杂音。这支队伍的纪律性之强、战士们的素质之高,可见一斑。
不多时,队伍的正前方,两名巨人斥候匆匆跑来。来到领队巨人面前,右手握拳置于胸口处行礼。然后不顾大口喘着的粗气,汇报侦察的情况:
“禀大司祭:前方十里处,金族约4000余步兵已列阵完毕。”
“可有其他路绕过?”
“这条路虽然比昨日过的山谷要宽许多,但北面是水流湍急、深不可测的河水,南面是高耸险峻、树木丛生的南山,如果要绕道,恐怕……”
“知道了。”
被称为大司祭的领队之人,打断了探子的话,看着前方思索着。硬闯——他这千余人估计要死伤大半,绕道——前途未卜不说,万一那个人追上来……
那个人很长时间没有消息,大司祭心中不但没有庆幸,反而是沉重万分。因为这只说明一件事,那个人先去追杀其他几支突围队伍了。
前日,他们越过了只有一条羊肠小道的稠桑原。万幸的是,金族在稠桑原的裂隙处,只部署了不足百人的守卫,被他们轻而易举地的冲破。
如果再多一些守卫的话,想要闯过那几乎无法容下两名普通人并排行走的裂隙,而他们赤族这巨大的身躯——真的是让人后怕不已。
队伍的后方,一阵急促的奔跑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禀大司祭:金族一千余轻骑兵,已于今日凌晨穿过稠桑原,并急行军而来。现在距我军应不足五十里。”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已没有时间再让大司祭犹豫。
“前进!冲破敌阵!”
“诺!”
在大地的震动中,数百名巨人列队前进。
…… ……
梦中出现了画外音:
“潼关,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关于潼关名称的由来,《水经注》记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不过,这是数千年之后的事情了,因为现在人们所称的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这时的潼关,不但没有石头建成的关口,连片木头栅栏都没有。有的,是4000余名严阵以待的金族武士。”
梦中的画面转换,来到了“潼关”。
“潼关”处的金族战士,最前面两排的士兵,金盔金甲,盔甲上镌刻着奇怪的符文。
其余的士兵,大多都是没有盔甲,只穿麻布织成的衣服。
不过,所有士兵手中的武器却极为精良,长矛、各式弓弩上,都布满了各种符文。
方阵的左边,是暴雨之后,波涛汹涌、水流湍急的黄河;方阵的右边,是山体陡峭、树木丛生的秦岭山脉。
他们在本就不宽的塬体上,列成两个巨大的方阵,卡住了巨人们前进的必经之路。
两个方阵之间,站着一名金盔金甲的将军。他双手拄着一柄巨剑,冷冷地看着渐渐逼近的巨人队伍。
巨人队伍在距离金族方阵百余步处停下脚步。身披红袍的大司祭,观察着对面高地上的金族方阵:
每排200人左右的20排金族武士,组成了两个方阵,他们只有武器、没有盾牌。
第一个方阵由12排持长矛的武士组成,方阵上方笼罩着一层金色光幕。
前方6排武士的矛头对准前方,矛的长度,从第一排的3米多长,依次增长到第6排的近10米长。
6排金族武士所持的长短不一的长矛,在方阵的正面,刚好整齐划一,形成了一堵由1200多枚矛尖铸就的“墙”。
后方6排武士,手中的长矛均在5米左右,握矛的姿势各不相同。矛尖的角度由第1排的向上斜举,角度依次升高,直至第6排的矛尖直举向天。
再往后数十米外,便是8排弓弩手组成的第二个方阵。弓弩手手中的各式弓弩,箭已在弦。
“夸父!”那名金族将军,冲着巨人队伍的领队大司祭喊道。
洪亮的声音,如同金石敲击般,穿过前面的长矛方阵,直达巨人的队伍。
“你一路逐日西行,惶惶如丧家之犬。今日也该止步了,何不早早引颈就戮,免得自取其辱!”
“常先!竟然是你!”
巨人队伍的领队——大司祭夸父,眼中充满了仇恨。
“你为轩辕制作雷鼓,偷袭我赤族,杀我赤王。竟还敢现身,今日必定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赤族的王?哈哈哈……我王轩辕已给他改了一个极好的名字——蚩尤。”
金族这名金盔金甲的将军——常先,放声大笑:
“蚩尤蚩尤,种田的小爬虫,哈哈哈……这名字改的如何?”
敌人已被成功激怒,看着一个个目眦尽裂的巨人,常先右手缓缓举起巨剑,然后猛地前指。
嘭!嘭!嘭!
千余支巨大的金色箭矢,带着嗖嗖的破空声,飞过常先、飞过长矛方阵。
在空中形成一张密织的箭网,撒向对面的巨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