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怀揣800元,你要建985大学 > 第120章 梧桐引得凤凰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数学论坛的开幕式上,刘云逸每介绍一个名字,现场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掌声来自台下的几百名学生,他们对这些数学界的前辈们报以了最诚挚的欢迎。

论坛开始正式后,首先由着名的数学家田岗院士发表了主旨演讲,主题是“数学在未来科技中的应用”。

在随后的研讨会上,多位数学家阐述了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成果。

至于他们最关心的世界性数学难题答案,苏泽在十多天前就把两个难题的答案交给了韦冬意和田岗院士。

虽然在系统中兑换了这些世界性数学难题的答案,但它们并不是那么好理解的。

苏泽动用了量子计算机与小白这台超级人工智能联合运算,才将纳卫尔-斯托可方程做出了非常多的分析理解。

这段时间韦冬意通宵达旦的学习理解运算,才终于对这个方程的答案有了一定的理解,在论坛上也由他来进行分析介绍。

虽然他平时不爱讲话,但当聊到数学问题时,他的语言平实而精确,就像一个精密的钟表,每个齿轮都精准地啮合,推动着思维的轮子向前。

整个人的眼睛里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在电子屏幕上,他把对纳维尔斯托克方程的理解迅速写了上去,一道道公式在他的笔下出现,现场陷入了沉静,所有人都在思考和尽力去理解。

当他写完之后,先是一阵沉默,随后如春雷般的掌声在会场会场中响起。

苏泽在会场后面见到这种情景,终于放心下来。

韦冬意将来会作为九州大学青年数学家的代表人物走到台前,这次论坛将是他的第一次登台亮相。

另外一个将在论坛上公布的bsd猜想,苏泽交给了韦东义的老师田岗院士来进行阐述。

现场不时的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现场的数学家们都在感叹不虚此行。

下午,一场全部由数学家组成的研讨会在九州大学的大会议厅举行。

预定的议题结束后,苏泽走上了台前。

他先对九州大学目前的情况和未来规划做了讲解。

当听到那么多院士都在这里,还有那些科幻般的研究项目时,数学家们都在感叹,这九州大学简直就像一个奇迹一样。

“非常感谢各位数学家前辈们能来到九州大学参加这次论坛。”

“这次论坛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我们已经实现了,就是向世界展示我们九州大学在数学领域的各项研究成果。另一个目的,就是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数学家加入我们。”

不拐弯抹角,他很直白地说:“我们需要最厉害的数学家的加入,将九州大学数学系办成华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

听到苏泽这么讲,台下顿时议论纷纷。有好奇的,有认可的,还有怀疑和不屑的。

苏泽对这个反应毫不奇怪,自己的话在他们看来确实有些太托大了。

“各位前辈不相信也能理解,接下来我们就用事实来说话,看一下九州大学到底有些什么。”

苏泽看向了一旁的何主任,后者立马会意播放了起了一个ppt。

“这是我们九州大学对许多数学难题的研究成果,还有许多最新的数学研究方向。”

ppt一页一页的翻动,现场的数学家们都惊讶了。

好多人在这些ppt中看到了自己研究领域的内容,就那么几个公式就解答了他们困难许久的问题,这怎么可能呢?

“这些也太多了!如果真把他们研究公布出来,怕是以后的菲尔兹奖就由九州大学全包了吧?”

“那个洛伦兹多项式不是只有一个想法吗?怎么都有这么多研究数据了?”

ppt快速放完。

“哎哎!这放得太快了,还没看清楚呢!再回放一下。”

现场的数学家迫切地想再看一下这些最前沿的数学研究成果。

“这是我们内部教学用的资料,就不过多展示。有什么疑问或者问题,我们可以现场沟通一下。”

说完,苏泽就走下台,与这些数学界大佬们进行了沟通。

数学家们惊讶的发现,这位年轻的大学校长居然对于数学的理解研究并不弱于他们,无论问什么,苏泽都能给他们做出解答。

甚至很多问题比他们理解的更加深刻。

这是见了鬼了吗?到底谁才是研究数学的?他不是一位校长吗?

他才多大年纪,就算他从生下来开始学数学,也不可能在这个年纪就有如此高深的数学造诣吧?

而此时刘云逸和另外两位副校长也穿梭在数学家中间,给他们讲解九州大学的未来规划以及薪资待遇等等各种问题。

目的毫不掩饰,就是要挖人。

“这九州大学可真舍得出钱,薪资待遇比我们现在的要高不少。”

“怎么样?你考虑不?”几个相熟的数学家商量着。

“说实话我真想来,你看看那几位聊的火热,如果晚了,说不定就没位置了。”

“难道你不想拿个奖?”

在大家的商议下,苏泽决定成立一个数学研究所,让这些数学家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以外,可以抽出一段时间专心致志的从事科研工作。

同时研究所也将作为麒麟研究院的支撑机构,为各项科研提供支持。

看到这么多数学家愿意加入九州大学,刘云逸是笑逐颜开。

“校长,这下我们的数学系有希望去冲击第一了吧?”

“这是当然,早晚的事儿。”

苏泽对此很有信心。

“那些不愿意加入的数学家们是哪些顾虑?”

还是有好多知名的数学家没有加入九州大学,让他非常惋惜。

刘云逸考虑的一下,说道:

“我觉得主要还是地域问题。五江市距离他们原本的地方太远了,他们在原来的地方工作了多年,家庭、亲戚朋友也都在那里,这突然的要离开,是需要很大的决心的。”

确实有这个原因,苏泽之前去京城的时候也发现了。

即使九州大学的条件再好,让他们远离妻儿老小过来确实有些为难,科研再重要,他们也要考虑家庭的。

“要不考虑在京城设立一个分校?”刘云逸提议。

“以前就考虑过,弊大于利。”苏泽摇头否定。

“不断提升学校的实力才是正解。”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