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天匆匆而过,1月30那天马腾领了1月的工资,31日,全部关闭,并且全厂封闭,然后就是过年。

不但汽车厂这样,轧钢厂也一样。

纺织厂同样这样。

马腾把万云接到了家里,她一个人,没有什么家,以后马腾这里就是她的家。

方依莹和文书雪都是定在2月2日坐火车回家。

方依莹济南的,文书雪是天津的,坐的不是一班车,马腾分了两次,吧两人送上车,其他的没有拿,就只有一个大包,里面是马腾给带的东西,还有两套衣服。

同时约好了返回到时间,到时候马腾过来接人。

明月在放假那天就让老丈人开车接走了。

整个家里就马腾,姜清影,万云,雨水,四个。

不过雨水时不时的不回来吃饭,都是在傻柱家吃,马腾也省心了,每次吃饭坐在小桌上,暧昧不断。

小媳妇对于马腾和万云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现不了,小媳妇是傻,可不是天真。

今年没有去和优子过,主要是她那里太忙了,只有一点,就是小本岛只留下三分之一的人,其他的人,都进去东南半岛。

不过主要是每次调集过去一批人,都得有一批人回来,很多人并不适应亚热带地区的气候。

只能让他们留在本岛。

对于马腾那惨无人道的生孩子奖励制度,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孩子出生几乎就是接近了2000万。

半岛的城市建筑已经初具规模。

房子几乎没有低于130平的,楼层也没有低于15层的。

不过道路再也不是那种扣扣嗖嗖的小巷子,而是一条巷子里的小路几乎都是30米,几条主路更是100米。

虽然有地下通道,但是路上大路也是需要修的。

城市中的房子和城市之间的大路,都在加速修建中。

至于物质粮食这些,真的不要太放多。

马腾把复合化肥的配方也给了优子一份,就这,就够让轻松一亩400斤的稻谷,直接几乎又翻了一倍。

不过使用大米优子接收到了马腾的命令,使用化肥和不使用化肥的大米,要分开来卖。

从化肥种的粮食收割的那一刻开始,每个月发放出去的大米,都是这种化肥种出来的,而不用化肥的,都是上国营卖场的货架。

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生三五个孩子的。

今天是大年三十,经过了荣升一大爷的闫埠贵和仍是二大爷的刘海中两人的提议,大家一起包饺子,也不多,一家每家一斤肉,一颗白菜,一斤面粉。

不过马腾也觉得有意思,直接大手一挥,吧白菜都抱回家去,吃饺子放啥白菜。

马腾从家里拎出来了一捆2斤的大葱,还有10斤的生姜。

上好的五花,拿出来了50斤,足够全员人敞开肚子吃一顿了,白面不够,马腾拎出来了两袋各50斤纯白的面粉。

好几个大小媳妇都有点不敢用手碰,用肥皂给自己的手都是好好的清洗了一下。

这才很小心的和面,生怕和面的时候,面粉洒出来了。

马腾以及院里的几个大老爷们可不管,一人一大把瓜子磕的飞起。

大葱猪肉蛋的饺子,多放葱,多放肉。

包的时候要让肚子鼓起来,这就是马腾的要求,既然吃了,那就舒舒服服的吃一顿。

院里的大老爷们都在坐着看着院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包饺子呢,而且还对比一下看看谁家的包的好看。

不过武胜利却和哈巴狗一样的围着他媳妇。

小翠要什么,这家伙就很快拿过来,马腾不怀好意的想到,要是小翠想坐下,估计这家伙就敢趴地上让小翠坐自己身上。

以前小翠可是很小巧的,这几个月下来,稍微胖了一些。

不但如此,还和街道办申请了一下,门口的两间杂物房,被他给申请了下来,

就把小翠一家人接了过来,一个老娘,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不过武胜利的一个月工资足够了,一个月37呢。

而且最重要的关键是一家人都是城市户口,这让武胜利省了不知道多少心,这要是和贾张氏一样是农村户口,其他人也是,别说一个武胜利了,就是两个他,也养不活。

薛刘氏是武胜利的丈母娘,年纪也不大,还不到40,小翠她爹死后,一个女人拉扯三个孩子,全靠缝缝补补,这不就把眼睛给使坏了,不缝马腾看来,能治。

11岁的妹妹叫薛小兰,弟弟9岁,叫薛梧桐。

挺有意思,就是栽的梧桐树,引的凤凰来的意思。

虽然穷苦人家,可是规规矩矩的,马腾也是喜欢规矩的孩子。

这时候其他孩子满院子的瞎晃悠,只有几个懂事的孩子在帮大人看着火。

马腾看着武胜利这么护着小翠,还有她那稍微有点隆起的肚子,好吧,八九不离十了,马腾神识扫了一下,确实,孩子接近4个月了,不过是个女孩,也不知道武胜利会不会嫌弃。

20多人包饺子,速度相当的快,家家户户来出来的篦子上面放满了饺子,饺子馅是傻柱调的,就是搅拌的时候,就闻到了香味,更别说煮好以后了。

熊孩子也都不跑了,主要是现场太多的饺子,打翻一盘,就够屁股开花的。

两口巨大的铁锅,在新垒的柴火灶上,现在已经眼看着就冒了水泡,马上水就开。

饺子就差几个,飞快的包完。

包饺子的摊子收拾一下,水也真好开。

下饺子当然也是傻柱的活。

那一篦子的饺子,也就他能拿的稳。

今天的饺子里,还有10个喜钱,谁吃到了归谁,那可是5分钱的。

也是马腾友情赞助的。

一分钱在现在孩子手里就是大钱的年代,别说5分了。

各个端着自家的碗,死死盯着傻柱搅动的大锅。

水开三次,开始盛饺子,第一锅,先给孩子每人20个饺子,多的没有,吃不饱了等下一锅再说。

懂事的孩子都会跑到大人面前,先给大人一个,接着自己在端着碗跑一边吃。

这时候是不是白眼狼,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过让马腾意外的是,小当显然不是,给了秦淮茹一个,给了桂芬婶一个,看了看傻柱门口,又颠颠的跑了过来,给了大美一个,还要给傻柱呢,被傻柱摸摸头让她自己吃。

这才跑到秦淮茹那里,倚在秦淮茹的怀里一口一口吃着,吃的很是认真。

大院里的人各个都是兴高采烈的。

不过这时候来了个不和谐的声音。

“这是干啥呢,这么热闹,有没有我们家的?” 前院王大刚媳妇,拿着碗走了过来,刚才让兑肉的时候,闫埠贵说的那么大声,还去敲门,这家人愣是不开,就是孩子也不让出来,就当自己不在家。

不开就不开, 不出肉,那也不吃,多简单的问题,三岁孩子都知道。

“哟,这谁呀,怎么这么大的脸?哪来的?你出什么了?就舔着脸来要饭?”怼人小王子许大茂蹭的站了起来,拦住了过来的韩玉香,就是王大刚的媳妇。

这女人在街道办有个打扫卫生的活,就觉得比院里的其他人家高人一等,说什么都是趾高气昂的。

“许大茂,吃你家的了?你蹦出来?你是谁谁呀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嘿……还别说,吃我们家的了,一斤大肥肉,一斤白面,就在里面,你家不要脸的出了什么?还有脸吃?脸呢?”

“王家媳妇,回去吧,刚才叫你多大声音,我在后院都听到了,你没听到?这样,也不欺负你家,你这小儿子都13了,算大人了,就不要来吃了,红兰还小,吃的少,我们做院里长辈的,一人少吃一个饺子,就够她吃了,领你儿子回家吧,红兰留下。” 闫埠贵站了起来。

没想到走了个贾张氏这个搅屎棍,怎么又出来了个王韩氏的搅家精。

是不是大院风水邪性,要不改天找人来看看?闫埠贵不管韩玉香那泼皮一样的叫嚷,心里却琢磨着。

一大院子谁家没出力?占便宜也得问问大院的这些大婶大妈们。

闫埠贵的话,她们也同意,一个刚10岁的小丫头能吃多少?留下也就留下了,那个13的半大小子甩开膀子吃,绝对能赶得上一个大人的食量。

闫埠贵没有接着说什么,大婶大妈不愿意了,来占她们的便宜?在想屁吃。

各个撸起袖子就朝着对着闫埠贵口水乱喷的韩玉香走去。

走在前面的当然是现在荣升了一大妈的三大妈。

几个妇女上去就是抓头发的抓头发,扯衣服的扯衣服,还不忘拳打脚踢。

顿时韩玉香那个凄惨,是嗷嗷的,开始还敢骂两句,最后一个字都不敢骂了,只敢求饶。

把她赶回前院,一大妈拉着有点目瞪口呆的小红兰走了过来,还剩了几个饺子,就递给她了,“吃吧,别和你妈一样。”

“谢谢一大妈。” 说完端着碗上了一边,一边耸着肩膀,一边吃着饺子。

很快第二轮的两大锅出锅。

一群孩子能吃的又要了几个,好几个是在吃不下了还来要,被傻柱一人一脚的提到了一边去了。

不过一人还是给了两个饺子一大碗的饺子汤。

把人都打发了。

大人少,一人来了一大碗,剩下的才是院里的妇女,不够吃,肯定得下第三轮。

雨水给马腾端过来了一大碗,还有来几瓣蒜。

小媳妇回家里,给马腾端来了一小蝶醋。

其他老爷们就吃醋了,看着自己家媳妇。

不过娄晓娥确是放下碗回了家,也拿出来了个小碗,里面是醋和一点香油。

还有几个新婚小媳妇也都回家了。

至于老娘们,谁管你,爱吃吃,不吃滚,有饺子吃还不快点吃。

也不知道谁起的头,荤段子是一个接着一个,逗的人都是哈哈笑。

而王大刚家里,则是阴云密布,凄惨的不行。

自从上次分肉的吵闹,大家基本就看清这家人了。

很多人把对贾张氏的怒火都转嫁到她的身上。

可想而知,这家人在大院里,有多招人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