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集命录 > 第四百一十三章 经书千卷赠良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一十三章 经书千卷赠良善

龙腰洲东北角与首阳洲接壤的地方,有一大片绵延数千里的广袤山脉,名为山高山。由于山势绵长,便出现了同一条山脉分处在不同的两个国家,甚至三个国家领土之中。

虽然周遭的国家大多相互敌视,边境之上也时常有大小摩擦,但是双方兵马也只在山脚下建城戍卫,不管山上地势多好,都没有任何国家将其建成战略要冲。

正是因为如此,才方便了那些行走在首阳、龙腰两洲的走私客,山间的狭窄小径,成为了他们躲开官兵盘查,运送各类明令禁止之物的唯一途径。

夜幕垂下,整片山高山显得越发的厚重和静谧,除了山林之间星星点点的走私人夜宿篝火之外,在群山最深处,一座高不下万丈的雄峰之间,同样也有一大片明亮的火光。

山腰处伐木辟石,建造了一个千丈方圆的硕大平台,平台上以尺许厚的汉白玉石砖铺就,每一块石砖上都以密文镌刻了一句佛经精义,所有石砖连成一气,本就是一个无比强大的防御法阵。

平台北侧,是一条十八丈宽的广阔石阶,一直绵延往上直通山顶,每隔五百丈距离,又有一处百丈方圆的平台,从平台两侧铺就道路,沿途建造了许多殿宇,高塔,亭台,石像,钟楼...各类建筑鳞次栉比。

整座大山,被平台和各色建筑分成了六层,在山顶之上,又起了一大片庄严肃穆的宫殿楼阁,整体建筑不再像下面五层的朱红、玄墨两色,而是用了明黄色,凡有淡淡月色洒下,整片殿宇都会微微透光,恍若云台仙境,宝相庄严。

殿宇外层三道围墙,一层高过一层,足见此地规矩之森严。最外层的围墙正南方向留一扇九丈大门,两边留六丈侧门,每个门上镶嵌两个鎏金的兽首,口衔赤金铜环,门上横梁上悬挂一块金匾,上书三个大字。

少林寺。

此间正是释门三大道场之一。

三重围墙之后,沿着一条黄玉石铺就的道路前行十数丈,便来到了寺庙正中的大殿之前。殿名大雄宝殿,高足百丈,殿前立十根合抱大柱,巍巍耸立,自然也是整块的黄玉雕刻而成。

进得殿中,迎面便是佛祖九九八十一丈莲台金身,说不出的仁慈端厚,宝相庄严。身下九层莲台依次绽开,每一片花瓣之上都立有油灯一盏,终年长明,万载不熄。

长明灯数量繁多,每天夜里负责添油的小沙弥自然不少,依着身份高低去添油,身份越高的,则添油层数越高。最高一层的,便是寺内诸位高僧的亲传弟子,口诵师父法号,代师添油供奉。

添油须在子夜之前做完,众多小沙弥忙中有序往来奔走,一盏接一盏的续过去,高处的莲台便只能御风而上,而后绕圈飞行。

随着殿外一声鼓响,添油的小和们便开始依次出殿,夜间众人安歇,不能声势太大,便只在殿外用一小鼓报时,十二声毕,殿内所有添油的小沙弥必须全部离开。

九声过后,殿内人基本都已经出来,只剩最后一位从第九层莲台处开始逐层巡视飞下,遇见遗漏或添油不够的灯盏,还要为其补上。这一人,便是今晚添油众人的领班人物,称为监察。

监察查验完毕之后,会在殿外给等候的众人通报,将遗漏或添油不够的人点出,这些人天明之后便要自己去监寺处领罚,一般都是罚抄经或者劳业,然后三年之内,不得再进出大雄宝殿。

所谓劳业,其实就是砍柴烧水一类的杂活,与抄经比起来也辛苦不了多少。真正厉害的处罚,是那三年不准进出大雄宝殿。

不能进出大殿,意味着嫡传的身份要被暂时按下,三年之后以观后效。自此之后,在师父眼中没了重视,在师兄弟中没了地位,三年之后想要复位,还得看别的师兄弟给不给这个机会。

少林寺而今所有的高僧大和尚,无一不是经历过添油,监察,一步步走上来的。添油这一事都做不好,基本上就已经断绝了在寺内晋升的道路。

今夜的监察是一位十八九岁的小沙弥,法号素慧,平日里待人亲近,脸上时常带着笑容,在师兄弟内口碑一直不错。当然,年纪轻轻就能当上监察,肯定不是口碑好就可以的。

今夜添油并无错漏,素慧和众师兄弟道了声辛苦,便让众人散了。而他等在最后一个才离开。绕开了大雄宝殿,而后穿过中庭,沿步道走进一处偏院,在一间灯火未熄的房前轻轻敲门,得到应允之后才推门而进。

屋内,一位白衣大和尚正在持笔抄经,素慧自觉走到近前,将大和尚摞在手边的一叠纸拿起,仔细的收拾整齐,按照所抄经书内容分开,以粗针穿透纸张合订在一处。

素慧手上忙活,嘴里也同时说道:“师父,您自从隐洲回来之后,已经足足抄了三五年的经书了,而今算下来,已经凑足了一千卷,不知道师父您打算做什么?”

抄经之人,正是在隐洲把守“意界”,与游宇大打了一场的贞如,返回寺中之后,推说自己受伤辞了一切事务,只在自己禅室之内抄经养伤,几乎可以说是足不出户。

贞如手上抄经不止,嘴里轻声说道:“将这千卷经书送到周遭城镇,拣选善良人家赠送,给我留下百册,为师另有他用。”

顿了一下,贞如抬起头,看着徒弟很认真的说:“拣选良善人家赠送,切记。”

素慧认真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之前寺中出现过很多次经书送与有缘人的事情,最终都被出价高的富商官员获得,拿回家里供奉镇宅了,几乎没人会拿来翻阅诵读。

素慧订好了一本经书,打开翻阅道:“师父您手抄的经书,字迹之间都由莫大威能,放在家中诸邪辟易,若是同门师兄读了,说不得就能悟出什么精义,大大裨益禅心。”

贞如淡然道:“经书只是经书,拿来读才是正途,若是真有缘法,自然会有同门前去接引,何必操心。”

素慧道了一声“是”后也不说话了,只管专心缝订手中经书。半个时辰之后,贞如终于抬手搁笔,手中所抄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也终于完成了。

转身看了看素慧身侧码起的一堆书山,里面并没有什么深奥难懂的经书,都是诸如《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法华经》等经书,为的就是让寻常人也能诵读,不会因为晦涩难懂而翻不下去。

贞如看着仔细订书的素慧,开口道:“素慧,天一亮为师便要离寺,出去游历一番了。这些经书你必须一一过手,绝对不能让任何一本落到不善之人手中,若是有人恃强从人手中抢夺,许你怖畏。”

素慧停下手中活计,开口求道:“师父,您出去游历便带上我吧,经书我可以带着沿途赠送良善,留我一人在寺中,徒儿恐怕无师父监管,修行都要不上心了。”

贞如笑了笑道:“为师这一次出去,行程往东,也是为了求索去的,还要去见几位朋友,就不带你去了。你留在寺中,各项事务需谨慎小心,至于修行一事,你这几年进境有些快,缓一缓也是好的。”

素慧见师父心意已决,也没有任何不快,点了点头继续订书。手边的纸张一摞接一摞的下去,很快就将所有纸张缝订完毕了。

之后,还要将师父写好的封皮一一对应,以浆糊粘在经书封面,压实晾干之后,才能拿出去寻良善之人赠送。

见素慧做完了活儿,贞如伸手给他倒了一杯茶,素慧捧着喝了一口,略带迟疑之后又开口道:“师父,徒儿有一事想求您解答,但不知该不该问?”

贞如轻笑道:“是要问那隐洲之事,到底是谁说的才是真的?”

素慧点了点头,隐洲事毕之后,寺内寺外对于此事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说法,大抵意思,就是释门和儒道两家互为善恶,一说是释门贪心不足反受其祸,一说是儒道虚伪狡诈行事下作。

之前隐洲现世,素慧境界不够未能同去,师父回来之后他就一直好奇,上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寺中众多师兄弟,对那几个人恨之入骨,言谈起来都是咬牙切齿的。

贞如放下茶杯,轻轻摇头道:“不该。”

素慧有些遗憾的低头,师父却接着说道:“三教纠葛,已经持续了万年,我辈中人自然各有心思和说道,但到底是孰对孰错,为师自己尚且不明,自然不能为你解惑了。”

“这次出去,为师就是想看一看儒道两家的人,是不是真如别人所说的霸道和专擅,释门被困居在龙腰洲不准东进,到底是他们心思狭隘容不下人,还是咱们真的却有不该之处。”

贞如伸手摸了摸素慧的光头,笑着说道:“徒儿,等师父回来了,说不定就能给你一个还算不错的回复,真正的答案,还得你自己出去看一看,找一找。”

“在此之前,不要相信别人的判断,尤其是背后说人坏话的,尤为不可信。”

素慧点了点头,迟疑了一下又开口道:“师父,徒儿还有一事要求您。”

贞如点头,“说吧,就当是为师此行不能带你的补偿。”

素慧深吸一口气,可怜兮兮的说道:“师父,您以后能不能不摸我的光头了,虽然我知道手感不错,但是听说被人摸多了,以后会越来越亮的,明晃晃的走出去,会被师兄弟们笑话的。”

贞如看着自己搭在素慧光头上的手,正在暗想怎么摸着感觉有几分不对,这几年手臂抬的越来越高了,听到徒弟的话,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徒儿长大了呀。

贞如笑呵呵的抬起了手,放在了自己的头上摩挲了几圈,笑着说道:“确实,我自己的光头摸着也挺舒服的。”

素慧见师父抬起了手,心中不知为何竟然还有几分失落和歉疚,立刻起身跪下,低声开口道:“师父,徒儿错了。”

贞如再度伸手轻抚了一下素慧的光头,一丝明光从他掌中洒下,悄悄的融入了素慧的头顶。

贞如笑着说道:“徒儿自有心思,何错之有?做师父的高兴还来不及呢。”

阵阵悠扬钟声在山林间回荡起来,那是寺中为众弟子叫醒,开始全新一天的晨钟。

贞如挥袖一卷,将百册经书收进袖中,转身走到院中,看着东边露出的微微晨曦,对着素慧说道:“徒儿,为师去了。”