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易中海被判刑之后,院里日子最不好过的不是一大妈,而是贾家。

自从秦淮茹被拘了之后,回到厂里工资又降回了二十二块钱。一家五口过日子,平均一个人还不到五块钱。

秦淮茹在厂里没了易中海的照应,她工作上没少遇到困难。再加上她勾引男人的名声早就传遍了全厂,那帮男工人对她再也没有一点尊重,和她什么玩笑都开,甚至有人对她动手动脚。

秦淮茹感觉快要被生活逼疯了,她想找个机会发泄一番。

这天,邻近的一个工人,又照着她的屁股拍了一下,然后淫笑着说了句真弹。

秦淮茹拿起扳手就朝那人头上砸去,正敲在脑门上,顿时血流了下来。

秦淮茹拿着扳手指着那人就是一顿大骂,她也是骂给车间里别人听的。

车间里的人这才明白,这个小寡妇虽然没了师父和丈夫,但她也是有脾气的。她看不上的人,绝对不会对你有好脸色。这一下就相当于秦淮茹对着车间里的人宣布,她不是一个随便的人。

车间里的一些老师傅帮着维持了一下,很快这件事就被压了下去。那个拍了秦淮茹屁股的人,也被他师傅狠狠地骂了一顿。最后他捂着脑袋,还得给秦淮茹赔礼道歉。

秦淮茹一扳手,又赢回了应有的清静和一些尊重。

虽然如此,秦淮茹没有了师父,想要多学些手艺,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最后车间里的一位五级工老大姐看不过去了,主动找到王友和,把秦淮茹收成了自己的徒弟。

有了这位老大姐的照顾,秦淮茹的日子这才好过一点儿。

————

刘光齐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他高兴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刘海忠和二大妈。

一听说长子要搬出去住。两口子有点不高兴。

“我说光齐,你们在家里住得好好的,干嘛要搬出去。”二大妈首先反对。

“厂里给我们分了房子,不去住不好。厂里要是知道房子空着,不得收回去。好不容易才申请下来的,被收回去多可惜。”刘光齐找着理由。

“你们分的房子多大?”刘海忠问道。

“没多大,有咱家耳房的一间半大吧。分成两间屋。”

“那就让你两个兄弟过去住。我看见他们就烦,你们还是留在院里跟我们住。”刘海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艳一听公公这么说,她心里有点急。好不容易有机会躲开你们,你们凭什么反对。

“爸,按说应该听您的。可是我们厂分的房子,我们一个厂的同事在那边住的可不少。要是传到厂里,说我们把房子借给别人住,对我跟光齐都不好吧。”王艳赶紧出言堵住公公的话头。

“那有什么不好的。出了什么事儿,我去找你们领导去说。”刘海忠说这话的气势,仿佛他是个大领导。

“爸,不是我说你,你要是能进我们厂,都满有面子了。你去找谁说?谁又能听你的。你一个七级锻工,在轧钢厂说话都不管用,到我们厂里能管用?”刘光齐心里堵得慌,说出来的话有些不好听。

“你们就这么想不跟我们一起过?!”刘海忠听了儿子的话,有些不高兴。

“对,就是不想跟你们一起过!”刘光齐终于爆发了。多少年来的压抑,他再也忍不住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刘海忠的火一下上来了,他拍着桌子,吼着儿子。

“说一遍就说一遍。我就是不想跟你们一起过。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出生了之后,天天看见你打人。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出生之后,天天听见你吹牛!这样你满意了吧。”刘光齐也吼着。

“你……,你……”刘海忠指着儿子,有点说不出话来,“你们都给我滚,我再也不想看到你们!”

“走就走,我也不想再看见你!”

刘光齐拉着媳妇就回屋收拾着东西。

刘海忠无处发泄,又抽出皮带照着刘光天、刘光福没命地抽。

听着弟弟们的惨叫,刘光齐下定了决心,搬走之后,再也不会回四合院。

第二天一早,刘光齐背着行李卷,牵着媳妇的手,离开了四合院。刘海忠赌气没有理他们,二大妈也没有说一个字。

他们心里想着,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等过两天你们遇到了难处,还得回头来找我们。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刘光齐从此没踏进四合院一步。

————

1963年的春天,生活终于可以正常了。市面上的各种食品供应,也渐渐地恢复了正常。人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刘凌有哥哥的照顾,她已经转正,拿着三十七块钱的工资。真是朝中有人好办事。照着她高中学历,怎么着也得学习三年才能转正。

不过这也跟刘凌本身也有关系。她聪明伶俐,学东西很快,做起账来又快又准。就连带她的师傅也常常夸赞她。

何雨水中专要上四年,她还有一年多才能毕业。现在她基本上都住在学校里。因为学校里的饭菜越来越好了。当然比不上哥哥做的味道,但是肉菜里的肉真不少。

小姑娘越来越开朗,她在学校里的朋友可不少。所以何雨水喜欢住在学校里。

在她看来,哥哥嫂子越来越和她没有共同的话题。除了亲情,她在哥哥嫂子那里再也得不到什么。

在外人看来,何家越来越兴旺,日子也越来越好。

何雨柱家里的伙食是四合院里最好的,基本上天天都有肉吃。

刘凌经常会给住在后院的一大妈送些可口的饭菜。她这一举动,着实得到了邻居们的认可,认为她是个知礼懂事的,知道怜贫惜弱。

一大妈经常在家里做些手工活,大部分都是糊火柴盒。她一天也不多干,就中午和下午糊上几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里,她就是照顾聋老太太,帮着傻柱家收拾一下屋子,晒下被褥什么的。

她现在一个月能挣七八块钱,小日子还算说得过去。至少有一点比过去强,她没有以前那样压抑了,心情也越来越好。

由于一大妈人好,多年来对院里众邻居都很友善。所以就算是易中海进去坐了牢,大家也没有歧视她。

对于这样的日子,一大妈很知足。

聋老太太对于她现在的状况,也挺知足。有人给她做吃做喝,偶尔能吃上一些肉解馋,再也不用为了易中海而去盘算别人,她的心静了,人也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