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 > 第442章 袁术:“不许叫朕大王,叫朕陛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2章 袁术:“不许叫朕大王,叫朕陛下!”

张昊太学之行结束后的一个多月。

这日,

孙权派来出使大夏的使者终于到了。

“吴国使臣虞翻,奉吴王之命拜见大夏国主!”

“贵使此番前来有何要事?直接明言吧!”

“呃...这...”

“嗯?贵使若是不愿明言,便等什么时候想告诉朕了再来见朕,来人,送客!”

鉴于江东此时正在进行的战事,孙权派人前来必定是有求于他。

所以主动权在于张昊,张昊傲慢一点也无妨,反正急得不是他而是孙权。

果然,

见张昊有送客的打算,虞翻不得不把自己的来意向张昊坦白。

不过,

哪怕孙权请求大夏出兵,这对于张昊来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但他也得先装作一脸为难,要好好考虑一番的模样。

送走虞翻后,张昊立即召来在邺城之中的所有谋士。

“诸位,孙权派人来请求我大夏再次出兵徐州,以牵制刘备!”

“对于此事,诸位如何看待?”

由于知道张昊接下来的战略谋划,就是性情刚直的田丰也没有出言再劝,反而说道:

“启禀陛下,如果我大夏主动插手江东的战事,必定会让曹操等人怀疑我方是不是别有他图!”

“但现在孙权主动派人前来,便没有这个顾虑了,反倒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迷惑他们!”

“不过依臣之见,大战才结束不久,有张辽将军坐镇徐州,我军陈兵徐州边境,作势欲出兵徐州的姿态足矣,多了反而是画蛇添足!”

田丰说的就是李儒等人想说的,一个个跟着附议,张昊也点头赞同。

说来也巧,古代通讯不便,消息传递有延迟性。

虞翻从江东出使,自然只能走水路,但为了避免途经徐州东面海域时被刘备的船队截住,只能再绕远一些。

先从江东往东北方向航行,抵达张昊的辽州水师所称霸的海域,之后再向西航行抵达刚拿下的青州。

等虞翻抵达青州时,青州已经稳定了下来。

唯一的残余势力高干败走徐州,麾下文武中,弟弟高柔、战将郭援被生擒,正好与前往邺城的虞翻做个伴儿。

或许也是因为大势所趋,高柔、郭援被押送到邺城后投降得很干脆。

而虞翻从江东出使,沿途耗费两个多月。

要是来得早,说不定张昊还要故意晾对方一阵再同意出兵,但现在已经过去了不少时间,便不用这么麻烦。

因为同意得太快会让人觉得有问题,同意得太慢万一孙权撑不住就不好了。

张昊说道:“既然诸位都赞同此事,便过几日再答复虞翻吧!”

“各州兵将返乡规定的时间是四个月期限,除去路程损耗,有两至三个月的时间休整。”

“发往青州让张辽陈兵徐州边境的消息再慢一些,之后为孙权造势月余,便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张昊自然也知道连番征战兵马疲惫这个问题。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后世有个词语叫调休,接下来这一战是打曹操的兖州与刘备的琅琊国,以削弱为主,不是以灭国为主。

趁着大战结束,让接壤兖、徐两州的冀州籍兵马与青州籍兵马立即返乡休整,其他籍贯的兵马则暂且留下来驻防。

规定返乡是四个月期限,但因为路程短,冀州籍与青州籍兵马回乡后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休整。

之后等战事一开,这两州的兵马陆续返回准备作战,之前留守的其他州郡兵马便可以返乡休整了。

轮换着来嘛,再疲惫也能让人有喘口气的时间!

......

另一边,

九江郡,寿春。

孙权出使曹操的使者没虞翻那么麻烦,曹操比张昊的回复要快得多,使者到达许都的次日,曹操就派人前往袁术所在的寿春调停战事了。

只不过,

袁术对于江东这块即将吃到嘴里的肥肉自然不愿意轻易放弃,还在与曹操扯皮呢!

“大王,曹操的人又来了!”

“什么话?什么话?说多少次了,不许叫朕大王,叫朕陛下!”

“呃...喏,可是陛下,曹操的人真的已经到殿外了,陛下您...”

“烦死了烦死了!轰走轰走!就说朕今日身体不适,不宜见人!”

杨弘领了袁术的命令,很快走出宫殿去打发曹操派来的使者。

不多时,

杨弘返回,对袁术说道:

“陛下,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呀!”

“来使有言,要是陛下您再不收手,曹操就得从许都发兵来征讨您了!”

袁术不耐烦地问道:“那你说能怎么办?”

“朕都已经名义上去掉帝号了,可他曹阿瞒不仅想让朕从江东撤兵,还想让朕奉上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是能轻易奉上的吗?此乃天命,玉玺代表的可是天命在朕!”

涉及到传国玉玺,袁术的情绪很是激动。

前番大战的时候,曹操为了制衡袁术,以袁氏族人来威胁袁术不许称帝,并且接受大汉陈王这一王号。

由于汝南袁氏在董卓时期就被灭了一部分族人,北面的袁绍死后,其子袁谭、袁尚这些人眼看着又要不行了,而袁术的族人包括自己儿子袁燿还被囚禁在许都。

为了整个袁氏的存亡,袁术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大汉陈王这个王号。

再说袁术建国时,建号仲氏,仲氏这个说法历来有很多,其中一个说法‘仲’按照顺序排有‘二’的意思。

比如孙策、孙权就分别字伯符和仲谋,换算到袁术这里,就是天子刘协还在,是大皇帝,袁术为二皇帝。

总之,

对于袁术来说表面上去除帝号也行,大不了自己私下称。

但现在曹操为了调停江东的战事,不仅再让袁术退兵,还顺便让袁术奉还传国玉玺,可玉玺是袁术的命根子,这能给吗?

“该死的曹阿瞒,得寸进尺、欺人太甚!”

“杨弘!去告诉曹操的人,传国玉玺绝对不可能!”

“他要是想将朕在许都的族人尽数戮绝那就戮吧,大不了朕抓紧一点时间,不就是怀胎十月嘛,朕等得起!”

杨弘见袁术这般索性无所顾忌的态度忍不住嘴角一抽。

好家伙!

儿子都不要了,重新再生是吧!

忽然,

杨弘脑海中灵光一现,像是替袁术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陛下!或许臣有一计,可作为应付曹操的缓兵之计!”

“哦?你也有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